摘要:强大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7月,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世界占比持续增长,占世界总量的48.4%,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
强大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7月,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世界占比持续增长,占世界总量的48.4%,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
Cell、Nature和Science(简称CNS)是全球学术界公认的顶级期刊,分别代表了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科学领域的最高水平,近日,高绩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025年1-3月中国内地高校在Cell、Nature和Science发文情况。从统计来看,中国内地高校表现非常,今天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推片来源于网络
一、基本情况
从统计情况来看,中国内地高校CNS发文数量前10院校为:北大、国科大、清华、复旦、上交、西大、浙大、武大、南大、首医、川大、北航、华工、南科大、山医大、中科大、西交;
北大发文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发文总数18篇,其中Cell:3篇、Nature:7篇和Science:8篇;
排名第2的是国科大,发文总数17篇,其中其中Cell:6篇、Nature:6篇和Science:5篇;
清华排名第3,发文总数12篇,其中Cell:1篇、Nature:10篇和Science:1篇;
复旦排名第4,发文总数10篇,其中Cell:3篇、Nature:4篇和Science:3篇。
其余高校发文总数少于10篇,上交9篇,西大8篇,浙大7篇,武大4篇,南大4篇,首医3篇,川大3篇、北航3篇,华工3篇,南科大3篇、山医大3篇、中科大3篇、西交等3篇。
从发文总量来看,位居前10的院校中,985高校13所,4所非985/211高校,其中西大、首医、山医大3所双非院校进入前10,非常耀眼。
可见985高校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金字塔,双非院校也突飞猛进,占有一席之地。最遗憾的是仍有12所985高校在第一季度没有发表一篇顶刊文章,直接挂零,这些高校的迅速发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了。
二、院校基本情况
从发文总数来看,这四所院校断崖式领先,同时也可以看出北大、国科大、复旦、在医学领域科研成果还是比较强,分别发了3篇、6篇、3篇。
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连续两度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上发文;马丁教授团队两天连发NS,为清洁能源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为科技创新年强势开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毛颖团队与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冯建峰团队联合攻关的交叉研究成果,登Cell杂志2025年开年封面
国科大:第一季度发文情况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华大集团联合发起并执行的“溟渊计划”(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英文简称“MEER计划”)第一阶段成果4篇文章以封面专辑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
清华大学孙金鹏(山东大学,中国科大938校友)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CNS大满贯,狂发4篇正刊。
西湖大学:西湖大学在《自然》上发表论文4篇,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在《科学》上发表论文0篇,有点遗憾。在《细胞》上发表论文1篇,共5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等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Receptor binding, structure, and tissue tropism of cattle-infecting H5N1avian influenzavirus hemagglutinin”的开拓性研究成果。
三、、意见与建议
Cell、Nature和Science发文情况代表学校核心研究成果,也反映出高校的科研实力、学科领域发展情况以及优势学科。在考研、考博选择院校时,可以作为参考。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