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贸易局势波谲云诡的当下,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于 4 月 10 日发布的 2025 财年上半年财报,如同一颗投入舆论之湖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从数据来看,这份财报堪称亮眼:2024 年 9 月 1 日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迅销集团综合收益达到
优衣库亮眼财报背后的隐忧
在全球贸易局势波谲云诡的当下,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于 4 月 10 日发布的 2025 财年上半年财报,如同一颗投入舆论之湖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从数据来看,这份财报堪称亮眼:2024 年 9 月 1 日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迅销集团综合收益达到 17901 亿日元(约合 91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0% ,仿佛在经济寒冬中傲然挺立的青松。利润方面更是表现出色,综合经营溢利总额为 3042 亿日元(约合 15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8.3%;综合毛利率提升 0.4 个百分点至 53.3%;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 2335 亿日元(约合 11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9.2% ,各项数据都彰显着优衣库在市场中的强劲实力,似乎在商业战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然而,当我们拨开这亮眼数据的迷雾,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细节,就会发现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就像平静的海面下隐藏着的暗礁。曾经作为优衣库重要增长引擎的中国市场,如今却陷入了增长困境,如同一位长跑健将突然脚步踉跄。2025 财年上半年,迅销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同比下降约 4%、营业利润同比下滑 11% ,这一数据无疑给优衣库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在大洋彼岸,美国总统特朗普 “关税大锤” 的落下,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波及大量亚洲鞋服供应链,优衣库的大部分合作供应链位于亚洲,这无疑使其在北美市场的经营面临巨大挑战,成本上涨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优衣库有些喘不过气来,未来的盈利表现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仿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优衣库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前景,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这家全球知名服饰品牌未来走向的诸多猜测。
中国市场:高增长不再
(一)业绩下滑数据呈现
曾经,优衣库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是众多消费者眼中高性价比的代名词,门店里总是人潮涌动,销售额也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 2019 财年至 2023 财年期间,优衣库大中华区营收从约 2212 亿日元稳步增长至约 3791 亿日元,营业利润也从约 514 亿日元攀升至约 568 亿日元 ,增长曲线十分亮眼,成为了优衣库全球布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到了 2025 财年上半年,风云突变。优衣库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收益从上年同期的约 3605 亿日元(约合 184 亿元人民币)仅微增至 3617 亿日元(约合 185 亿元人民币),增速在所有区域中敬陪末座,仿佛一位疲惫的马拉松选手,脚步逐渐沉重。迅销集团罕见披露的中国市场具体数据更是令人咋舌,2025 财年上半年,优衣库在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同比减少了约 4%;经营溢利同比大幅下降约 11% ,曾经的增长引擎如今似乎陷入了泥沼。香港市场同样未能幸免,收益和溢利亦大幅减少,整个大中华区市场在优衣库的版图中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二)下滑原因深度剖析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当下整体消费意愿的低落犹如一片乌云,笼罩着整个零售行业,优衣库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消费者在购物时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不再像以往那样冲动消费。就拿服装消费来说,消费者会更仔细地考量每一件衣服的性价比、实用性和独特性,不会轻易为品牌溢价买单。
气候因素也给优衣库来了个措手不及。不同地区气候差距较往年更为显著,使得优衣库原本的商品组合难以精准匹配各地需求。比如在一些本该寒冷的地区,冬季气温却异常偏高,导致优衣库的厚棉衣、羽绒服等保暖衣物销量大打折扣,大量积压在仓库;而在一些地区,气温变化无常,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需求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优衣库的产品更新速度无法及时跟上这种变化,使得消费者在店内难以找到心仪的款式,只能失望而归。
企业内部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绩。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迅销集团对价格进行了调整,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在消费市场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当下,提价使得优衣库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曾经那些被优衣库性价比吸引的消费者,如今在面对价格上涨的优衣库产品时,开始转向其他价格更为亲民的品牌。与此同时,提升当地工资水平以及坚定地进行营销投资,使得销售成本、综合管理费用大幅上升 。这些成本的增加压缩了利润空间,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下降,让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运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根据迅销集团的预期,大中华区 2025 财年下半年收入及利润虽同比略有增长,但全年收入及营业利润均同比下滑,这表明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困境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从门店数量来看,曾在中国市场喊出 “每年新开 80 到 100 家门店” 豪言壮语,提出 2028 财年实现 1 万亿日元销售额目标的优衣库,如今已大幅放慢了扩张脚步。在 2025 年第二财季,优衣库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净减少了 10 家 ,此前 3 个季度均为正增长,这一变化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优衣库在中国市场扩张放缓的信号。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公司不再愿意通过现有门店效益的提升去弥补开新店的暂时性亏损,未来优衣库在中国市场或会关闭更多业绩不佳的门店,将资源集中投入到那些盈利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门店,进行精细化运营,提升单店的销售额和利润。在业绩增长方面,优衣库需要在产品创新、营销策略以及供应链优化等方面下足功夫,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被竞争对手蚕食,未来的发展之路将充满荆棘。
欧美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优衣库的全球战略版图中,欧美市场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被迅销集团寄予了厚望,承载着其未来增长的无限可能。迅销集团制定了宏伟的目标,计划在 2027 年于北美开出 200 家门店 ,届时销售额达 300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54 亿元),经营利润率提升至 20% ,仿佛在北美市场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蓝图。而对于欧洲市场,到 2027 财年收益目标为 500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56 亿元),营业利润率目标同样为 20% ,这些目标彰显着迅销集团对欧美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志在必得的决心。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迅销集团在行动上可谓雷厉风行。渠道快速扩张成为其持续押宝北美地区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 3 月,迅销集团披露,优衣库计划 2025 财年在北美新开 25 家大型门店、旗舰店和其他类型的门店 ,使该地区门店总数突破 100 家 。这一系列动作如同在北美市场投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未来能收获丰硕的果实。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优衣库在北美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目光。从最初进入北美市场时的小心翼翼,到如今大规模的扩张,优衣库正努力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融入当地的消费市场。
在 2025 财年上半年,由北美和欧洲市场贡献的收入在迅销集团占比合计已经达到 18.6%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经营多年的中国市场在同期收入占比为 20.2% 。这一数据变化直观地反映出欧美市场对于迅销集团来说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在集团的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推动集团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欧美市场的不断开拓,优衣库的全球布局更加多元化,减少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就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巨轮,多个引擎同时发力,让其航行更加稳健,抵御风浪的能力也更强。
然而,正当优衣库在欧美市场雄心勃勃地拓展版图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重锤毫无征兆地落下,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优衣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一关税政策波及大量亚洲鞋服供应链,而优衣库的大部分合作供应链恰恰位于亚洲 ,这无疑给优衣库在北美市场的经营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从成本角度来看,关税的增加使得优衣库从亚洲进口服装到北美市场的成本大幅上涨。以优衣库在越南的 75 家工厂和孟加拉国的 32 家工厂为例 ,这些工厂生产的服装运往美国时,需要缴纳更高的关税,这直接导致了产品的采购成本上升。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优衣库要么选择提高产品售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要么自行承担部分成本,压缩利润。但提高售价可能会使优衣库的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消费者对于价格十分敏感。一旦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价格更为亲民的品牌,导致优衣库的销量下滑。而自行承担成本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使得营业利润下降。
迅销集团在 4 月 10 日表示,预计美国关税对公司下半财年合并业务利润的影响为 2% 至 3% 。对于北美市场,更是因为关税影响给出了毛利率下降的预期,并预计优衣库北美地区下半财年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预计同比下降约 20% ;全年来看,该地区营业利润同比增幅将保持在个位数水平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了关税政策对优衣库北美市场盈利表现的严重负面影响,原本充满希望的增长前景变得黯淡无光,优衣库在北美市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实际行动来看,迅销集团也在积极探索应对策略。柳井正表示企业会设法转移生产地点,将关税的影响降至最低 。这意味着迅销集团可能会考虑将部分生产业务从亚洲转移到其他地区,比如北美本土或者与美国没有关税壁垒的国家和地区。这样一来,虽然可能会面临新的生产环境和成本结构,但可以避免高额关税的影响,降低产品的总成本。然而,转移生产地点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当地的劳动力成本、生产效率、供应链配套等。而且,在新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这对迅销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除了转移生产地点,迅销集团还可能会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共同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例如,与供应商协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关税带来的压力。在营销策略方面,优衣库可能会加大在北美市场的品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即使产品价格因为关税有所上涨,忠实的消费者仍然可能会选择购买优衣库的产品。
全球布局下的优衣库走向何方
优衣库在全球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在中国市场增长放缓,门店扩张脚步也大幅放缓,而在欧美市场虽大力拓展,但关税政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在全球贸易局势持续动荡的大背景下,优衣库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变数。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优衣库在品牌影响力、产品研发等方面仍具备一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优衣库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其简约、舒适的服装风格深受部分消费者的喜爱。在产品研发上,优衣库一直注重功能性面料的研发和应用,如与东丽公司合作研发的摇粒绒面料,不仅保暖性能出色,而且价格亲民,成为了优衣库的明星产品。未来,优衣库可以继续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在渠道拓展上,优衣库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渠道策略。在中国市场,虽然整体增速放缓,但一些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优衣库可以将资源集中在这些地区,对现有门店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门店的服务质量和购物体验,吸引更多消费者。在欧美市场,尽管面临关税挑战,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优衣库可以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然而,优衣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除了中国市场的增速放缓和北美市场的关税压力外,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优衣库的销售业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服装市场中,众多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发力。ZARA、H&M 等快时尚品牌以其快速的时尚更新速度和紧跟潮流的设计吸引着追求时尚的消费者;而一些本土品牌则凭借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优衣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
从宏观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优衣库的全球供应链布局和成本控制。如果贸易局势进一步恶化,优衣库可能需要加快生产基地的转移和供应链的优化,以降低关税等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对服装品牌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衣库需要在环保生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大投入,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提升品牌形象。
优衣库未来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它需要在产品创新、渠道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调整和变革,才能在全球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这家全球知名的服饰品牌来说,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广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