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护髓”到成本优化:疗效经济性兼顾,曲拉西利助力ES-SCLC化疗全程安全守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07:17 1

摘要: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CIM)是肿瘤治疗中最常见且严重的毒性反应之一,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CIM不仅会导致化疗剂量减少或中断,还会增加感染、出血风险。此外,CIM还会显著提升诊疗成本,一项美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3/4级CIM可使SCLC患者年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三系防护+费用节约:中国研究证实曲拉西利具备显著经济效益优势。

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CIM)是肿瘤治疗中最常见且严重的毒性反应之一,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CIM不仅会导致化疗剂量减少或中断,还会增加感染、出血风险。此外,CIM还会显著提升诊疗成本,一项美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3/4级CIM可使SCLC患者年均治疗费用增加33%-93%[1]。针对CIM,目前现有的预防手段(如G-CSF、促血小板生成素)仅针对单一血系,且往往存在副作用和疗效局限性。曲拉西利作为全球首个CDK4/6抑制剂类骨髓保护药物,为CIM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治疗选择。近期,天津大学药物经济学团队在Expert Review of Pharmacoeconomics & Outcomes Research(IF=1.8)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题为《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rilaciclib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的研究文章[2]。该研究首次在中国医疗体系背景下评估了曲拉西利联合一线化疗方案(依托泊苷+卡铂,E/P)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中降低CIM发生率的成本效益。本文特此整理研究关键内容,并针对ES-SCLC患者化疗期间的骨髓保护相关问题发表独家见解,期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考与见解。

图1 研究封面

成本效益分析:曲拉西利显著降低化疗引起CIM发生率,同时展现出色成本效益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1、采用混合模型模拟患者终生疾病进展

短期马尔可夫模型:模拟4个化疗周期(每周期21天),追踪CIM相关不良事件(CIM AEs),包括中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SN)、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重度贫血(SA)和重度血小板减少(ST)的发生及治疗成本。

长期分区生存模型(PSM):化疗结束后,基于PFS和OS曲线模拟患者生存状态(无进展生存、疾病进展、死亡),计算长期成本与健康效用。

图2 模型结构示意图(a:马尔可夫模型;b:长期分区生存模型)

2、数据来源

临床参数:来自三项关键试验(G1T28-02、G1T28-05、TRACES)的汇总分析,涵盖230例患者(曲拉西利组116例,对照组114例)。

成本参数:基于中国省级招标价格、专家咨询和真实医疗资源使用数据,包括药物费用、CIM预防与治疗成本、二线化疗及姑息护理费用。

健康效用值:参考国际研究,结合中国患者特征调整,基线效用为0.75,CIM事件导致效用损失0.03-0.15。

对照方案:最佳支持治疗(BSC),即允许化疗后按需使用G-CSF、促血小板药物等控制CIM AEs,但不作预防性干预

二、主要结果与数据

1、CIM发生率显著降低

对于ES-SCLC模拟患者,与不治疗相比,在每个化疗周期前使用曲拉西利治疗可显著降低以下发生率:SN降低96.9%,SA降低38.8%,ST降低91.4%(见表1)。

表1 模拟队列中CIM AEs发生情况

2、曲拉西利成本效益良好

增量成本:曲拉西利组人均终生成本为82,326元(约合11,575美元),较对照组(59,498元)增加22,828元(约合3,210美元)。

健康获益:曲拉西利组额外获得0.093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

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值:245,841元/QALY,低于中国支付意愿阈值(3倍人均GDP,268,074元/QALY),符合成本效益标准。

表2 诊疗成本分析(贴现)

3、敏感性分析证实模型稳健性良好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OWSA)和概率敏感性分析(PSA)的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一定程度上相当稳健。如图3所示,影响ICER的最敏感参数是曲拉西利的价格。此外,如果曲拉西利组在第1周期后继续化疗的患者比例下降20%至78%(基础案例为98%),ICER也会略微超过支付意愿(WTP)阈值。除这两个参数外,其他所有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均较小。

图3 单向敏感度分析结果

增量成本效果散点图(图4)显示,与BSC相比,在所有模拟中,曲拉西利治疗均导致QALYs的增加。1000次重复的平均ICER为人民币243,497元(约合34,236美元)/QALY。成本效益可接受曲线(图5)显示,在每QALY获得的人均GDP三倍的WTP阈值下,曲拉西利具有成本效益的概率为71.8%。

图4 用于概率敏感性分析的增量成本-效益散点图

图5 用于概率敏感度分析的成本效益可接受性曲线

结论

曲拉西利在中国ES-SCL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成本效果优势,其通过多系骨髓保护降低CIM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减少长期医疗资源消耗。

专家有话说

一、独特机制助力全面骨髓保护,曲拉西利助力ES-SCLC化疗患者生存生活“双赢”

曲拉西利作为全球首款具有全谱系骨髓保护功能的创新型短效CDK4/6抑制剂,于2019年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曲拉西利的核心创新机制在于其能通过精准调控骨髓造血干/祖细胞(HSPCs)的细胞周期进程,诱导其短暂停滞在G1期,从而实现对三系造血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全谱系保护[3]。这一独特的细胞周期调控策略在化疗周期中展现出双重保护效应:在化疗暴露阶段,可显著降低细胞毒性药物对增殖活跃的骨髓细胞的损伤;而在化疗间期,又能恢复造血前体细胞的正常分化潜能,促进三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的重建,这种动态调控机制从源头实现了对造血系统的精准保护。

在针对ES-SCLC患者的三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G1T28-02、G1T28-05、G1T28-033-6)中,曲拉西利均展现出显著的临床获益[4]。汇总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曲拉西利组患者的SN发生率显著下降(11.4% vs 52.9%),同时3/4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分别降低36.4%(20.3% vs 31.9%)和45.9%(19.5% vs 36.1%)。此外,曲拉西利还可显著减少化疗剂量调整(8.9% vs 30.3%)和G-CSF应用需求(28.5% vs 56.3%),并降低第5周后红细胞输注率至14.6%(对照组26.1%),凸显其对全谱系造血功能的保护效能。进一步分析显示,治疗组在严重感染发生率等关键临床终点及实验室毒性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证实其可通过维持化疗剂量强度优化肿瘤治疗效果。

中国本土开展的III期TRACES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临床价值:与安慰剂组相比,曲拉西利组患者在第1化疗周期中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DSN)在临床和统计学上均显著缩短(0天 vs 2天,P=0.0003,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5]。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公布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132例接受曲拉西利联合化疗的ES-SCLC患者中,首周期SN发生率仅为0.8%(1/132),全周期累积发生率亦控制在3.0%(4/132)的较低水平,这一数据与随机对照试验结果高度一致[6]。

除了生存上的显著获益,曲拉西利的骨髓保护效应还能通过多维机制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基于G1T28系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4],患者报告结局(PROs)终点方面,与安慰剂相比,曲拉西利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迟了患者功能和症状测量的恶化。接受曲拉西利的患者的中位至临床意义恶化时间(TTCD)明显长于接受安慰剂的患者(HR范围0.45-0.62)。疲劳量表的中位TTCD方面,接受曲拉西利的患者比接受安慰剂的患者长4.7个月。同样,在接受曲拉西利的患者中,功能幸福感量表(FWB)和贫血试验结局指数的中位TTCD分别延长 3.8 个月和 3.4 个月。这些数据证实,曲拉西利通过减少血液学毒性事件及其并发症,将实验室指标优势转化为患者感知获益,突破了传统支持治疗对生活质量维度关注的局限性,实现了从生理功能维持到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2022年7月,曲拉西利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优先审评程序获批上市。基于不断累积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曲拉西利在《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版)》中获列为I级推荐(1A类证据)[2],这一推荐体现了临床专家组对其疗效与安全性的肯定,确立了其在化疗骨髓保护策略中的优选治疗地位。

二、曲拉西利成功纳入医保,新证据佐证助力卫生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美国一项真实研究表明,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可使SCLC患者的平均年治疗费用分别增加93%、42%和33%[1]。对于国内而言,CIM的诊疗成本问题同样不容小觑。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一项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揭示了CIM对我国医疗系统的沉重负担。CIM总体发生率高达91.95%,其中3-4级CIM患者单次住院费用较基线增长32.36%[7]。这些数据凸显了预防CIM对优化资源配置、减轻患者经济压力的重要性。针对以上难题,曲拉西利给出了出色解决方案。美国研究者Abraham基于ES-SCLC患者群体开展的一项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化疗前联用曲拉西利可显著降低CIM发生率,其节省的直接医疗费用(18,840美元/人)超过药物本身成本[8]。此次天津大学药物经济学团队发表的最新中国分析同样取得了积极结果,曲拉西利不仅显著减少化疗引起CIM发生率,还能极大节省医疗费用和资源的消耗,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优势。

2025年,曲拉西利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我国医保事业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曲拉西利成功纳入医保将显著提高药物可及性,使更多患者能够承担高效药物的费用。此外,随着曲拉西利的广泛应用,其在支持肿瘤患者完成全程化疗中的重要作用将愈加显著。

综上所述,曲拉西利在中国临床实践中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肿瘤支持治疗领域已经迈入精准化、经济化的新阶段。从药物经济学视角看,曲拉西利通过预防性降低CIM的三重效应——减少并发症治疗成本、缩短住院周期、提升化疗完成率,形成“预防优于补救”的良性循环机制。医保准入政策的实施,不仅架起了创新药物与临床需求之间的桥梁,更通过支付杠杆撬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曲拉西利在肿瘤及支持治疗领域获得更多突破,为肿瘤患者带来更有效且更舒适的诊疗体验。

专家简介

吴尘轩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天津大学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长期从事肝胆消化系统肿瘤和其他实体肿瘤的诊疗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综合治疗及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重视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姑息镇痛和心理康复等。承担并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学分会 委员

天津市肿瘤质量控制中心 委员

《医学参考报-营养学频道》编委

《肿瘤代谢与营养杂志》编委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参考文献:

[1]Epstein RS, Weerasinghe RK, Parrish AS, et al. Real-world burde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lectronic medical data from community cancer care providers. J Med Econ. 2022;25 (1):108–118.

[2]Nan F, Xuan X & Xiaoning He.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rilaciclib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 Expert Review of Pharmacoeconomics & Outcomes Research.

[3]Roberts PJ, Kumarasamy V, Witkiewicz AK, et al. Chemotherapy and CDK4/6 Inhibitors: Unexpected Bedfellows. Mol Cancer Ther. 2020 Aug;19(8):1575-1588.

[4]Weiss J, Goldschmidt J, Andric Z, et al. Effects of Trilaciclib on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n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ooled Results from Three Phase 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ies. Clin Lung Cancer. 2021 Sep;22(5):449-460.

[5]Cheng Y, Wu L, Huang D, et al. Myeloprotection with trilacicl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TRACES)[J]. Lung Cancer, 2024, 188: 107455.

[6]柳影, 刘杰, 李潞, 等. 在接受化疗的中国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曲拉西利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单臂、非干预性真实世界研究. 2024 CSCO年会.

[7]Kailun Fei,etal.Real-world burden and treatments of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in China.2024ASCO.e20102.

[8]Abraham I,et al. Trilaciclib and the economic value of multilineage myeloprotection from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first-line chemotherapy[J]. Journal of Medical Economics.2021;24(sup1): 71-83.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