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将是西湖龙井最难的一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07:23 1

摘要:原因无他,村姑陈有金牛座的秉性,自觉史命在身,愿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吹哨人。

《1》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村姑陈犹豫许久。

发文章之前,再次反复确认过,还是决定将它发出来。

原因无他,村姑陈有金牛座的秉性,自觉史命在身,愿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吹哨人。

吹哨人是不讨喜的,因为只会说真话,不会粉饰太平。

吹哨人是招人厌的,因为老是把疮疤掀出来,揭人短处,断人财路。

吹哨人还是容易被骂的,因为老是提前预见一些尚未发生的事,危言耸听。

但这世上,总不可能人人都是忽悠大王,人人都能巧言令色,人人都是舌灿莲花之徒吧,总要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总要有人杞人忧天才可以。

阴阳总要平衡。

有讲好听话的,便也要有揭露阴暗面的。

为此,村姑陈不介意做个小人,勇敢揭露隐藏在冰面下的,真实的暗礁浮石。

《2》

西湖龙井原本卖得挺好的,在去年前年大前年,互联网卖茶的直播间们都盯着碧螺春的时候。

尤其,江浙一带商业大环境多年来一向极佳,是以,环西湖13个村子虽然大多数都是小茶农小作坊自产自销,如品品香绿雪芽一样的大茶企甚少甚少,但多年来亦是自给自足,年年春茶的销售收入,成为在旅游线之外,另外一条旱涝保收的稳定收益线。

因为经济上的优渥,因为不依靠卖茶为生,西湖区的龙井茶农们,种茶制茶的心态很是平和,很是恬淡。

不骄不躁,不急不徐,按部就班。

到了时节就请工人采茶,自己炒茶,再寻客户卖茶。

或者就坐家里,等游客上门来喝茶。

销售方式也很随意,一两一两地卖也同意,几斤几斤地卖也可以。

到寄货的时候,也不屑于像云南的小部分茶农那样,卖东发西,卖A发B,让你收到一堆不是老班章的“老班章”,不是易武的“易武”,不是冰岛的“冰岛”。

就算你喝过茶,下了定,回去等快递,收到的也跟你在狮峰、在梅家坞里喝到的,一模一样的香气,一模一样的汤水。

《3》

生产者这种微风正好,不疾不徐的状态,正正是销售者所需要的。

不急着赚钱,不急着抢上市,慢慢顺应天时,把茶做好再卖。

这样的西湖龙井才有高品质,也才符合高端客户的要求。

正因为这种田园风格般的率真与质朴,从去年开始,村姑陈开始与他们合作,销售西湖龙井。

终去年一年,从狮峰村的大叔以及梅坞村的大叔的嘴里,我们了解到的是,他们的销量很不错,茶基本都卖掉了。

很满足的口吻,有一种稳稳的幸福。

是以,今年,这番合作得以继续。

并且,去狮峰与龙坞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各个相熟的茶农家里,多了许多来进货的新面孔——相比去年,今年有更多的茶商,爱上了西湖龙井,愿意为西湖龙井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进来,一起来发扬西湖龙井的传承与宏光,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4》

然而,原本美好的一切,在今年的西湖龙井以及狮峰龙井开始采摘之后,突生了变故。

有一个特别有名特别大的直播间,开始卖西湖龙井。

原则上,任何人任何直播间都可以来销售西湖龙井——只要不违法违规。

但这个直播间的卖法,却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那一种。

他们在西湖龙井刚刚开始采摘的时候,就开始卖了。

这还不算,卖出去的还不止一斤两斤,从直播间对外公布的数据来看,足足有成千上万斤。

要知道,那时候,才开采一两天,正巧碰上霜冻,茶都没发几颗芽头,采茶工们在山上呆不久就得下来,一个人一天顶多采四五斤茶青。

以这样的茶树生长态势,怎么可能两三天就采摘加工出几千几万斤的西湖龙井来?

环西湖13个村子全加在一起,也远远达不到这个量。

这些龙井是怎么来的,哪来的,外星人空运来的么?

问狮峰的大叔,他一脸茫然。后来喃喃一句,会不会是萧山那边的,或许是越州龙井?

本地人或许知道这些“西湖龙井”是怎么来的,但广大的外省的远方的消费者,他们知道么?不知道的。

他们只相信这家大大大的直播间,相信他们不会说谎,相信他们不会卖假货。

于是大量的不知道来历的“西湖龙井”,顶着西湖龙井的名字,装在印着西湖龙井字样的包装盒里,随着这个大大大直播间的主播们“1,2,3,上链接”的呼喊声,进入了千家万户的茶桌。

世人常说,最怕流氓有文化。

当一个拥有极高美誉度的直播间,卖起假货来,任是再心如止水的消费者,也抵挡不住这低价茶的诱惑。

分分钟就掉了坑。

《5》

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呢?

是这个直播间。

他们在西湖龙井才采了十分之一的时候,就把整个西湖地区一整年的“产量”都卖掉了。

抢早上市,抢早卖货,抢到了头筹,赚到了盆满钵满。

窃国者候,窃钩者诛。

没有人会怀疑他们卖的是“龙井”,毕竟,他们是个大直播间,在国人心目中信赖度极高。

如果换成个小茶商,这么早就能有这样大产量的西湖龙井在出售,肯定被无数正义使者指着鼻子叱骂卖假茶。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这世界永远能量守恒。

有人受益,必定有人受损,在这个事件里,受损者是谁呢?

一,是广大善良无知的消费者,他们只因为相信这个大直播间,相信他们不会卖假货,于是,他们买到了假货。

二,是西湖地区的茶农。他们还在满怀希望地采茶,做茶,期待着卖也一季好收益的时候,打着他们的茶叶旗号的茶,已经大量倾销在了互联网直播间里,等到他们的茶做好上市的时候,商机已经被这个大直播间抢去了。

他们的茶都不知道要卖给谁去。

三,是真正销售西湖龙井的茶商们。

大家只是认真地拿真货,认真地卖真货,却遇到李鬼,借助自己大直播间的名气,三下五除二就把消费者给赢麻了。

小小茶商,如何跟大直播间那巨大的流量池去抗衡呢。

如何跟拥有强大话语权的大直播间去较量呢。人微言轻,只能作罢。

身为蝼蚁,只能是蝼蚁。

《6》

有几个在狮峰相识的茶商,拉了群,他们都在说,明年不拿狮峰的货了。

因为贵,也因为卖不动。

人家大直播间根本不拿狮峰的货,也不拿西湖的货(产量太低不足以满足大直播间的胃口),却可以以西湖的名义,卖出西湖一年总产量三四倍的巨量。

自古劣币总是驱逐良币的。

卖真货的人永远做不过卖假货的。

所以,村姑陈私下揣摩着,明年的西湖和狮峰,想来会比较难。

大大大直播间干了这么漂亮的一仗,明年肯定还会故伎重施——这么得意的事,怎么可能只做一次?

越明年,当西湖龙井才刚开采还没上市,大直播间却再次卖出几千上万斤巨量西湖龙井的时候,恐怕没有茶商,再愿意螳臂挡车,去跟大直播间抢市场了。

没有了茶商,大直播间们也不会拿狮峰和西湖的茶——太贵了,没利润,不符合大直播间“用最便宜的价格卖最好的茶”的理念。

那么,辛苦种茶采茶炒茶卖茶的西湖茶农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各方搏奕到最后,受伤的,仍旧是这些手无寸铁的,农民。

有文化的人在直播间卖假茶,没文化的茶农在村里做真茶。

想想就觉得讽刺。

村姑陈特别想帮一帮这些辛苦做真茶卖真茶的茶农们,但,又觉得虚弱无力。

跟那么大的直播间相比,我也只是一只蝼蚁,不足以跟大象去掰手腕。

只能祈祷,明年,大直播间良心发现,不再祸祸西湖龙井了,转头去祸祸别的茶去。

这样才有一线生机。

只不过,大直播间该祸祸哪种茶呢,想来想去,六大茶类的茶农,没有一类是不艰难的,真没有能让他祸祸的。

那就只有阿三了。

大直播间去找阿三吧,或者去阿三的邻居尼泊尔、斯里兰卡,那里有大量的红茶,特别便宜,特别大量,特别好卖。

愿大直播间多卖一些,大主播们自己也多喝一些。

增进国际交流,身为拥有流量密码的大主播们,责无旁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