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车祸成植物人 , 婆婆照顾13年 , 儿媳醒后说出两个字 , 婆婆泪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05:59 1

摘要:2024年冬天,陕西铜川清晨的风透过门缝灌入院子里,窗台上的塑料布被吹得微微响动。李艳华一手提着保温饭盒,一手拉着轮椅的扶手,把坐在上面的张娟从房间推了出来。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冬天,陕西铜川清晨的风透过门缝灌入院子里,窗台上的塑料布被吹得微微响动。李艳华一手提着保温饭盒,一手拉着轮椅的扶手,把坐在上面的张娟从房间推了出来。

她刚把张娟的围巾往上拉了拉,就听见了两个字。

“妈妈。”

声音轻微、沙哑,却极其清晰。李艳华当场愣住,手中的毛毯从膝盖滑落到了地上。

轮椅上的女人,是她的儿媳张娟,2012年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后,已沉寂整整十三年。如今第一次主动发声,就是这声“妈妈”。

这一声,是她每天重复动作上万次的回响,也是十三年守护的第一个声音答案。

张娟出院那天,是2012年7月。李艳华用自己的退休金买了一台医用轮椅,坐垫厚、刹车稳、能在水泥地上推行。她知道,从这天起,这部轮椅就是家里最重要的家具。

张娟身高1米68、体重70公斤;李艳华身高1米58、体重不到50公斤。每天,她要扶着张娟从病床起身,转移到轮椅上;又从轮椅抱回床上,一天最少三次,最多六次。

张娟无意识时,身体不配合,整个人瘫软成一团,搬动难度比抱小孩大得多。李艳华不敢松手、不敢滑步,动作练熟后,她说:“我闭着眼都能把她抬到位。”

轮椅用了十三年,换过三次轮胎、换过一次靠背垫,脚踏板至今保持原样。那是她手动调试过最适合张娟脚弯角度的版本,她一直没舍得换。

张娟术后第一周,医生明确表示,她将长期处于植物人状态,无法自主进食、排便。

最初120天,李艳华每天需要用针筒打流食,每次喂饭2小时。一碗米糊,从针筒推进胃管,不得过快,不然会呛咳;也不能过慢,容易造成营养跟不上。

除了喂饭,她还得定时雾化、吸痰、翻身、擦洗身体。张娟有过一整夜高烧到39.8℃,医院要求38.5℃以下使用物理降温。

于是整晚,李艳华一边浸毛巾敷颈部,一边擦拭腋下、手臂、膝弯。她不敢睡觉,每半小时起一次身,测温计、酒精、湿毛巾摆了一床头。

前120天,她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实在困得不行了,她就在病床边用小板凳坐着歇一会儿。她说:“只要温度不掉,我不敢眯。”

2017年6月,张娟有过一次清晰的反应:听到电视里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她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

从那之后,李艳华买来识字卡片,开始教她看图、认词、发音。

她的教学方式并不复杂:一张卡片贴在墙上,自己念一句,把张娟的手指按到字上,然后再重复十遍。

“家”“水”“奶”“饭”这些词,是她最先教的。最难的是“妈妈”——她每天用棉签撬开张娟微张的嘴,轻轻让她“啊”一声,配合气流练声。

有时候教一个字要花三天。她练了四年,张娟才终于说出“妈妈”两个字。那一天,她给远在出差的儿子焦鹏打电话:“娟子叫我了。”

电话另一头,她没等他说完,自己先哭了。

2013年夏天,李艳华的丈夫突发肝癌,住院不到半个月便离世,那时她正照护张娟,无法离身。

老伴最后的葬礼,全部由儿子操办。她没能送老伴最后一程,只在灵前摆了一束花。

她母亲同年因脑梗病逝,出殡时她仍在家中陪张娟做站立训练。擦脸、洗头、换衣、抬扶轮椅,全程无一人代替。

两位至亲的离世,她都没能亲自送别。她只在心里说了两句话:“对不起,张娟还需要我。”

焦鹏是镇上基层工作人员,每天八点前上班,晚上七点后回家。白天照护张娟的任务全部落在李艳华身上。

她早上五点半起床,做饭、洗衣、准备一天的护理用具,七点送孙子上学,九点开始照护张娟。

喂饭、换衣、翻身、擦洗,每一项都按时进行。上午十点,她要进行一次肢体康复训练——活动手指、压膝盖、揉手肘,每次30分钟。

中午她抽空睡20分钟,然后继续护理;下午2点到4点,进行轮椅坐姿训练。她推张娟在院子里绕圈,晒太阳、看树影、听邻居广播。

晚饭后进行站立训练。她背对张娟,半蹲姿势,把张娟扶起,靠在自己背上练习站稳,最长一次练了40分钟,她脚麻了才放下。

她说:“娟子能站一天,我腿断也值了。”

2024年,张娟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能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听到孩子的笑声也会跟着笑。她能辨认李艳华和丈夫,看到照片也能用手指点出来。

她说得最多的词仍然是“妈妈”,每天重复六七次。李艳华每次听到都会应一声:“在这儿。”

她的认知能力接近六岁儿童,医生说在同类恢复患者中极为少见。每天她还能看识字卡片,跟着读出“饭”“水”“好”,音节虽然不标准,但节奏明显。

李艳华没再增加训练时间,只保持每天原有节奏。她说:“不求她聪明,只求她有反应。”

轮椅下的13年,是责任,更是选择。

李艳华保存着第一台轮椅的脚踏板。它漆面脱落、边角发旧,她仍把它包上布,挂在屋檐下。

她说:“这脚踏板,我不舍得扔。那时候我天天跪着擦、蹲着推,就靠它带着我们娘俩撑过来了。”

2024年秋,她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她从未说过“坚持”这个词,也没提过“付出”这两个字。

她只重复一句话:“她是我家里的人,我不照顾她,谁来照顾?”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蒙哥浅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