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人郭洪涛回忆借鉴中长铁路经验恢复铁路运输提高工人认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3 07:37 1

摘要:当时平津地区铁路的实际状况是:在战争情况下有的线路完全破坏了;有的线路虽能勉强通车,但路况极坏,列车随时有脱轨颠覆的危险,机车车辆破烂不堪加之运输效能很低,远不能适应客观需要。为了急迫支援南下大军,支援前线战争的胜利,必须尽快地恢复运输,这是全局最重要、最有决

三、恢复铁路运输

我们接管平津地区铁路之后,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当时平津地区铁路的实际状况是:在战争情况下有的线路完全破坏了;有的线路虽能勉强通车,但路况极坏,列车随时有脱轨颠覆的危险,机车车辆破烂不堪加之运输效能很低,远不能适应客观需要。为了急迫支援南下大军,支援前线战争的胜利,必须尽快地恢复运输,这是全局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关键问题铁路管理局及所属分局以恢复运输为中心,狠抓车站的维修工作,整顿站容站貌,使车站面貌为之一新;狠抓统一运输调度,整理车站作业,维修线路,业余义务养路和机车车辆的“死车复活”等项工作经过艰苦努力,迅速地恢复了铁路运输。

在旧社会,铁路沿线和列车上的小偷很多,我们接管铁路后,狠抓治理整顿,对抓到的小偷,经过教育和改造,要他们去抓其他小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统一认识,借鉴中长铁路经验

新建立的天津铁路管理局,在业务工作方面是以中长铁路的经验并结合天津铁路局的具体实际为指导方针的,为了推行这个指导方针,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达到认识上的统一。

首先解决铁路管理性质与思想认识之间的矛盾。在新社会条件下的铁路职工,不理解铁路管理性质是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变而转变,他们脑子里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不管谁来管理铁路,管法都是一样,火车都要在钢轨上跑,钢轨都是铺在枕木上的。”经过教育,他们不仅懂得谁来管理都离不开一套制度、规章和办法等,也逐步理解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铁路为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有,它是为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服务的。解放后社会性质变了,工人阶级(职员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成为国家的主人。但不理解铁路既已变成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之一,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在经营管理上必须有与性质相适应的一套营理制度、规章和办法等。经过采取举办轮训班、业余政治学习等各种措施,逐步提高了大家的政治觉悟水平,端正了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原有铁路职员经过一段学习后,感受很深。他们由衷地感到:通过学习,如梦初醒,过去是稀里糊涂地为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拉车,还老是挨训斥说不卖劲,现在我们当家作主,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这是何等的光荣啊!只有坚定地树立对人民铁路事业的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忠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在接收铁路原有职员中,还有不少抽鸦片烟的,我们对有这种恶习的人采取集中起来强制戒烟的办法不久,抽大烟就绝迹,他们非常感激共产党对他们的关怀。

其次,解决政治与业务技术之间的矛盾许多留用的职员。表面上不敢排斥政治,唯唯诺诺,但他们的内心认为铁路上搞政治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他们认为:“现在,铁路已经收归人民所有了,就万事大吉,今后就是埋头搞业务与技术了,不必和政治打交道啦!”在他们看来,业务与技术是硬的,离了它,便寸步难行,政治是软的.可有可无的,有了它,不仅无益,反而会有害业务与技术他们不理解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不理解在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来改造前,社会上的阶级矛盾与斗争是激烈的;不理解在新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严格树立工人群众主人翁的思想和新的劳动态度,这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通过学习,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政治的重要性,觉悟到没有政治,就等于在汪洋大海中航行没有指南针,会迷失方向。当时在技术问题上.也没有严格要求。为此‘我们每天上班除值班人员外,其他职员学习两个小时的技术规程,以王羽翼副局长为首组织八个工程师编写了整套技术管理规程的学习教材,不仅每个干部要学习,而且每个工人也要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部分。学习8个月后进行普考,不及格要补考我亲自主持正、副处长以上干部的考试。经过一段技术的学习,他们深深感到过去名之为搞技术,但并不过硬。

五、推行负责制

在铁路运输恢复后,无人负责的现象又十分严重。这种生产上无人负责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在旧的生产关系和旧的劳动组织下滋长的旧劳动态度的残余。这种劳动态度是和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不相容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铁路的各个工作领域中,全面地推行负责制推行负责制,是种民主改革.只有在改革职工劳动态度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实行,否则,便流干形式;它又是一种生产改革,推行负责制必然引起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的改变。

建立铁路的各种负责制,是人民铁路劳动组织的基本原则,是工人阶级成为国家领导阶级以后,对人民铁路事业负责的具体表现。负责制是劳动组织中的一种科学分工,它是针对无人负责现象的种重要的生产改革这是在新的生产关系卜,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在职工群众觉悟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负责制不是一种临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愈发展、分工愈精细面愈要强调的负责制。

我们实行的负责制有八种类型。

第一种是一定的人对一定的机器负责。比如,蒸汽机车的驾驶,在反动阶级统治时,全段的机车由全段的司机、司炉轮流驾驶,这就是所谓大轮乘制,这种做法必然加速机车的破损。我们实行了包乘制,每台车由三组乘务员包乘,从而加强了包乘人员对机车的爱护,延长了机车的寿命。这台机车的牵引能力、保养的好坏、煤的消耗、检修费用、行车安全与否以及小组的成本高低,都由固定的包乘组负完全的责任。为了加强机车质量,包乘人员都要学会17种零小的修理活,并且参加机车的洗检和甲检工作(当然在使用电气和内燃机车后要由原来蒸气机车的短交路改为长交路,这种包乘制不能采用了,而要改变成轮乘的负责制)其他铁路上的一切工作机器、机床,都实行了包使用、包保管、包检查、包修理的‘四包”制度车站,扳道员对道岔实行了包使用、包保养的“两包”制度。

第二种是改变生产组织,改善劳动组织,实行科学的分工,一定的人对一定的生产范围负责。比如,机务段的机车甲检和洗检组,过去每组都有几个z镟、铆、钳工,风闸工,劳动力分散,工具机械不集中,工人技术不专一。经过改革,除了甲检组和洗检组外,集中了原有甲检洗检各组的镟、铆、钳和风闸工等,组织了7个专修组,即风闸组、水泵组、铆工组、给油气组、电机组、汽缸汽室扒根组、压力表组,专门负责修理各种配件又如货车检修,除中修、大修包修组外,又成立了制动、连结检修组,专门负责制动与连接部分的修理。再如工务由原来没有分工的大道班,改为包修、包养、包检的“三包”制(后来又改为线路计划经修和经检两班),诸如此类等等。

第三种是一个工人小组内部的分工负责制,对于一个工序作业范围内各个单项作业的分工负责。比如,工务养路包修组,有专门负责捣固的,负责扒道床的,负责抽换枕木的,负责起道的等等。又如实行李锡奎调车法、调车组内部的分工负责制,调车员负责指示工作,显示信号、调节速度、掌握作业时间及与司机的联系,第一连结员负责计划提钩与试闸,第二、三、四连结员,按一定顺序,负责轮流紧闸和要道等等。

第四种是一定的人,对一定的工作范围负责。比如,调度的分线负责制,列车包乘制,调车机的分区负责制等。一定的人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又分成两班或三班,分班负责。为了使各班之间联合劳动搞得好,实行了固定同班制。比如以调度为中心的车站、调度所、机务运转、车辆的列检等固定同班制。比如以调度为中心的车站值班站长、运转员、车站调度员、调车组、调车司机、司炉、列检组、机务段机车调度员、扳道员、信号员等,编成同一班次在同一时间内上班,求得工作的密切配合列车,包乘组与机车乘务组也实行了固定的同班制。

第五种是验收负责制铁路上机客货车的修理,由管理局派人驻在检修厂段,负责生产过程检查及出厂验收,保证检修质量合乎标准。工电部门等没有设验收员的,则由行政干部(如领下员)负责验收在管内铁路各部门一般都实行了工人自己检查,工长复检,验收员或领工员验收的三检制度这种负责制,主要是实行对于产品质量验收的负责。

第六种是工具负责制。这种负责制有两种:属于全车间的工具建立工具室指定专人,实行包保管、包检、包修的三包制;属于小组使用的1具,建立工具架或工具箱,实行包使用、包保管、包检、包修四包制,工具都要编号陈列.保证有足够良好的工具。

第七种是材料负责制材料部门由材料处统一发料制度,改为由各材料厂各区负责的发料制,并实行了包验、包保管、包装卸三包制。每一个生产组都建立了材料架实行了领料、退料的负责制。此外,仓库管理方面推行的黄润萍仓库管理法,也是这种负责制的一种类型。

第八种是一般的间接生产人员实行明确的分工负责制,一人一职,千什么叫什么。如机务方面工程师分为机车工程师、车辆工程师、机械工程师、锻铸工程师等这种土作专业化的负责制,既能加强间接人员的责任心,又可提高业务技术能力。

上述各种负责制,都包含有铁路上的安全负责制此外,工、电等各种修程改变,由一种修程改变为大修、中修和经常维修三种修程;机车车辆的每种修程,由过去不科学的按走行日期计算改为按走行公里计算,这是一个很大的改革.对于负责制的推行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负责制虽然大致普遍地建立起来了,但是并不等于已经完全按负责制办事,有些单位负责制流于形式;有的段包乘制名义上建立了,而机车质量仍较差;养桥负责制实行了,可是桥梁保养得仍差;验收负责制实行了但仍发生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仍较差百安全负责制建立了,死伤事故仍然较多;甚至有的刚建立起来的负责制,很快又推翻了鉴于这种混乱现象的发生,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在巩固已有各种负责制的同时,又进而建立了减低成本的负责制,每个生产单位和每个工人都要对生产成本负责从此,负责制的贯彻执行,就大为好转当普遍推行了负责制以后,潜伏的反革命分尚未根本肃清;社会上资产阶级在解放初三年来的进攻,对铁路也有严重的影响;资产阶级经营思想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些都阻碍着铁路经营管理的改革成为铁路发展的主要阻碍。在提高职工觉悟的基础上,天津铁路管理局党委组织全体职工,积极投入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反”运动,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七、推行先进工作方法

..........

八、开展生产竞赛运动

..........

九、关于工资福利的改革

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职工的工资,政善职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对于激发职工的劳动热忱,发展铁路运输事业,关系很大。天津铁路局第一次调整工资,是在1949年9月,平均工资增加6 %。当时还未实行八级工资制,是在原工资基础上进行评职评薪。但原来的工资制度等级太多,级差太小.带有平均主义的毛病,不能刺激工人的进取心。1951年8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工资,采用了八级工资制。比原工资制度职称名目多,等级少,级差大,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付酬的原则。当时,对于工人的技术等级,是以评定为主,以考工为辅。实行八级工资制后工人工资水平有大幅度的增长。1952年又在八级工资制的基础土,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实行计件工资制.需具备下列五个条件:(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标准,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二)制定以考工为主以评定为辅的工人技术等级。(三)按照生产品的精细程度制定生产品的等级。(四)在推行先进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平均先进的新定额。(五)原则上计件工资的工资率,应比计时工资的工资率略加提高,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在工资改竿和提高的同时对于职工福利设施以及劳保待遇也作了相当的调整。对那些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单位.实行了企业奖励基金制。这些奖金,除了发给劳动模范的奖金和经济特殊困难职工的救济金外,根据职工的迫切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建一些职工家属宿舍、疗养院、业余休养所、托儿所、食堂以及其他职工安全卫生等福利设施。此外,实行了劳保条例,照章按月抽出工资总值的3%作为劳保基金,兴办了职工速成识字班、扫除文盲班以及各种技术与文化的训练班;普遍地速立了工人俱乐部、体育场,增进了职工的文娱体育活动;建立了广播网,流动图书馆,增进了职工的文化食粮,行政上还拨付工资总值的1.5%,作为职工的文化活动费。在职工集中的地区,普遍地建立了医院或诊疗所;扩大了职工子弟小学和中学等等职工普遍反映说:在旧社会里我们是机器和奴隶,现在我们就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了。

在对待职工工资福利问题上,我们注意防止两种可能出现的倾向:一种是单纯的福利观点或经济主义的倾向,他们不从国家具体经济状况出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要求;另一种是单纯行政观点或漠视职工福利和安全的倾向,他们只要求工人向国家拿出更多的产品,但不照顾工人当前的利益这两种倾向,都会给国家带来严重不良的后果。

我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总的目的是发展生产。通过各种不同改革,达到各种不同的具体目的:(一)实行职上自觉的负责制达到消灭无人负责的目的。(二)实行以计划运输和贯彻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核算制,达到消灭运输的无政府状态、不计盈亏、不计成本的目的。(三)推行各种先进工作方法,实行技术改革,达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四)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的竞赛运动达到改变旧的劳动态度的目的。(五)实行按劳付酬的工资制度,达到改革旧的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及逐步提高职工的物资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

天津铁路管理局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精神,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和铁道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尽管情况复杂和工作艰巨,但由于我们牢记毛泽东同志“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是可以学会的”教导,下定了改革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排除各种困难,使其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制度和新风尚,战胜了陈腐衰朽的旧制度和旧作风,终于在天津铁路管理局内初步建立了管理人民铁路的规章制度和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新风尚。

天津铁路局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学习中长铁路经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铁道部于1950年和1951年两次颁发的全国铁路优胜红旗。

我在天津铁路局工作期问,滕代远部长曾转达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的意见,要调我回东北担任铁道部长我不愿去,并向天津市委第一书记黄敬同志作了汇报(当时天津铁路局党委归天津市委领导)。黄敬同志要我继续在天津铁路局工作。

1452年8月,组织上调我到铁道部工作.我就离开了天津铁路管理局。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