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71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52岁的李阿姨和丈夫老林原本身体都不错,平时饮食也算健康。但就在去年,两人却几乎前后脚被确诊为直肠癌,而且病情发展迅速,最终都不得不接受肛门切除手术,终身佩戴造口袋。
医生坦言,这样的“夫妻同癌”病例,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某些癌症,确实存在“夫妻共患”的趋势,医学上称之为“夫妻癌”。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癌症不是感冒,确实不会直接传染。但科学研究发现,夫妻间长期共同生活,会在饮食习惯、作息节奏、心理状态上高度趋同。
比如老李夫妇,经年累月都喜欢吃腌菜、喝烧烫水,晚饭后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很少运动。这些共同生活模式,让他们暴露在相似的致癌风险中,久而久之,患同一种癌的概率自然也就升高了。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一项研究指出,夫妻患同种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约3倍,其中以胃癌、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最为常见。
虽然“癌症不传染”,但以下5种癌,夫妻间却高发同步,不能大意。
结直肠癌吃得太油、太咸、太辣,爱吃红肉、不爱吃蔬菜,这些习惯若“夫妻同款”,结直肠癌的风险也会同步上升。尤其是超过50岁、长期便秘或有肠息肉史的人群,更应定期做肠镜检查。
胃癌夫妻常年一起吃腌制、熏烤、发霉的食物,加上幽门螺杆菌有一定传染性,若其中一人感染、未治疗,另一人也容易中招,胃黏膜长期受损,逐步发展成癌。
家庭中若有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共用剃须刀、牙具等方式有传播风险。而夫妻若都喜欢喝酒、熬夜、吃油腻食物,肝脏负担加重,同步走向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的路径也并不罕见。
肺癌家里一人吸烟,另一人天天吸“二手烟”,患肺癌的风险并不会小多少。加之厨房油烟、房屋装修污染,夫妻间常年共处一室,共同暴露于致癌环境,肺癌发病也可能“你追我赶”。
宫颈癌 & 前列腺癌虽然男女生理结构不同,但夫妻间的性行为也可能成为传播通道。例如HPV病毒与宫颈癌密切相关,而部分研究发现高危型HPV也与男性前列腺癌存在相关性,需提高警惕。
同吃同睡是夫妻生活的常态,但若共同的生活习惯恰好是“致癌元凶”,那就得分外注意了。
· 喜欢吃剩饭剩菜:亚硝酸盐含量高,长期食用增加消化道癌风险。
· 饭菜太热太烫:食管和胃黏膜易受损,久而久之可能诱发癌变。
· 常年不运动:代谢慢、体重高、胰岛素异常,都是癌症高风险因素。
· 爱喝酒解压: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已被明确列为一级致癌物。
· “不体检、不查病”:癌症早期无症状,不查永远不知道,等到发现往往已是晚期。
预防癌症,不能靠某一方“独自努力”。夫妻之间需要一起改习惯、一起查身体,才能真正远离“夫妻癌”。
1. 每年查体不能少
50岁以上夫妻建议每年做一次肿瘤标志物+胃镜+肠镜等筛查,尤其有家族史的要提前查。
2. 同步治疗幽门螺杆菌
若一人确诊感染,建议夫妻双方一同治疗,避免反复传染。
3. 饮食清淡多纤维
少吃腌制熏烤,多吃蔬菜粗粮,红肉控制在一周两次以内。
4. 烟酒说再见,动起来
烟酒是癌症最大帮凶,夫妻若能一起戒烟戒酒、饭后散步,防癌效果更佳。
5. HPV疫苗尽早打
女性应在26岁前完成接种,男性也可选择接种九价疫苗,保护彼此健康。
婚姻是风雨同舟,但健康不能靠“运气”。夫妻之间最深的默契,或许不是吃同一口菜、看同一部剧,而是一起做体检、一起养健康。
癌症并非遥不可及的命运,很多时候,它只是你们生活中一个“坏习惯”的长期后果。
从今天开始,夫妻一起行动,管住嘴、迈开腿,查早一点、改快一点。防住“夫妻癌”,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1]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1年 第28卷第6期:夫妻癌流行病学分析
[2] 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度《中国癌症统计报告》
[3] 中华医学会《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年版)》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幽门螺杆菌防治知识科普专栏
[5]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肠癌中心官方解读视频资料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吾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