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拉开帷幕。在活动开幕式上,《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优秀案例发布,鹤壁市非遗进景区典型案例“鹤壁市浚县‘千年古城’非遗焕新出圈,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性转化”入选,系全省唯一。
9月16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拉开帷幕。在活动开幕式上,《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优秀案例发布,鹤壁市非遗进景区典型案例“鹤壁市浚县‘千年古城’非遗焕新出圈,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性转化”入选,系全省唯一。
据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是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汇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力量共同编撰的精品力作,对2024年非遗传播和非遗与旅游融合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度剖析。
“此次浚县案例的成功入选,标志着我们在构建‘非遗传承+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上取得良好进展,为全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浚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浚县聚焦将浚县古城建设成为彰显本地文化特色的非遗旅游目的地目标,按照“保护传承、文旅融合、活化发展”的核心理念,系统性引入正月古庙会、民间社火、大平调、泥咕咕等多个非遗项目,开设非遗店铺40余家,每年开展文旅动态、静态展演600余场,吸引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286人、演艺人员600多人参与,成功打造非遗展示新场景、非遗技艺新生态,让千年文脉成为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和发展动能。
此外,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活动期间还将举办非遗保护年会论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青年交流营等一系列活动。浚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抢抓机遇,积极展示鹤壁非遗传承成果,让更多人了解鹤壁,提升鹤壁知名度、美誉度。(记者 王玉姣)
来源:行走河南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