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6.78万元起,2025款改款捷达VA3上市,1.5升动力配置调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23:57 2

摘要:“6.78万买合资车,却连备胎都要选装,这到底是省钱还是挖坑?”——刚刷到2025款捷达VA3上市消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价格真香,再一看配置单,心里咯噔一下。

“6.78万买合资车,却连备胎都要选装,这到底是省钱还是挖坑?”——刚刷到2025款捷达VA3上市消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价格真香,再一看配置单,心里咯噔一下。

先说结论:这次改款的核心动作,是把“备胎”从标配变成200元选装,顺带砍掉一个USB-C口。

听起来不疼不痒,可放在6-9万级市场里,这就是一根刺。

毕竟同价位的吉利帝豪、长安逸动,已经把倒车影像、大屏、皮质方向盘卷成了入门标配。

捷达这波操作,像极了超市把塑料袋收费——三块五块不多,但让人膈应。

为什么偏偏动备胎?

答案藏在成本里。

非全尺寸备胎整套采购价约180-220元,7款车型、每月几千台销量,一年下来就是几百万。

对主机厂来说,这笔钱足够给中配车型加上倒车影像,或者把卤素灯换成LED。

可捷达选了最“鸡贼”的方案:不升级体验,直接砍掉。

消费者拿到手的,是一个塑料补胎包和一瓶补胎液——真扎了钉子,动手能力差的只能叫拖车,一次救援费够买四个备胎。

再看动力,依旧是那台EA211 1.5L自吸,82千瓦、145牛·米,数据十年没变。

优点是耐造,十万公里后漏油概率低;缺点是夏天开空调超车,得提前留两百米距离。

同价位国产1.4T已经把马力卷到118千瓦,油耗还更低。

可捷达的潜台词是:买我的人是“工具车思维”,要的是“能开就行”。

问题是,2024年的年轻人,连外卖都要看配送时长,真能接受高速匝道加速到80km/h的嘶吼?

说到空间,2604mm轴距在账面上被逸动2700mm吊打。

实际体验更微妙:捷达后排坐175cm成年人,膝盖刚好顶前排座椅;帝豪能留一拳半。

但捷达的座椅填充硬,长途反而不容易腰酸——这属于“老德味”玄学,喜欢的人叫支撑性,不喜欢的叫板凳感。

最扎心的是销量。

8月捷达VA3卖了2534辆,帝豪卖了约1.2万辆,逸动约8000辆。

三车终端优惠后实际起步价都在6万出头,差距不在钱,而在“面子”。

国产车主打“花小钱办大事”,捷达却像穿着十年前西装的理工男,可靠但过时。

有车主在论坛吐槽:“相亲对象问我开什么车,我说捷达,她以为是网约车。”

那捷达的护城河还剩什么?

一是大众系维修网点,县城都能找到配件;二是二手车残值,三年保值率约55%,比同价位国产车高10%。

但这两个优势,正在被新能源和国产质保政策稀释——比亚迪秦PLUS DM-i已经把入门价压到7.98万,还送绿牌。

所以,2025款VA3适合谁?

答案很具体:每年跑3万公里以上、对智能化零需求、打算开到报废的务实派。

如果一年开不到一万公里,或者想要CarPlay、语音控制,同价位国产车能把体验拉高两个段位。

至于那200元的备胎选装,建议直接勾选——别赌自己的运气,尤其是跑郊区的时候。

来源:聪明的苹果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