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堂肖关明与非遗乱针绣传承人林莉莉相约荔湾梁焯权、莫非陪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2 23:54 1

摘要:龙之堂文化创始人肖关明与国家级非遗乱针绣传承人林莉莉在广州的相聚,是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创新融合的生动缩影。结合两人的身份背景、广州的文化生态及近期活动轨迹,此次会面可能围绕以下维度展开:

龙之堂文化创始人肖关明与国家级非遗乱针绣传承人林莉莉在广州的相聚,是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创新融合的生动缩影。结合两人的身份背景、广州的文化生态及近期活动轨迹,此次会面可能围绕以下维度展开:

一、组织框架下的文化协作:致公党基层委员会的履职实践

作为致公党广州市文化基层委员会的宣传委员,肖关明与林莉莉在2025年3月的换届选举中同时被任命为宣传委员,这为他们的合作提供了组织基础。致公党近年来聚焦“侨海”特色与文化传播,两人可能在以下领域形成联动:

• 非遗传播机制创新:林莉莉的乱针绣技艺需突破地域限制,而肖关明所在的龙之堂文化(广州市增城个体工商户,主营书法篆刻服务)可通过艺术展览、跨界联名等形式扩大影响力。例如,林莉莉2025年3月参与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可能与肖关明推动的青少年书画大赛(如“启航杯”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赛)形成互补,将刺绣技艺纳入美育课程体系。

• 文化资源整合: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正推动“羊城八景”等城市IP建设。两人或共同策划“非遗+城市”主题展览,将乱针绣的针法艺术与广州地标结合,如以珠江新城为题材创作刺绣作品,通过致公党平台对接政府资源,助力非遗融入城市文化叙事。

二、艺术创作的跨界融合:书法与刺绣的对话

肖关明的书法造诣(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教师)与林莉莉的乱针绣技艺存在艺术共通性:

• 材料与技法的互鉴:乱针绣以“以针代笔”著称,而书法强调笔锋与线条的表现力。两人可能探索“绣书结合”的创作形式,例如将书法作品转化为刺绣图案,或在绣品中融入书法题跋,如林莉莉2021年《竞艳同奋》展览中展示的书法题材绣品。

• 教育场景的创新:肖关明参与的“启航杯”书画大赛可增设非遗板块,邀请林莉莉担任评委或开设刺绣工作坊,让青少年在书法学习中接触刺绣美学。这种“软硬笔+针线”的跨媒介教学,已在镇江市“开学第一课”中得到实践。

左起:梁焯权 莫非 肖关明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