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近日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范围,将华为昇腾AI芯片纳入全球禁运清单,声称“任何地区使用该芯片均属违法”。这一举措被解读为美国以“长臂管辖”手段巩固科技霸权,标志着中美科技博弈进入新阶段。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近日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范围,将华为昇腾AI芯片纳入全球禁运清单,声称“任何地区使用该芯片均属违法”。这一举措被解读为美国以“长臂管辖”手段巩固科技霸权,标志着中美科技博弈进入新阶段。
根据新规细则,华为昇腾910B、910C及910D等高性能芯片被列为管控对象,其总处理性能(TPP)或性能密度超过阈值即触发限制。BIS明确表示,无论企业位于何处,使用华为AI芯片均需获得美国许可,否则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的处罚。专家指出,此举本质是强迫全球在华为与英伟达之间“选边站队”,暴露了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延缓中国AI发展的战略意图。
然而,美国的“禁令”遭遇现实反噬。欧洲多国用行动“打脸”美国:德国莱布尼茨超算中心将昇腾服务器订单从256台追加至500台,法国Jupiter项目新增1024台昇腾910C节点。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欧洲从中国进口AI芯片金额同比暴涨217%,其中80%为华为产品。昇腾910C凭借14纳米制程实现媲美国际5纳米芯片的算力,且能效比高出40%、价格更低,竞争力可见一斑。
更深层次来看,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折射出其对中国技术闭环的焦虑。从设计软件到制造设备,从存储芯片到AI框架,华为联合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子等企业正逐步突破封锁。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芯片良率突破85%,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量产,均表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韧性增强。
科技冷战的升级,正将全球科技产业拖入“零和博弈”的深渊。但历史经验证明,技术封锁难阻创新步伐。正如德国超算中心负责人所言:“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产品本身,而非单边制裁。”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或许将取决于全球市场对开放合作与霸权垄断的选择。
来源:乐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