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内地引进版磁带或者唱片,大家总会有一个不好的印象,而这种刻板的规训,也确实是引进版这个物种活该得到的,因为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确实是因为大量引进版各种的骚操作,破坏了太多专辑原本的完成度,这方面真是没得洗。即使有些引进版因为发行量少的原因,如今比原版
庾澄庆《让我一次爱个够》
▲庾澄庆《让我一次爱个够》专辑CD版本,左为内地“深飞光学”引进版,右边T111银圈台版
说起内地引进版磁带或者唱片,大家总会有一个不好的印象,而这种刻板的规训,也确实是引进版这个物种活该得到的,因为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确实是因为大量引进版各种的骚操作,破坏了太多专辑原本的完成度,这方面真是没得洗。即使有些引进版因为发行量少的原因,如今比原版卖得还贵,但这是另一个商业故事了,和音乐本身关系已经不大了。
不过,今天要说的这张内地引进版的CD版本,则有点特殊,作为一张引进版,它最后却成为这张专辑的CD版本里,唯一原汁原味的版本。
这张引进版CD专辑,就是庾澄庆的《让我一次爱个够》。
引进版的《让我一次爱个够》磁带,是我买的第一盘庾澄庆磁带,很长时间我都以为这是庾澄庆的第一张专辑,以及第一盘引进版磁带,后来在《改变所有的错》专辑推出后,才知道在《让我一次爱个够》之前,庾澄庆其实已经发过三张专辑了。
再之后,家里通了网,又发现原来在《让我一次爱个够》引进版推出的前一年,“北京音像”已经以《第一种声音》为名引进过庾澄庆的专辑,而这张专辑的曲目,则来自庾澄庆前两张专辑《伤心歌手》和《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以及另一张EP专辑《报告班长》。
▲庾澄庆第一张内地引进版,曲目来自《伤心歌手》和《我知道我已经成长》两张专辑,及《报告班长》这张EP专辑
其中引进版名字《第一种声音》这首歌曲,就来自于《报告班长》这张EP专辑,而《第一种声音》是当时台湾地区跨厂牌的一首合唱曲,由童安格、杨林、黄仲昆、黄莺莺、苏芮、潘越云、金瑞瑶、齐豫等歌手共同演绎。
这首歌曲也是台湾地区唱片行业同仁“为筹募反盗录基金而唱”的歌曲,而旗下歌手有参与录制这首歌曲的厂牌,像“综一唱片”、“飞碟唱片”等,也都在自己的一些合辑里,收录了这首合唱曲。
▲作为当年台湾地区各大唱片公司派出歌手“共创”的一首单曲,《第一种声音》除了收录在庾澄庆的《报告班长》EP中,也被各大唱片公司的一些精选碟收录,图为“齐飞唱片”发行的合辑《第一种声音》
而在《让我一次爱个够》之前,庾澄庆其实已经发行过三张专辑,分别是1986年的《伤心歌手》、1987年的《我知道我已经长大》和1988年的《错过的爱》,1989年的《让我一次爱个够》则已经是他个人的第四张专辑了。
不过,也是因为《让我一次爱个够》这首歌曲让庾澄庆大红大紫,并且在大陆地区从此家喻户晓。这首歌曲在当年更成为内地电台点播率极高的热门单曲,而以这首金曲作为名字的专辑,也成为庾澄庆第一张被完整引进的个人专辑。
由于在《让我一次爱个够》之前,庾澄庆的专辑没有被完整引进过,再加上这之前他在内地的影响力还没那么大,所以在这首歌曲大红之后,内地的各种盗版又纷纷把庾澄庆前三张专辑的一些歌曲放到各种拼装带里,以至于我很长时间对于哈林早期作品的时间轴一直是混乱的。比如《想念你》这首歌,有一度我都以为是在《让我一次爱个够》之后发行的。
庾澄庆的第一张专辑是《伤心歌手》,这张专辑也是当时“Decca唱片”台湾区总代理公司的太子爷张耕宇,入坑原创音乐制作后的首张专辑。据周治平老师介绍,当年的他和庾澄庆约定,未来谁先发新专辑,都要用周治平创作的《伤心歌手》作为主打歌。
▲庾澄庆的第一张专辑《伤心歌手》
而一开始,张耕宇答应在建立“福茂唱片”制作部后,把好友周治平及哈林都一齐签下来,但后来因为在现实的预算面前,最终只能二选一,并选择了庾澄庆,以至于周老师后来写过一篇名为《我伤心,你歌手》的文章,自嘲那段“伤心”的往事。
《让我一次爱个够》这张专辑的引进版磁带,在当时来讲很特别。它既不像一般的磁带那样,以外折工字型那样,有一个贴着磁带背壳的封底。也不像“宝丽金”那些磁带那样,采取隐藏式的歌词,把歌纸垫在了磁带下面。这张引进版的磁带,是把封面和封底做了一个工字型处理,由于封底部分是采取内置的设计,所以又在封底缕了两个孔,用来让磁带的两个定位轴可以穿过。
▲引进版的《让我一次爱个够》磁带,设计完全同步台版,包括那个内置封底的缕空设计
再后来看到“福茂唱片”台版磁带时,才知道引进版是完全沿用了原版设计,这在当时的引进版市场也是很少见的。而这张引进版磁带除了必要的引进信息之外,也是一比一复刻了台版,尤其那个海报歌词,由于完全没有印内地厂商的信息,以至于和台版海报完全一样,放到一起甚至很难分辨。
这张专辑发完引进版磁带后,因为刚赶上内地开始陆续推出CD唱片,深圳也从PHILIPS引进了相关技术和设备成立了“深飞光学”,让内地有了第一条CD唱片生产线,而引进商“广州音像”也把这张引进版同样做成了CD版本,曲目也和引进版磁带完全一样。
再后来,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张专辑传说中的台版CD,和引进版完全一样的封面,不同之处在于引进版封面右上角的“福茂唱片”标志略微调整了大小的和长宽比,并且添加了“广州音像”的Logo,而原版70001的编号,则换成了内地发行商自己的CDGH120编号,同时还加上了广录进字的信息。
不过,翻到封底一对比,当时还是让我心头一凉,因为台版CD的曲目相比引进版CD,整整多出了四首,达到了十四首。那瞬间首先想到的,就是听了这么多年的《让我一次爱个够》,原来又被引进版骗了,原来我一直听的是删减版。
▲庾澄庆《让我一次爱个够》的CD版本,引进版保留了磁带和黑胶原版的曲目,反倒是台版插了四首别的专辑的歌进来
直到再后来见到了《让我一次爱个够》的台版黑胶和磁带,再加上《伤心歌手》和《错过的爱》的黑胶和磁带,才慢慢厘清了一件事,原来这次真的是冤枉了引进版CD。因为《让我一次爱个够》的引进版CD,才是忠于原版的CD版本,比起台版的加歌,引进版才是正宗原版。而且由于《让我一次爱个够》之后三十多年一直没有新的再版和复刻,直到现在,“深飞光学”的版本,依然是这张专辑唯一保持和黑胶、磁带初始原版一致的CD版本。
经过一一比对,《让我一次爱个够》台版CD多出来的四首歌,《午夜精灵》来自《伤心歌手》专辑,《午夜乐队》来自《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专辑,而《滑翔飞机》和《我想什么》,则都是《错过的爱》专辑里的作品。
这还是得说一说最早时期台湾唱片行业在发行CD版本时的“文化”。
台湾地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各大唱片公司陆续为新专辑同步CD版本,并且纷纷以CD的方式再版以前的专辑。而早期因为台湾地区没有自己的流水线,所以碟片大部分都会让日本和韩国的企业代工生产,还有一部分会交给美国制作。
像我手头的《让我一次爱个够》台版,就来自于T111线的韩压银圈,也是那个年代经常代工华语专辑的生产线,至少在二手市场,T111、韩压、银圈这些关键词,都是卖家用来吊高身价的必要话术。
▲引进版(上)和台版(下)的CD版本,都是满银制作
不过,早期的台湾唱片公司,像“宝丽金唱片”、“综一唱片”等公司在以CD方式再版旧作时,经常会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擅自加歌。可能就是考虑到当时的CD,已经达到了七十多分钟的容量,而一般的专辑时长,都在四十到五十分钟之间,这样一来CD唱片经常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容量用不到,所以唱片公司就以赠品方式,在一张CD版的专辑里,加上两三首歌。
而比起“宝丽金唱片”和“综一唱片”只是把歌曲加在专辑原曲目之后,相对能做到没有将专辑完整性过度破坏,“福茂唱片”却采取了一种更为不专业的做法,就是把所有加的曲目,打乱后随机插到原版的曲目中间,以至于CD版的专辑,瞬间有了一种精选的感觉。
《让我一次爱个够》虽然是庾澄庆的个人第四张专辑,但这张专辑却是“福茂唱片”史上第一张CD唱片,编号为70001,反倒是首张专辑《伤心歌手》的编号是70002,而第三张专辑《错过的爱》CD版本的编号则是70003.
等一下,《我知道我已经长大》去哪儿了?答案是这张专辑后来并没有发行CD版本,但这张专辑原本黑胶的封底,倒是莫名其妙成了CD版《错过的爱》的封底……
▲庾澄庆《错过的爱》的封底原来是一个蓝色海边的设计
作为同期上市的另两张CD版专辑,《伤心歌手》和《错过的爱》,最终的结局也是和《让我一次爱个够》一样,就是被无序的插进了很多歌,从而让两张专辑的CD版本变得不再纯洁,甚至在细节上比起《让我一次爱个够》来,还要更倒霉,因为这两张专辑的CD版不仅被加了歌,还被减了歌。
像《伤心歌手》的CD版本,比起原来黑胶和磁带的初始版本,不仅多了《报告班长》、《再次相遇》、《报告班长/再次相遇(演奏曲)》这三首EP专辑《报告班长》中的曲目,以及《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专辑的《找不到主题》和《多一点空间》,还把原来专辑里的《午夜精灵》给删了。我能想到的理由,就是因为这首歌曲已经被加到《让我一次爱个够》的CD版里了,这次就不“叙用”了。
而《错过的爱》专辑同样如此,CD版本比起初始的黑胶和磁带版本,一次性地把《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专辑里的《我知道我已经长大》、《远离》、《冲吧!向前冲》、《因为那些日子》、《周末派》、《我知道我已经长大(演奏曲)》等六首曲子都加了进去,而原版里的《滑翔飞机》和《我想什么》去哪里了?当然是因为曾经被加到过《让我一次爱个够》专辑CD版里,所以在这里就不重复出现了。
也就是说当时的“福茂唱片”把虽然没有为《我知道我已经长大》和《报告班长》这一大一小两张专辑发行CD,却把除《第一种声音》之外的所有12首曲目,分别加到了《伤心歌手》、《错过的爱》和《让我一次爱个够》三张专辑的CD版本里,而这三张专辑彼此也有一些互换的操作,其复杂模式和当年的内地引进版已经拥有同宗同源的逻辑。
▲庾澄庆《伤心歌手》CD版本的曲目,已经和原来的专辑有很大的不同,既加了歌,也删了歌
要一一对应这些不同专辑的曲目,真够累的,让我喝口水,休息一下先。
然后再来聊聊《让我一次爱个够》这张专辑的音乐。
庾澄庆其实是一个音乐形态很丰富的歌手,而《让我一次爱个够》在他早期的专辑里,也是玩得最多元的一张。
不过,虽然庾澄庆很早就喜欢节奏类型的歌曲,也是台湾乐坛最早尝试R&B的音乐人之一,但在一开始,他于内地的传播,却始终脱不开摇滚乐这个关键词,一是可能他的照片经常会背着吉他,另一个可能就是因为《让我一次爱个够》这首歌曲的深入人心。
《让我一次爱个够》算是一首流行摇滚情歌,在当时的台湾歌手中,庾澄庆在保留悦耳基础的旋律上,于演唱上还显得足够硬气。而“让我一次爱个够”的副歌主句尾音,他其实还有一些R&B式的颤音设计,不过从现在的角度听来,肯定是没那么丝滑的,但这个细节还是说明庾澄庆的摇滚,其实更多是和黑人音乐关联的。
除了《让我一次爱个够》,《爱你的记忆》和《等待明天》也是好听的抒情摇滚歌曲,而《让我一次爱个够》是陈家丽填词的,有“我的黑夜比白天多”这样的金句,《等待明天》则是吴念真和林愷填词的,“成长的代价是失落”这句不知道是不是吴老师写的,但写得言简意赅又充满哲思。
《整晚的音乐》据说是哈林当年服役期间站岗时幻想站在舞台上时写的歌曲,要命的是,这张专辑无论是黑胶、磁带还是CD版本,都没有编曲人的信息,甚至乐手也只写了江建民一个吉他手,以及在《没有选择》这首歌里特别注明了感谢萨克斯手高培华,和《飞翔城市》的键盘手列出了涂惠源和李正帆,别的乐手和编曲人就都“隐身”了,所以也不知道《整晚的音乐》这首歌曲是不是李正帆编曲的。
▲《让我一次爱个够》只提供了这个简单的Credits,没有除江建民之外的其他乐手信息,以及编曲人信息
不过,《整晚的音乐》和齐秦的《独行》,也是台湾地区早期用MIDI编写舞曲最深入人心的两首作品吧,制作上很有想象力,律动做的特别有意思。
其实这张专辑几首律动型作品都做得非常好,在当年的台湾乐坛来说,是审美很超前的探索。
《飞翔城市》是很美式的摇滚乐,演奏和演唱都很有Power,李正帆和涂惠源还用合成器设计出一些史诗交响的效果,如果换到现在,估计一定会进大棚录真弦乐了。而这首歌曲,整体的听感真的有一种俯冲的飞翔感。
▲“瑞华唱片”发行的新马版《让我一次爱个够》,用了同组物料的其它照片做封面
《无法忍受》同样很美式,更都市化的歌词,虽然软化了作品的节奏硬度,但整体听感却很好,尤其是合成器的编曲与吉他Riff的贴合非常有巧思。《没有选择》按现在的话来讲,是一首很丧的歌曲,这首歌曲在制作上其实是有爵士走向的,哈林拖拍的处理,和一些即兴的起伏处理,听来很自由灵动。
《无人岛》其实有一些Bossa Nova的节奏,整体是很拉丁或者非洲的那种节奏律动,后来我在听到何大壮的《非洲梦》时,也想到了这首《无人岛》。不过,不知道如今“跟着红色鹦鹉耍耍流氓”这样的歌词,是不是还能够顺利过审?
▲庾澄庆《让我一次爱个够》的港版磁带由当时同家族的“宝丽金唱片”代理发行,相比台版和引进版,在封面右上角加了庾澄庆的名字,并且取消了台版和引进版的海报歌词,这次又是内地引进版赢了港版
《码头之歌》专辑里收了两个版本,一个是演奏版,一个是演唱版,在庾澄庆的前两张专辑及第一张EP里,都有一首演奏版的曲子,这可能也是他作为乐团出身的人的坚持。不过遗憾的是,台湾地区的主流音乐工业文化,一直很拒绝乐团文化,所以一直以来都只能以薛岳+“幻眼”乐团,李亚明+“蓝天使”乐团,赵传+“红十字”合唱团这样的方式才能推出唱片,早期只有“红蚂蚁”等少数乐团比较幸运,九十年代中后期之后,随着“刺客”、“五月天”等乐团慢慢普及乐团文化,才慢慢好起来。
庾澄庆同样如此,作为“ADA”乐团的一员,他也仅仅只是在第一张专辑《伤心歌手》的封面,以“庾澄庆in ADA乐团”这样的方式,提醒着大家他乐队主唱的身份,那张专辑的内页,也总算是让江建民、涂惠源、刘天健和徐德昌四位成员露了一下脸(都是后来齐秦“虹”乐团的班底),但从第二张专辑开始,“ADA”也消失了……
▲庾澄庆《伤心歌手》曾经还与“ADA”乐团联名,唱片内页也有乐团成员的相关介绍
“福茂唱片”最早推出《让我一次爱个够》时,磁带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海报歌词,也包括了完整的企划文宣,其中提到的“屋顶上的歌手”,也让我当时很快就记住了,并且和庾澄庆的形象联系到了一起,有很强的画面感,其中提到他累了就在睡袋里睡觉,也是我第一次听说有睡袋这种东西。
可惜的是,后来出版CD时,台版删掉了这些企划文案,而内地引进版虽然曲目保持专辑初始面貌,但除了同样删掉这些文案外,还把本来内容就很少的Credits也给删了,连仅有的乐手江建民的名字也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让我一次爱个够》之后三十多年一直没有再版,前两年,台湾地区的“六禾”复刻过这张黑胶,却也没有复刻CD版本,而这个黑胶复刻版本,从“福茂唱片”找一个影音馆来复刻,我的感觉是版权层面未必那么清楚。
专辑的CD版本,台版和内地版的银圈版本,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早期的CD制作工艺毕竟不像后来那么成熟,所以其实现在能找到的这些银圈版唱片,氧化都很严重,尤其是台版,透光基本是常态,几乎很少有完全没有小透光点的唱片了。也是考虑到听的因素,我后来还买了高仿版,这样至少从听的层面更放心了。
▲为了播放始终顺利,后来我还买了《让我一次爱个够》的高仿,也是一比一复刻台版的高仿
来源:爱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