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难翻身了,四十年老品牌深陷信任困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1:26 1

摘要:西贝的预制菜风波还在舆论场里搅着。罗永浩一句“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的吐槽,撞上贾国龙“一定起诉”的硬气回应时,没人能想到这场对峙会收得这么狼狈——高调开放后厨,结果被曝出发霉西兰花;单日营收直接跌了两百万;最后致歉信里,还冒出那句惹众怒的“顾客虐我千百遍”。这

西贝的预制菜风波还在舆论场里搅着。罗永浩一句“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的吐槽,撞上贾国龙“一定起诉”的硬气回应时,没人能想到这场对峙会收得这么狼狈——高调开放后厨,结果被曝出发霉西兰花;单日营收直接跌了两百万;最后致歉信里,还冒出那句惹众怒的“顾客虐我千百遍”。这个曾经喊着“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牌子,快四十年了,头一回栽进这么严重的信任坑里。

2025年的餐饮圈本就难:闭店数快摸到三百万,利润率集体跳水。西贝这困境,从来不是偶然炸雷,是长期战略晃悠、价值摆错位的必然。早年换定位咨询公司跟换衣服似的,一会儿“西北菜”,一会儿“烹羊专家”,一会儿又“莜面村”,来回折腾;好不容易靠“家庭餐厅”打开市场,转头就变了脸,客单价飙到85块,比同类西北菜贵出一倍多,菜量却缩到消费者调侃“五个人得点十五个菜才够吃”。这种“拿孩子绑着家长买单”的溢价套路,本质是把家长对儿童餐的信任当筹码。现在预制菜戳破了“健康安心”的营销泡沫,那些带孩子吃了五年西贝的家长,能不觉得被坑了吗?看看人家老乡鸡靠透明后厨赢口碑,江西小炒用现炒锅气抢市场,西贝还在搞“又要卖得贵,又要省劲儿”的模糊打法,早跟不上餐饮圈“要么极致划算,要么极致体验”的分化趋势了。

贾国龙道歉信里列了九条整改措施,从非转基因大豆油到儿童餐现做,看着满是诚意,可往细了抠,还是藏不住避重就轻的老毛病。那些能放24个月的预制食材没说要全换,大家最关心的“公示预制菜”也没给准话。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创始人一边说“罗永浩把我打醒了”,背地里又说人家是“网络黑社会”,这种矛盾劲儿,恰恰露了西贝的底:认错可以,真要反思到底?不行;想拉回信任,可既得利益又舍不得放。要知道,餐饮圈重建信任从不是靠公关话术堆出来的:老乡鸡能冲出来,是把养鸡场实况怼到直播里,每道菜的制作流程都贴墙上;胖东来能成服务业标杆,是把“透明”刻进了制度里。西贝现在要的不是“补窟窿”的应急招,是得“刮骨疗毒”,把整个体系彻底改了。

2025年的餐饮市场,容不得半点儿侥幸。上半年北京餐饮业利润跌了67%,快餐行当每分钟就有1.09家店关门,西贝那5%的利润率早踩在危险线上了。IPO卡壳的压力、中央厨房砸的大笔钱、近四百家门店的运营成本,都在逼着它真改。其实西贝不是没家底:累计服务过2亿家庭,儿童餐早占了先机,大家一提西北菜也能想起它。关键是能不能放下“卖贵价”的执念,真把“透明”做到位,像公示儿童餐原料那样,把所有食材信息摊开;像换非转基因大豆油那样,把供应链逻辑重搭;像给员工发补贴那样,把内部信任捡回来。

说到底,餐饮的本质从来都是“用真材实料换真心相待”。西贝早年靠差异化站上风口,可越扩张越丢了初心。现在预制菜争议撕开的口子,或许正是它重生的机会。要是能把这场危机变成转型的劲儿,从“死犟”变“扛造”,从含糊变透明,从靠营销拉客变靠价值留客,这个老牌子未必不能东山再起。但要是把道歉当公关套路,整改只做表面功夫,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市场里,再响的口号也救不了越走越远的口碑。西贝的翻身之日,不在公关稿里,在每一份现做的儿童餐里,在每一次坦诚的食材公示里,在真把“顾客至上”刻进骨子里的行动里。

来源:综影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