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读|出身美国最底层的万斯,为什么会用“乡巴佬”骂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22:10 1

摘要:身为美国副总统的万斯在公开讲话中,直接张嘴就是“中国乡巴佬”,把全球都看懵了。西方现在不流行绅士文化了吗?演都不演了吗?

身为美国副总统的万斯在公开讲话中,直接张嘴就是“中国乡巴佬”,把全球都看懵了。西方现在不流行绅士文化了吗?演都不演了吗?

万斯发表讲话的直播画面

让人感觉分裂的是,这位现在西装革履、满嘴精英腔调的政客,自己就是从美国重工业衰退区里爬出来的正宗穷吊丝。

1984年,万斯出生在俄亥俄州一个破落小镇。

不想承担责任的亲爹,在万斯还在呀呀写语的时候就丢下了万斯母子跑路。但是单亲妈妈并没有因此“为母则刚”做一个好妈妈,而是深陷毒品无法自拔。

万斯写的书《乡下人的悲歌》

为了获得经济来源,这位母亲一生不仅结过五次婚,交往过的男朋友也有几十个位。

当无法满足毒瘾时,就会抄起棍子暴揍小万斯,家里穷到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

就这么个从小在毒品、家暴和贫困里打滚的“穷小子”,后来靠着参军进了海军陆战队。退伍后因为补助金去读了大学,没想到大学认识的女朋友改变了他的一生,完成了“阶层跃迁” 。

万斯与老婆大学时的照片

万斯最爱吹嘘的就是自己“底层逆袭”的励志剧本,他这个“底层”确实底得不能再底了,2016年他还特意写了一本叫做《乡下人的悲歌》的书。书中万斯把老家描绘成“苦难中心”,不过淋过雨的万斯反而开始嘲笑其他还淋着雨的人。万斯痛陈底层人就是活该,而且竟然拿自己以前身上的标签来侮辱其他人。

1、群体边界强化机制:当个体通过社会流动进入新阶层时,为获得新群体的接纳,会主动强化群体边界。研究发现,新晋精英群体对原属群体的排斥强度,往往是原生精英群体的2-3倍。他们会更痛恨和厌恶他们之前的阶层群体。

2、认知失调的补偿:社会心理学实验显示,78%的阶层跃迁者会通过贬低原阶层来缓解身份认同焦虑。所以他们会时常把贬低原阶层的话语挂在嘴边,通过侮辱、贬低原阶层这种策略,同时又可以获得新群体的情感认同。

关于这个心理行为描述的书籍

万斯骂人其实更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新晋精英群体接原阶层群体时时,逆袭成功者的新晋精英群体杏仁核激活程度比原生精英群体高32%,前额叶皮层活动降低27%,显示更强的情绪唤起反应,他们会控制不住开始口出狂言。

但是精神分析理论同时指出,这种对原生阶层的攻击实质是对自身的怀疑和否认,有临床案例显示,此类群体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偏头痛)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1.8倍。

自以为跨入了美国精英阶层的万斯就是因为这种对自我的否定和怀疑,让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开始攻击我们。

有网友毒评:“他骂中国乡巴佬时

的恶毒语气,是不是和他妈当年拿棍子抽他时一模一样。”

可是让万斯想象不到的是,被他看不起的中国,已经凭借各方面的硬实力出圈,迫使白宫手忙脚乱地维护自身强权,可不是他眼里的“乡巴佬”,而他的老家俄亥俄州,至今还都是他口中的“乡巴佬”。

万斯用歧视性语言转移国内矛盾,用白人至上的优越感掩盖自身胸怀的狭隘。从“凄惨穷小子”到“傲慢副总统”,改头换面后的万斯用无礼言行,暴露了美式绅士真正的虚伪。其实无论他是不是美国副总统,他就永远还是那个可怜的穷吊丝。

#如何看待万斯涉华粗鲁言论#

来源:梦与溪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