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可影响全生命周期健康。碘被称为“智力元素”,对儿童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关键期是在生命前1000天,即妈妈怀孕至宝宝出生后三周岁。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可影响全生命周期健康。碘被称为“智力元素”,对儿童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关键期是在生命前1000天,即妈妈怀孕至宝宝出生后三周岁。
碘对孕产妇和宝宝有哪些影响
碘缺乏或过量均会对健康带来危害,引起甲状腺疾病及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如甲状腺肿大、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甚至引起孕妈妈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缺碘的危害要大于碘过量
我国曾流传“一代肿(地方性甲状腺肿)、二代傻(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三代四代断根芽(流产死产增加,人口逐渐减少)”的民谣,就是碘缺乏病危害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90年代,全国碘缺乏病病区学龄儿童智商比非病区平均低12.45个点,重病区约有5%-15%的儿童存在轻度智力低下。
碘缺乏病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列为全球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不良性疾病。
虽然碘缺乏病危害严重,但其病因清楚,防有办法。
孕产妇及宝宝一天需要多少碘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不同年龄每人每日碘参考摄入量:
* 0-0.5岁婴儿的适宜摄入量(AI)约为85µg/天
* 0.5-1岁婴儿的AI约为115µg/天
* 1-11岁儿童的推荐摄入量(RNI)为90µg/天
* 12-14岁的RNI为110µg/天
* 15岁(含)以上及成人的RNI为120µg/天
* 孕妇RNI为230µg/天,乳母RNI为240µg/天
这是我国不同年龄、孕妇和乳母个体碘摄入量的目标值。
当碘摄入量超过UL和碘摄入量低于EAR都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如果日常摄入量在RNI和UL之间,发生缺乏和过量的危险性都很小。
但对于一般个体而言,只要坚持科学食用合格碘盐,就不用担心碘缺乏或过量问题。
中国居民碘参考摄入量(µg/天)
年龄EARRNIUL0岁—85(AI)—0.5岁~—115(AI)—1岁~6590—4岁~65902007岁~659025012岁~7511030015岁~8512050018岁以上成人85120600孕妇160230500哺乳妇女170240500注:1.EAR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平均需要量)是满足一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碘摄入水平。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部分个体(97%~98%)需要量的碘摄入水平。AI (adequate intake,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群体碘的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指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2.上表为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碘参考摄入量。
评价碘营养方法和指标有哪些
评价碘营养可从机体碘的摄入、机体碘水平、机体碘的排出等方面开展,如膳食碘调查、甲状腺功能、疾病变化、尿碘等作为衡量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评价指标分群体与个体:
评价群体碘营养的指标:包括人群的尿碘中位数、甲状腺肿大率、新生儿TSH筛查阳性率等;
评价个体碘营养的指标:包括24小时尿碘、尿碘尿肌酐比值、甲状腺容积和血清碘等。
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如盐碘含量、合格碘盐食用率、水碘含量、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球蛋白、儿童智商等也能够为评价碘营养状况提供参考。
如何对孕产妇和儿童补碘
目前,常用的补碘方法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方法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
食盐加碘是 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
备孕期妇女和孕妇:均要食用碘盐,并在每周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如海带、紫菜、贻贝(淡菜)。也可以购买含碘量较高的专用孕妇碘盐。备孕妇女开始补充碘的最佳时间是孕前至少3个月。如果不吃加碘盐,每天需要额外补碘150µg。
妊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也要摄取足够的碘,食用加碘食盐是最好的方法。妊娠前有甲亢并低碘饮食的患者,在拟妊娠前至少3个月食用加碘食盐,以保证妊娠期充足的碘储备。总之,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妈妈补碘要遵循医生建议。
哺乳妇女:哺乳妇女应同妊娠期一样继续选用加碘食盐和含碘丰富的海产品,或含碘量较高的专用加碘食盐。
婴幼儿(出生后至36月龄内):母乳是孩子的“碘库”,应尽量采取母乳喂养补碘。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乳汁中碘的浓度应维持在100~200μg/L。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0765-2021)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必须加碘,加碘量为每100kJ加碘3.6~14.1μg或每100kcal加碘15~59μg。7-12月龄添加辅食时,应适当加入含碘丰富的海产品(海带汤、紫菜泥等);13月龄后开始加入成人食物时,可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每日不超过2g)。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不同地区孕产妇和儿童如何补碘
生活在缺碘和适碘地区的备孕期妇女、孕妇均应食用加碘食盐。缺碘地区儿童食用加碘盐,适碘地区儿童应在评估碘营养水平是否充足后,选择是否食用加碘食盐。
在水源性高碘地区,无论孕妇或儿童,从饮水中已经摄入足量甚至过量的碘,机体长期处于碘过量水平时,这时就需要停止补碘措施(如碘盐、碘补充剂、富碘食物等),采取改水降碘和食用未加碘食盐等减少碘的摄入;但当饮用水中碘含量下降,且机体摄入碘不足时,则应通过食用碘盐、碘油和碘强化食物等进行补碘。
中国作为碘缺乏病曾经严重流行的人口大国,在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是世界碘缺乏病防控的典范。陕西大部分为缺碘地区,作为历史上的重病区,自1994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来,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差异化干预、科学与精准补碘”防控策略,目前107个县(区)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人群碘营养总体保持适宜水平。
陕西省疾控中心提醒您
230µg的碘,是您送给孩子最超值的“智力投资”!
建议妈妈们在备孕前6个月、孕早期和产后及时进行碘营养评估,科学精准补碘。
来源:全科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