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夜空】第246期|查旭:卖花渔村一片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21:40 1

摘要:刚过了雨水节气的徽州,烟雨朦胧,云蒸霞蔚。整个徽州仿佛被雾气包裹住似的,披上了缥缈神秘的面纱。近日,我有幸跟随黄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渔你相约 共赴梅好”文化采风活动走进卖花渔村。

新安

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上春山:卖花渔村一片海

查 旭

刚过了雨水节气的徽州,烟雨朦胧,云蒸霞蔚。整个徽州仿佛被雾气包裹住似的,披上了缥缈神秘的面纱。近日,我有幸跟随黄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渔你相约 共赴梅好”文化采风活动走进卖花渔村。

有着千年历史的歙县洪岭(洪川)村,更有一个极其富有诗意的名字——卖花渔村。她地处新安江上游南岸沟谷腹地,因村庄地形酷似一条鱼,村民在“鱼”字左边加上三点水,有如鱼得水之意,故取名“卖花渔村”。村民们以种养花木为生,此处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也是当今皖南梅花网红打卡地。

卖花渔村四面环山,幢幢白墙黛瓦徽式老房高低错落,与新安江的青山绿水交融,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我们沿着一条古道向上而行,来到卖花渔村的观景台,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掩映在梅花丛中。站在观景台,极目远眺,漫山遍野的梅花层峦起伏,依山就势竞相开放,卖花渔村蜷在梅花织就的粉色绒毯里,马头墙的棱角都被花海柔化了。一团团、一簇簇的梅花犹如彩色的云霞布满天空,如梦似幻。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绿色的梅花构成了卖花渔村的底色,在山上的每一眼都是花开花舞花满天。

虬曲老枝与纤细新枝,或斜逸横出,或向上招展,缀满的花苞似千万粒粉玉。偶有山雀掠过,惊醒了粉色的花蕾,抖落花丛中的露水。一阵山风吹来,和煦的春风吹拂在我们的脸上,也吹进我们的心里。卖花渔村房前屋后、山坡谷底,一片姹紫嫣红,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整个村庄繁花似锦、暗香浮动,市民游客徜徉在花海中,脸上露出花一般的笑容,赏梅色、闻梅香、品梅韵,此景只应天上有。

从山顶俯瞰卖花渔村,村子的轮廓像一条灵动的大鱼,村头尖尖如鱼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犹如鱼的剪刀尾,甩起优美的弧线。

据介绍,卖花渔村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全村以种植花卉盆景而闻名全国。《洪川洪氏宗谱》记载,唐乾符六年(879年),因避黄巢起义烽火,洪川始祖迁居此地。《歙县志》又有记载,卖花渔村盆景孕育于南宋中晚期,由自然种植,逐渐上升为一门技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传承,徽派盆景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徽州层叠的青山褶皱里,卖花渔村像一枚闪烁的绿色的金子,用几百年的时光将山水、梅花与匠人魂魄酿成一首流动的诗。

卖花渔村,村民们承袭了世世代代养花、培植花桩、制作盆景的传统。家家有院,户户种花,盆盆皆景。放眼望去,房前屋后、庭院内外,都能见到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盆景。整个村庄如同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成百上千的梅花、榆树、罗汉松等各种盆景,形态万千地迎接八方游客和市民。那数以万计的盆景扮靓了整个山村,也为村民带来了富足的“庭院经济”。

我在市文化特派员汪恒的引荐下,来到盆景大户洪定勇家。一栋新式的楼房,宽敞的客厅,我们没有寒暄就谈起了徽派盆景。洪师傅很健谈,谈起盆景,两眼放光。他是土生土长的卖花渔村人,父亲从事盆景制作,从小就耳濡目染。他高中毕业回乡后,就干起盆景这门技艺,已从事盆景行业四十多年。洪师傅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盆景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热情带领我们参观他的盆景园,指着一棵遒劲的古梅说道:“这是一棵百年的古梅,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每年都开得很旺盛。”他接着说,赏梅讲究“老梅花,少牡丹”,意思是说梅花越老观赏价值越高。赏梅花讲究“四贵”,即“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赏梅还讲究“三美”,即“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他娓娓道来,我听得如痴如醉。

制作盆景,要经过审材、取材、造型等步骤,丝毫马虎不得。一个花农需要长期的匠心,游龙式、扭旋式、迎客式、圆台式、疙瘩式等十八般武艺全用上,才能完成一盆盆精美的艺术品。在造型上,从破杆、扳扭到固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含糊,讲起细节时还配合了肢体语言。他讲得起劲,我听得入迷。正因为他的匠心精神,在盆景创作上屡屡获奖,先后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中桩景《古徽遗风》《傲骨梅香》荣获金奖,在2021年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精品盆景展中作品《游龙梅》荣获“传统佳作奖”。

如今,他的儿子洪晨也子承父业,放弃在外的工作,跟随洪师傅从事盆景栽培制作。洪晨做销售很有一套,我们遇见他时,他正在做直播。他原先是在淘宝开网店卖盆景,现在多管齐下,抖音直播、视频号直播、微信销售齐上阵,线上销售收入已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卖花渔村赏花经济的兴起,同时带动旅游产业和盆景产业的发展。目前,卖花渔村236户,641人,年花木盆景销售额2600余万元,人均花木收入四万余元。近年来,卖花渔村每年吸引全国各地前来赏花、购花的游客达15万人次,成为皖南山区远近闻名的生态富裕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回来的路上,我和黄山市书画家王焘老师,谈起了卖花渔村的前世过往和今后的发展。他说,“卖花渔村的卖点不仅在漫山遍野的梅花,更在于一盆盆徽派盆景,在于那一棵棵有着百年甚至千年的树桩。‘爷爷种,孙子卖’,一盆好盆景是需要沉淀的,它是手艺的积淀,是时间的积淀。徽派盆景要有传承,要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我心领神会,我们只有把卖花渔村网红的流量带动徽派盆景的流量,徽派盆景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卖花渔村的红火绝不是一蹴而就,她是“做梦一世,卖花千年”的文化底蕴和“隐居山间,时到人前”的徽州精神的体现,在新时代成就了乡村振兴的现象级蓝本。

我看青山多妩媚。这青山就是卖花渔村的绿水青山,这也是卖花渔村的金山银山。

作者简介

查旭,笔名木丁,安徽省黄山市休宁渭桥人。曾在机关工作,现供职于中国联通黄山市分公司。2010年开始诗歌、散文创作,业余时间,笔耕不辍。作品散发于国家级、省级、市级报纸刊物。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黄山日报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陈夏暑

摄影作品|本报记者

联合出品|黄山市作协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新安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桂阳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李学军

【新安夜空】第236期|李欢:年味

【新安夜空】第237期|洪振秋:一夜鱼龙舞

【新安夜空】第238期|王云:天都芳华更灼灼

【新安夜空】第239期|舒铭华:桐坑探幽遇隐舍

【新安夜空】第240期|叶荣荣:好山好水花灯俏

【新安夜空】第241期|江成章:“渔音绕梁”鱼灯舞

【新安夜空】第242期|查旭:河街的慢时光

【新安夜空】第243期|周太生:请你三月来做客

【新安夜空】第244期|松三:她一开口,便是整个江南

来源:黄山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