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防时报公众号聚焦报道总队构建“四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以文化软实力催生战斗力经验做法摘要:文化活动润兵心,强军文化助打赢。为进一步丰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热情,武警云南总队保山支队着眼“文化软实力催生战斗力”建设目标,系统构建“四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通过读书润心、光影感心、兴趣修心、传承聚心等实践,有效实现文化之“花”常开常盛,
。
文化活动润兵心,强军文化助打赢。为进一步丰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热情,武警云南总队保山支队着眼“文化软实力催生战斗力”建设目标,系统构建“四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通过读书润心、光影感心、兴趣修心、传承聚心等实践,有效实现文化之“花”常开常盛,为部队全面建设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训练间隙“小谈心”
读书育人引航
支队通过不断教育引导,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学习氛围。基层单位充分利用多功能借阅设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读书矩阵,以网络学习室、电子书吧、报纸书刊等载体,打造“云端阅读空间”,充分激发官兵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各单位创新开展“强军书单”月推荐、“读书强能”主题擂台、“兵说兵事”读书分享会等特色活动,引导官兵齐聚一堂,讲强军故事、话使命担当、谈收获成长,在学思践悟中铸牢奋斗强军的思想根基。某执勤中队上等兵小李表示:“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探索,书籍已经成为我们戍边卫国的精神战友。”
骨干组织党的创新理论学习
官兵开展图书分享交流活动
百部光影铸魂
政治工作处紧贴强军实践需求,构建“专题式策划、套餐式供给、沉浸式体验”教育模式,精选《长津湖》《建军大业》《杨善洲》等百部经典影片,构建起“铁血征程·经典战役”“强军砺剑·大国锋芒”“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等立体化红色课程体系,建立“线上资源库+线下放映点”保障模式,在杨善洲林场等驻地红色教育基地开设电影院,统筹利用融媒体设备、云上政工等平台资源,确保基层中队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观影,支队结合任务特点创新教育形式的系列做法,得到广大官兵点赞。
官兵借用自建电影院观看红色电影
官兵借用融媒体组织观看红色电影
多彩活动释压
瞄准官兵精神文化需求精准施策,把官兵的“兴趣点”作为文化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官兵们结合实际和现实需求,成立涵盖音乐、书法、摄像、乐器、球类、棋牌、健身等各类兴趣小组,精准提升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吸引力,使官兵在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在“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庆有晚会、年度文体有比赛”的基础上开拓“月有主题赛、季有文化节”,既激发了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又提升了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官兵在活动中释放了压力、提升了能力、提振了士气。
“兴趣小组”表演合奏
训练间隙开展军旅歌曲教学
特色文化聚心
深入挖掘驻地文化资源,构建具有边疆特色的强军文化体系。支队注重创新方法、用活资源,引进驻地专业指导驱动官兵自主创编,不断拔高“一队一品”的“特、精、活”。官兵们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和驻地文化优势,将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等传统节目接续传承,把艾思奇与哲学、杨善洲的一生、滇西抗战史,永子文化、昌宁红茶、小粒咖啡等特有文化载体引入中队,引导官兵积极参与,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亮点“名片”。
官兵展示一队一品“威武雄狮队”
官兵展示一队一品“威风锣鼓”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新年度、新气象,支队将继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官兵对文化活动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为官兵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官兵玩有所乐、玩有所学、玩有所获,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去,为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作者:刘宝圣 胡星 何嘉涛)
来源:云南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