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林母亲当年想在山脚种两排枇杷,刚挖了三个坑,隔壁李婶就叉着腰站田埂上骂了半小时,说占了她家祖坟风水。
老林最后一次回村,是三年前给母亲迁坟。
那天村口的红砖房又多了几栋,可他谁也没打招呼,烧完纸就溜了。
有人说他怕遇到当年吵架的邻居,也有人说他嫌村里没WiFi。
反正从那以后,再没人见他回来过。
九十年代初,老林在东莞的塑胶厂当领班,每月寄回八百块。
这在当时能买两头猪,村里人看他像看财神。
后来他真挣了钱,却悄悄把家搬到佛山,连老宅的瓦片都没动一片。
有次喝多了跟表弟抱怨:"回去干嘛?
种我那两分地,邻居能把你祖宗十八代骂活。
"
这话听着刺耳,可仔细想,真没法反驳。
村里人把地看得比命重,谁家要是多占一寸土,能吵到半夜。
老林母亲当年想在山脚种两排枇杷,刚挖了三个坑,隔壁李婶就叉着腰站田埂上骂了半小时,说占了她家祖坟风水。
母亲气得把树苗全拔了,回家哭了一宿。
现在那些果树早成了荒草。
老林的孙子在佛山读国际学校,分不清韭菜和麦苗。
去年清明,孙子问:"爷爷,我们为什么不回老家扫墓?
"老林愣了半天,最后说:"你奶奶坟迁到公墓了,老家...没有家了。
"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绝。
村尾的老张家儿子在广东做电商,前年突然回来,把整片荒山包下来种砂糖橘。
第一年亏了三十万,村里人等着看笑话。
结果第三年挂果,全卖给网红带货,年收入破了百万。
现在他儿子从广州辞职回来搞直播,普通话夹着方言,反而成了新风景。
说到底,回不回来,跟挣多少钱没关系。
老林在佛山住电梯房,每天跳广场舞,可夜里还是梦见老家那口井水。
有人问他后悔吗?
他抠着保温杯上的茶垢说:"后悔啥?
我老娘要是还活着,我天天回去给她挑水。
可人没了,回去干嘛?
看那些枇杷树长别人地里?
"
村口的老槐树下,现在坐着一群打工回来的年轻人。
他们刷着短视频,讨论着要不要把宅基地改成民宿。
远处传来挖掘机的轰鸣,听说要修高速,占地的补偿款够在县城买套房。
有人笑着,有人沉默,像极了三十年前第一批出去打工的人。
变化来得太快,快得让人来不及伤感。
就像老林说的:"不是我们忘了根,是根自己长出了新芽。
"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