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特斯拉中国停售部分车型 | 财经日日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19:16 1

摘要:4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3月CPI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2.4%,为7个月来最低水平,略低于预期的2.5%,较前值2.8%明显下降;环比下降0.1%,为2024年6月以来首次为负,同时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为上涨0.1%。3月核心C

3月美国通胀超预期降温

4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3月CPI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2.4%,为7个月来最低水平,略低于预期的2.5%,较前值2.8%明显下降;环比下降0.1%,为2024年6月以来首次为负,同时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为上涨0.1%。3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涨幅为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创2021年3月以来最低纪录,低于预期的3%,前值为3.1%;核心CPI环比上涨0.1%,创2024年6月以来新低。

多位美联储官员已通过公开评论和访谈释放明确信号,排除了采取预防性降息作为对经济放缓的保险政策,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关税政策引发的通胀上行风险,他们可能准备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华尔街见闻)

|点评|尽管美国3月食品通胀回升,但是在出行、住房、二手车等多维度价格下降的带动下,美国CPI整体超预期降温。3月国际原油价格下降,部分美国居民因担忧关税政策取消了旅游计划,出行价格有所回落。禽流感继续对美国鸡蛋产业链形成冲击,美国鸡蛋价格快速上涨,并带动食品行业价格回升,成为阻碍美国通胀回落的主要因素。

随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出台,美国3月CPI数据能提供的指引性急剧下降。美国对全球多数国家普遍加征10%关税,提高贸易商成本,对美国物价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大幅提升美国通胀升温的可能性,并抑制美国居民消费意愿。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正在提升,美联储不得不考虑未来通胀前景,因此难以作出降息承诺。

一季度上海办公楼租赁需求逐渐回温

4月11日消息,多家商业地产机构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上海办公楼租赁需求逐渐回温,成本驱动型需求占主导。CBRE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净吸纳量环比和同比均有提升,达到了7.9万平方米,整体空置率环比微升0.2个百分点,达到22.3%。从行业需求来看,金融业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占比23%;TMT行业稳居第二,占比22%;第三位是消费品制造业,需求回升显著,占比16%。

从投资市场来看,仲量联行的报告显示,在2025年第一季度,长租公寓资产以34%的显著占比首次超过办公资产,成为季度成交金额占比最高的资产类别。办公资产以29%的成交金额占比位居第二,零售地产(27%)紧随其后,酒店(5%)和产业园区(5%)则分别位列第四、第五位。(综合澎湃新闻)

|点评|一季度上海办公楼租赁需求回温,主要还是受目前租金较低的因素驱动。部分业主采的取促销和优惠策略,也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尽管需求端逐步转暖,但在同期有大量供应入市的情况下,上海办公楼的整体空置率还是比较高。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下,办公楼租金走势依然在下滑区间。

行业需求是办公楼租赁市场的有力支撑,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还要靠科技、消费等领域的发展作为动能。整体而言,办公楼租赁市场的供需调整仍需要时间。相比之下,长租公寓的投资回报更为稳定,加上近期政策支持,正在受到更多投资者青睐。不过,长租公寓的投资链比较长,易受政策波动影响,运营模式也较为复杂,管理起来同样有一定风险。

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占总销量41.2%

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2%。整车出口保持增长,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今年以来,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措施加速落地,消费市场提质向好,汽车行业开局运行良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快速增长,为汽车市场总体良好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央视新闻)

|点评|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实现较高增长,以旧换新等补贴与优惠政策扩容,继续释放市场需求。同时,车企间为了争夺市场,推出增配不增价、0首付免息等各类让利促销活动,对提振销量起到了显著作用。智驾技术成为车企们竞逐的新高地,相关新车型层出不穷,车企产能爬坡也带动产量快速增长。

国内市场增长的同时,车企扩张海外版图的脚步也在加快。尽管面临贸易壁垒,但是伴随本土车企出海投资、建厂,其海外布局逐步完善,有望为后续销量上升打开空间。经历国内市场竞争,本土车企在技术迭代与产业链建设上都形成了一定优势,以技术换市场正在成为车企出海的重要策略。

特斯拉中国停售Model S及X新车

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 Model S / X 车型已不再提供单独的“订购新车”选项,目前相应车型页面中仅显示有“查看现车”按钮,Model Y与Model 3则依然显示“立即订购”选项。不过在“选购现车”一栏,还能看到Model S和Model X的现车。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生产和交付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量为36.26万辆,同比下滑13%。特斯拉官方将这一下滑归因于全球四座工厂的Model Y生产线升级导致数周产能中断。同期,特斯拉的全球交付量也同比下滑了13%至33.67万辆,远不及华尔街预期的39万辆,甚至未能达到最悲观的35.3万辆预测值,创下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交付量。(综合21经济网)

|点评|Model S和X两款车型,主要在特斯拉的美国工厂生产。加征关税后,特斯拉中国进口这两款车的成本将大幅上升,这或许也是其当前停售新车的原因。作为特斯拉早期的高端豪华车型,目前Model S和X在特斯拉整体销量中占比并不高,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有限。停售这两款车型,应该不会对特斯拉形成太大冲击。

尽管停售新车的短期影响有限,但关税阴影还是笼罩着近期销量不振的特斯拉。尤其是在美国市场,尽管特斯拉在当地建有工厂,但其不少零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商。对等关税生效将抬升特斯拉进口零部件的成本,而要在本地重建供应链,同样是一笔巨大投资,其竞争力势必会遭到削弱。

苹果生产线迁美制造成本或提升90%

4月10日消息,美国银行发布报告称,若苹果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其制造成本可能飙升超90%。这一预测是基于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一台iPhone所需的700余个精密零部件中,90%依赖中国及亚洲供应商,从OLED屏幕到摄像头传感器的本土化替代成本将激增40%—200%。

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艾夫斯和则更加激进,他表示若强制推行“美国制造”,iPhone售价或飙升至35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较当前均价上涨250%,这将直接冲击苹果的商业模式。摩根士丹利预测,若关税持续,苹果每年将损失330亿美元利润,相当于其2025财年营业利润的26%。(界面新闻)

|点评|苹果用货机赶在美国加征关税落地前抢运iPhone只是权宜之计,如果美国不修改关税政策,或者没有再次为苹果提供关税豁免,为维持利润,苹果产品的价格将不可避免地有所提升。在美国本土重新构建生产线是一种极不经济的做法,除了前期大量投资外,后续生产环节的各项成本都要显著高于向全球采购。抛开经济因素,美国工厂生产效率难以保证,流水线工厂招工也未必会顺利。

苹果能成为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除了产品本身优秀的设计外,苹果产业链高度全球化为其创造了向全球庞大市场稳定供货的能力。除了苹果外,耐克、宝洁、特斯拉等众多美国企业都热衷于构建全球产业链以扩大市场规模。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对美国本土跨国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普拉达拟13.75亿美元收购范思哲

4月10日,普拉达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与Capri Holdings Limited订立购股协议,据此,公司同意收购及Capri Holdings Limited同意出售GIVI Holding S.r.l.(即Versace控股公司)的全部股份,按企业价值13.75亿美元进行。收购事项交易完成后,Versace(范思哲)控股公司将成为公司的附属公司。

据悉,这是普拉达集团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也是少有的意大利奢侈品牌并购其他品牌,此前LVMH和开云集团都收购了其他意大利奢侈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普拉达此次收购价格,较2018年Capri以21.5亿美元收购范思哲的价格大幅缩水。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8日的前三财季,范思哲的收益为6.13亿美元,经营亏损4100万美元。(澎湃新闻)

|点评|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这两年高端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减弱,老牌奢侈品也开始卖不动了。去年,高端奢侈品牌的业绩整体承压,普拉达却实现了不错的营收净利双增长。旗下年轻化定位品牌Miu Miu脱颖而出,为普拉达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与之相对,主打传统奢华风的范思哲近年则在市场变化中逐渐落后,业绩滑坡明显。

此前Capri集团为从轻奢向高奢转型,收购范思哲进一步扩展品牌矩阵。不过,业绩停滞的范思哲并未能给Capri增色太多,反而增加了其财务负担。从美国集团Capri易主至普拉达后,范思哲也算是回归意大利品牌掌控。值得一提的是,范思哲的新任创意总监曾在Miu Miu从业多年,普拉达或许能在未来为范思哲注入新活力。

美国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

美东时间4月10日,美股在周三暴涨后周四再度迎来暴跌,越来越多的华尔街交易员开始担心,周三美股市场在特朗普关税暂缓决定后出现的反弹是否只是昙花一现。与此同时,在这又一个极为动荡的行情节点上,美国市场的最大焦点可能已然不在股市上,不仅30年期美债收益率开始重新向5%关口迈进,美元也遭遇了罕见的断崖式暴跌,周五盘初美元指数已迅速跌破了100大关。

事实上,自特朗普宣布对数十个美国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计划以来,美股和美债在近期的波动幅度已经堪比疫情大流行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这足以说明市场的动荡程度。(财联社)

|点评|美国资产遭到全面抛售,这不是用“市场恐慌情绪”就可以解释的。美联储暂时不愿意采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美国经济,美国衰退风险骤增。美国政府对于全球关税加征计划悬而未决,以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意图已经十分明确,美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外交关系可能出现改变。今年6月,美国将有6.5万亿美元国债到期,而市场对于新美债认购热情正在降低,美国政府借新还旧的难度正在提升,市场对于美债违约的担忧正在升温。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很难短时间内就完全崩溃。然而,美国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是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政府信用度以及美国经济信心下滑的具象化表现。

周五两市震荡收涨沪指涨0.45%

4月11日,市场全天延续反弹,创业板指领涨,科创50指数盘中一度涨超3%,回补4月7日下跌以来的缺口。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608亿。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于芯片等科技股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家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芯片股大涨,零售、免税概念反复活跃,广西本地股走强,机器人概念震荡反弹。下跌方面,农业板块领跌,家禽、休闲食品、电力等板块跌幅靠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238.23点,涨0.45%,成交额为5808亿元;深成指报9834.44点,涨0.82%,成交额为7679亿元;创指报1926.37点,涨1.36%,成交额为3489亿元。(财联社)

|点评|隔夜美股因关税不确定性再度回落,但并没有对A股市场产生太多影响,周五两市小幅震荡,各板块间表现分化。内需提振政策出台缓慢,种植业与林业及大消费板块经过前期大涨后有所回落。半导体行业协会改变集成电路原产地认定标准,国产替代预期升温,科技板块全面反弹,半导体板块全天领涨。

一周的关税风波后,两市大幅震荡,市场对于周末消息面变化心有余悸,周五观望情绪升温,两市成交额降低。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美国关税的态度尚未完全明朗,新的贸易格局能否就此形成悬而未决,短期内市场对于未来行情的恐慌或兴奋情绪或将逐渐降温。

来源:资本迷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