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93岁的人生,是一部横跨半个世纪的建筑史诗。他叫陈开庆,一个名字可能不为大众熟知,却在中国建筑设计史和西藏现代建筑发展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一个内地教授,为何能在雪域高原播下建筑人才的种子?他又如何在广州这片热土,点燃一代代建筑人的梦想?
他93岁的人生,是一部横跨半个世纪的建筑史诗。他叫陈开庆,一个名字可能不为大众熟知,却在中国建筑设计史和西藏现代建筑发展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一个内地教授,为何能在雪域高原播下建筑人才的种子?他又如何在广州这片热土,点燃一代代建筑人的梦想?
这一切,要从国家的召唤说起。20世纪60年代,国家号召支援西藏,陈开庆毅然踏上高原。他不仅是西藏建筑勘察设计院的首任院长,更是拉萨市总体规划的执笔人。他带领团队翻山越岭,为林芝和扎木地区选定城市蓝图,成为西藏现代建筑发展的奠基者之一。这一段经历,让他与雪域高原结下不解之缘。
几十年后,已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的他,再次挺身而出。1988年,西藏建筑设计人才紧缺,他力排众议,在华南理工创办全国首个高校“西藏班”。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依,但他深知,这是国家所需、西藏所急。从招生到教学,从生活到思想,他一一落实。最终,30名来自雪域高原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在南方开启了建筑设计的追梦之旅。他们后来成为西藏建筑设计的中坚力量,为民族团结和西藏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他的远见不止于此。在执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期间,他开创高校设计院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率先推动CAD辅助设计,改革分配制度,为设计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他走了,但他的精神如格桑花般绽放在高原,也似灯塔,照亮后来者前行的路。 来源:朔州日报文化纵横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