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上海的首富周正毅的传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2 18:08 1

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风起云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这座城市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周正毅与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相似,他的起点并不耀眼。根据公开信息,他最初在上海杨浦区经营着一个不起眼的小馄饨摊。时间来到1989年,周正毅将多年经营馄饨摊积攒下来的资金

原始积累”来的有点巧

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风起云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这座城市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周正毅与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相似,他的起点并不耀眼。根据公开信息,他最初在上海杨浦区经营着一个不起眼的小馄饨摊。时间来到1989年,周正毅将多年经营馄饨摊积攒下来的资金,投入到了位于当时上海滩新兴美食街——黄河路上的一处两层商铺。他瞄准了一个更新颖、更具消费潜力的市场——港式炖品。

彼时,随着沪港交流日益频繁,香港的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正深刻影响着上海,港式餐饮以其精致和滋补的特点,开始受到追求生活品质的上海市民和往来商务人士的青睐。周正毅创办了“阿毛炖品”餐厅。为了契合港式炖品的高端定位,餐厅在装修上颇费心思,加上新颖的菜品,使得“阿毛炖品”迅速在黄河路上站稳脚跟,吸引了大量食客,其中不乏出手阔绰的商人和来自香港的重要客户。

就在“阿毛炖品”生意蒸蒸日上之际,一个充满偶然性的事件,为周正毅打开了通往另一个财富世界的大门——资本市场。九十年代初的上海,“股票认购证”作为当时申购新股的凭证,一度成为炙手可怜的“香饽饽”,在民间被疯狂炒作。

周正毅拿着这几张认购证,冲进了当时人声鼎沸、热浪滚滚的证券交易所。结果出人意料,这次近乎“捡漏”的行为,竟然让他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赚取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元。这次“天上掉馅饼”般的经历,对周正毅的商业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产“空手道”玩得溜

凭借在餐饮业的成功经营以及在早期资本市场上的意外斩获,周正毅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也滋生了更大的商业野心。1993年,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为了匹配集团化的运作,他在上海的核心地段——繁华的南京西路购置了一栋四层写字楼作为总部。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复苏到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周正毅精准地把握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其中,最能体现其胆识、眼光和运作手法的,便是他那套被外界称为“烂尾楼改造术”的操作。

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并波及中国内地,对国内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市场造成了显著冲击。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也未能幸免,一些前期过度扩张或资金链断裂的开发项目纷纷停工,形成了为数不少的“烂尾楼”。

在市场一片悲观、许多人急于抛售资产之际,周正毅却逆流而上,展现出其“抄底”的过人魄力。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位于上海核心商圈——静安寺附近的两栋著名的烂尾楼。他以每平方米不足万元人民币的极低价格,成功将这两栋烂尾楼收入囊中。

接手之后,周正毅迅速启动了改造盘活计划。他凭借其调动资源的能力,对这两栋沉寂已久的建筑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包装,将其打造成为现代化的高档写字楼,并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世纪之门”。“世纪之门”项目被迅速推向市场,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了完全销售,据称净利润高达3.7亿元人民币。

资本市场“玩火”终惹身

在房地产领域通过“烂尾楼改造术”大获成功,积累了巨额财富并打响名声之后,周正毅并未就此止步。他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了中国蓬勃发展但监管尚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并以其更加大胆、激进甚至被认为游走在规则边缘的操作手法,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资本风浪。

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争议的操作,无疑是1999年针对“海鸟电子”这只股票展开的“围猎”。根据相关报道和资料描述,周正毅并非以单一公司或个人名义进行操作,而是精心布局,通过控制多达56个个人证券账户进行秘密吸筹。

在“海鸟电子”的股价尚处于相对低位,大约每股8元人民币左右徘徊时,这56个账户开始如同水银泻地般,悄无声息地在二级市场上大量买入该股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吸纳,周正毅通过这些账户实际控制的“海鸟电子”流通股数量,据称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比例——高达流通盘的65%。

在完成了高度控盘之后,周正毅的操作进入了关键的“拉升”阶段。他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突然向市场高调释放关于计划收购“海鸟电子”的消息。消息一出,立刻在市场上引起轰动,“海鸟电子”的股价应声而起,如同坐上了火箭般迅速飙升,在短时间内从吸筹时的8元附近一路冲高至24元左右。

通过这一系列“低吸高抛”加上利好消息配合的精准操作,周正毅及其控制的账户在“海鸟电子”这一只股票上所获取的账面浮盈,据估计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这种在资本市场上近乎“玩火”的高调行为,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其过于张扬的财富积累方式和在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高墙内外“两重天”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2003年,这位曾经的“上海首富”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等多项指控而被捕,并随后被判处有期徒刑。

据称,他在上海著名的提篮桥监狱服刑期间,似乎依然试图维持着某种程度的“体面”和“特殊”。有报道指他自费为自己所在的监区安装了空调系统,以改善居住环境。在饮食方面,据说并非食用监狱统一提供的饭菜,而是享受着由外滩的高级酒店专门配送的“四菜一汤”标准的餐食。

甚至在个人生活用品的选择上,也极为讲究,有传闻称他连使用的肥皂都要指定某个特定的檀香皂品牌。这些近乎奢靡的细节,无论真假,都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和质疑,也让他“特殊囚徒”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几年之后,他又因卷入震惊全国的上海社保基金案等案件再次被调查。2007年,他因行贿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多项罪名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开始了他的“二进宫”生涯。这一次,他被送往的是管理更为严格和规范化的上海青浦监狱。在这里,他所面临的环境与首次服刑时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真正体验到了法律面前的平等和失去自由的代价。

青浦监狱实行标准化管理,昔日可能存在的“特殊待遇”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参加劳动改造。昔日在商场上指点江山、操控巨额资本的“首富”,如今却需要在流水线上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例如组装电子元件等。

出狱归来还是“老江湖”?

时光荏苒,经历了两度牢狱之灾的周正毅,在2020年刑满释放。2021年4月18日,他在上海外滩的万达瑞华酒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六十岁生日宴会。宴会本身极尽奢华,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包括程雷在内的六位上海东方卫视知名主持人集体出席捧场。

席间,程雷一句“认识周先生,说明阿拉(我)现在混到上档次了”的调侃之语,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并登上了第二天的社交媒体热搜。这场风波最终导致涉事主持人被电视台集体停职处理。这一事件,一方面显示了周正毅即便在经历多年牢狱生活后,在上海的商界乃至社交圈中,似乎仍保有不可小觑的人脉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公众对于资本、权力和媒体伦理之间复杂关系的敏感与关注。

出狱后的周正毅,似乎也在尝试适应新的时代潮流。他开始涉足短视频平台,开设了自己的抖音账号。视频内容常常是他抽着雪茄、巡视自己投资的果园等场景。更具话题性的是,他在公开场合向一位被称为其“五婚对象”的女士示爱,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网络热议,甚至导致其前妻毛玉萍的社交账号涌入了大量评论。这场略带“狗血”色彩的跨界联动,虽然备受争议,却也成功吸引了流量,据说其直播首秀便获得了千万级别的观看量。

此外,他在商业上并未沉寂。资料显示,他在新疆投资了一个占地五万亩的大型苹果基地,并尝试运用当年操作股票期货的经验来运作农产品期货。而在他的直播间里,偶尔也会出现前妻毛玉萍的身影——这位昔日的商界女强人,如今也转型成为带货主播。两人在屏幕内外的互动,引发了外界对于他们目前关系的种种猜测。

参考资料:[1]陈中小路,罗昌平.周正毅一审获刑16年[J].财经,2007,0(25):156-156

来源:孔甲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