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长寿的良药!再次提醒:人老了,走路牢记“5不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18:04 1

摘要:本来刘大爷的身体挺好的,很少去医院住院看病这些,他特喜欢运动,去年社区体检,刘大爷70岁的身体,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没得。

刘大爷因为走路摔了一跤,再也没能站起来。

本来刘大爷的身体挺好的,很少去医院住院看病这些,他特喜欢运动,去年社区体检,刘大爷70岁的身体,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没得。

他吃完饭后经常去外面走路,还喜欢倒着走“锻炼平衡”。本来是个很好的事情,但为何刘大爷却因为这事倒在床上了呢?

那天早上,天刚亮,刘大爷就出门了,外面还在下雨,地上也是湿漉漉的,刘大爷正好在楼下倒着走路,结果没走几步就摔倒了,送去医院,股骨骨折。

许多老人误以为“走得越多越好”“饭后百步能消食”,却忽视了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已经老化。

走路看似简单,其实是人体最自然的运动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将走路列为“性价比最高的有氧运动”。

WHO强调,成年人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有助于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还可以改善整体健康。

研究发现,快走能降低60岁以上老人死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降低幅度超过50%。

走路本是最安全的运动,但方法不对反而伤身,反而可能伤身折寿!

朋友圈里晒步数成了新时尚,但70岁后的身体不是二十岁小伙。老年人骨骼密度下降、关节软骨变薄,过度行走可能引发膝关节滑膜炎、足底筋膜炎等。

建议老年人循序渐进增加步数,每周增加500步,控制在8000步以内,雨天改做室内踏步,或利用买菜、遛弯等日常活动替代刻意步行。

许多老人认为走路不需要热身,抬腿就走,结果第二天腰酸背痛。走路之前,正确的做法是热身3分钟,原地抬膝、转脚踝、摆臂,激活下肢和核心肌群。

结束后一定要拉伸,扶墙踮脚尖(拉小腿)、单腿站立屈膝(拉大腿后侧),每个动作保持15秒。

公园里常见老人倒着走“锻炼平衡”,但这种看似养生的方式可能有很多危险。老人平衡能力下降,倒着走时看不到前方,很容易被石头、梯子步等其他障碍物绊倒。锻炼平衡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比如单脚站立、练太极等。

“饭后百步走”是老传统,但刚吃完饭,大量血液集中在胃部帮助消化,此时走路会分散血液供应,导致消化不良。

不论是老人还是中年人,走路之前都需要避免进食太多,在吃饭后建议静坐或者站立半个小时,待食物消化后再开始散步。

走路时总感觉身体不对劲,忍忍就过去了?

NO!需立即停止走路,身体已经受不了,不能盲目走路。

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停止并就医:

①胸口发闷、呼吸急促:可能提示心绞痛或肺功能异常。

②关节持续疼痛或肿胀:警惕关节炎或韧带损伤。

③头晕、步态不稳:可能由低血糖、血压波动或脑供血不足引起

70岁后,走路不再是简单的迈腿,而是需要智慧的养生之道。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老年人应该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可以侧重于功能性平衡和力量训练。

参考资料:

[1]《快走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对老人效果尤其显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中心官网,https://www.nsfc.gov.cn/csc_phone/kqkd29/kjyq1/27358/index.html

[2] 王瑞青,孔宪菲,张华,等.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21,16(4):390-397.

来源:彩牛养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