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月十五,老话说“最怕三月十五刮大风”,有啥预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16:45 1

摘要:不少人忙着拜财神、吃“发财饺子”,可抬头一看,窗外狂风呼啸,大树摇得跟跳舞似的。

文 |小胖

编辑 | 小胖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五,朋友圈被“财神爷”刷屏了!

不少人忙着拜财神、吃“发财饺子”,可抬头一看,窗外狂风呼啸,大树摇得跟跳舞似的。

老一辈人常说:“最怕三月十五刮大风”,这大风一刮,到底是财神爷送“横财”的信号,还是老天爷发怒的警告?

其实,三月十五不光是是财神赵公明的生日,更是春天种地的重要日子。

古人用“风吹财神面,农夫喜又愁”说出了这一天刮风的好与坏。

有人希望可以风调雨顺,有人忧心天灾人祸。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大风背后藏着哪些老祖宗的智慧,又预示着什么?

农谚里的大风预兆

三月十五的风向,在农谚中有着很多不一样的意义。

古时候人们要观察很长时间,才能总结出那句“风往哪刮,灾往哪落”的规律。

不知道你们的小时候有没有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北风一刮,阴雨连绵粮食遭殃

刮北风的时候容易带来冷空气,不光温度低,还会一直下雨。

粮食就会受潮生虫,仓库里的陈米烂谷最后都只能被扔掉,所以就有了那句:三月十五刮北风,瓮里大米易生虫。

更麻烦的是:三月十五北风吹,旱到端午雨难求。

如果北风一直刮,到后面就会不下雨干旱,还可能影响到端午前后的播种,农民一年的指望都可能落空。

如果刮得是南风,温度就会升高, 会加速田间水分蒸发,农民就得经常给地里浇水。

现在正是小麦灌浆的时间,籽粒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饱满,一旦缺水就会干瘪,减产甚至绝收。

去年河南某个地方就因为三月十五前后一直刮南风,小麦亩产直接打了七折。

老话说的真不错:三月十五南狂风,小麦灌浆一场空。

最让农民头疼的就是风雨交加的天气:阴雨相逢三月半,陈谷烂米没人要

持续降雨虽然能滋润庄稼,但过度潮湿会让粮仓里的陈粮霉变,甚至还有洪涝淹没农田。

2020年长江流域三月中旬一直下雨,很多的早稻秧苗烂根,农民也只能咬牙补种,没啥好的办法。

大风背后

农谚可不是迷信,它是我们古人用经验总结的气象规律。

我们再结合现代的科学,三月十五的大风往往预示着很多风险。

第一个就是庄家最怕的倒春寒,春天作物正是拔节孕穗期,一场大风就可能引发倒春寒。

温度低会冻伤小麦的幼穗,果树的花期也会被打乱,落花落果就会比较多。

例如,2018年的山东苹果因为三月中旬倒春寒减产了30%,种苹果的损失了上亿元。

河北种鸭梨的更惨,梨花开得正好的时候遇到寒潮,最终收成还没有往年的一半。

不光是农作物受害,就连人们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在北方地区,三月的树木还没有完全变青,大风卷起的沙尘,能见度很低。

2021年3月15日的沙尘暴让北京的空气环境很不好,首都机场很多飞机的航班都取消了,就连医院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都又多三成。

农田里更遭殃,沙尘太多,叶子光合作用很差,内蒙古的羊啃完带沙子的草,牙缝里都能抠出二两土。

这可不是夸张,这都是真实的事件。

一般大风都是极端天气的先头部队,今年的三月十五,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了大风、沙尘暴、暴雪、冰雹四重预警。

这种天气到一块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相当于是农业杀手的套餐:内蒙古通辽的塑料大棚被狂风扯碎,山东寿光的樱桃树连根拔起,甘肃定西突降鸡蛋大的冰雹,刚播种的玉米田瞬间成了麻子脸。

真是让人叫苦不迭。

民俗与禁忌

除了农事上的预警,三月十五在民间还有很多禁忌。

老黄历里写有,农历三月十五属于破日,五行中暗藏“金火相克”,象征着危险与消耗。

村里老人常说,破日结婚,夫妻背对背睡,都认为这天嫁娶易导致感情不和。

虽然年轻人都不怎么相信,但是你去民政局看看,这天登记结婚的人确实很少。

按传统来看,这天还是土地神的休息日:三月十五动锄头,秋收粮仓空悠悠。

就算从科学的角度去看,也会发现大风天播种确实不利,种子容易被吹散,刚翻的土会被刮跑。

河北邯郸有农户不信邪,去年硬是在这天种花生,结果三分之二的种子都不见了,秋收的时候没有结果只能认栽。

还有一种说法与“白虎星”有关,认为出行容易遇到灾祸。

这说法或许跟天气有关系:三月十五前后潮汐力增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2022年这天,云南某山路就因为大风引发落石,正好砸中一辆过路车,应了“白虎挡道”的忌讳

在山东寿光,菜农们给大棚加上双层膜,压上沙袋,再用尼龙绳织成防风网。

陕西果农用无人机喷洒防冻液,给苹果花穿上保温衣。

东北稻农利用滴灌的技术,大风天也能精准的浇水。

这些土洋结合的办法,让受灾风险降了五成。

遇到沙尘暴,北京人现在学聪明了:

窗户缝贴胶带防渗沙,空气净化器开到最大档,外卖小哥换装防尘面罩。

在手机里的里的大风预警可不能光看热闹。

你看吧,如果连续三天风力超6级,超市里的蔬菜价格可能一周都会不断上涨。

居家办公,工地停工,物流延迟,大家的网购都得避开这几天的大风。

真是拿这大风没办法,让它刮吧!

三月十五的大风,吹走了古人靠天吃饭的无奈,但是吹不走我们现在人定胜天的底气。

从农谚预警到卫星云图,从拜土地神到建防风林,我们一直在寻找和大自然共处的智慧。

下次再遇狂风呼啸时,可以好好听听。

那风声里既有老祖宗的叮咛,也有我们这个时代破风前行的回响。

来源:爱叨叨的小胖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