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ntel近日坦承,自家高端桌面CPU竞争力不如AMD的锐龙9000系列,但强调Panther Lake系列将按计划在今年内上市,同时下一代Nova Lake将全力反击。
Intel近日坦承,自家高端桌面CPU竞争力不如AMD的锐龙9000系列,但强调Panther Lake系列将按计划在今年内上市,同时下一代Nova Lake将全力反击。
Intel CFO戴维·辛斯纳(David Zinsner)表示:“如您所知,我们在桌面市场,尤其高性能桌面市场战略失误。 从营收市占与出货量对比来看,Intel表现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我们今年在高端桌面领域没有推出竞争力足够的产品。”
但是,Intel乐观期待明年(2026年)下半预计上市的的新一代处理器Nova Lake,据传最多具备52核心,有望让Intel迎头赶上。
辛斯纳表示:“Nova Lake是一套更完整的产品系列,将涵盖高端桌面市场,我们预期明年市场地位将有所改善。”
今年7月25日,Intel CEO陈立武发布致全体员工信。信中,陈立武宣布将重振Intel x86生态。
他表示,在客户端,Panther Lake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它将巩固我们在消费级和商用笔记本市场的优势。同时,我们必须持续推进Nova Lake的研发,以在高端台式机领域拥有更多优势。
同时,Arrow Lake Refresh终于还是要来了!
命运多舛的一代:早早就规划好了,后来因为Arrow Lake性能不够看而取消,但又因为下代Nova Lake还得等,于是又把它拎了出来。
GeekBench 6里已经出现了“酷睿Ultra 7 365K”,显然就是现有酷睿Ultra 7 265K的升级版。
根据检测,365K还是8P+12E 20核心20线程、36MB二级缓存、30MB三级缓存、3.9GHz基础频率,看起来唯一会升级的就是睿频了,必然要高于现有的5.5GHz。
原本指望NPU会有所加强,更好地推动AI PC,但现在看起来也不会有啥变化。
实际跑分反而还略低于265K,显然是工程样品的缘故。
Intel的粉丝,还是等2027年的Nova Lake吧。
Intel桌面版Arrow Lake处理器未能实现更强的性能提升,但移动版HX系列在综合基准测试中却大放异彩,全面超越了其前辈。
近日,Intel酷睿Ultra 5 235HX处理器首次出现在了PassMark测试中,单核得分为4708分,多核得分为40122分,分别比酷睿i5 14500HX高出约30%和38%。
与20核28线程的酷睿i7 14700HX相比,235HX的单核性能高出约18%,多核性能高出约7%,它甚至在单核性能上超过了酷睿i9 14900HX约11%,在多核性能上仅落后11%。
酷睿Ultra 5 235HX是一款14核处理器,没有超线程,E核和P核的加速频率分别可达4.5GHz和5.1GHz,基础功耗55W与前代酷睿i5 14500HX相同,最大功耗可达160W,略高于前代。
不仅如此,酷睿Ultra 5 235HX的单核性能甚至还超过了AMD的锐龙7 9800X3D和锐龙9 9955HX3D,虽然差距不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在游戏性能上具有优势,因为游戏受多种因素影响,AMD的9000系列X3D在这方面仍占据优势。
AMD也有新品。
AMD首批不带集显的Zen5 9000F系列处理器近日出现在了美国零售商Shop BLT,其中锐龙5 9500F和9700F的标价分别为217美元和294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分别约为1548元和2100元。
锐龙5 9500F是一款6核12线程处理器,其基础频率为3.8 GHz,最高加速频率可达5.0 GHz,配备38 MB的L2+L3缓存,TDP为65W。
相比之下,锐龙7 9700F则是一款8核16线程处理器,基础频率同样为3.8 GHz,不过其加速频率尚未明确,但据推测可能低于9700X。
从价格来看这两款处理器并不算特别有吸引力,9500F的定价似乎偏高,因为其性能相近的9600X目前在一些商店的售价仅为200美元甚至更低。
9700F的售价虽然在250-300美元的预期范围内,但考虑到其可能较低的加速频率,294美元的价格也显得有些偏贵。
来源:不秃头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