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尊敬毛泽东,处处维护毛泽东的领袖地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7:06 1

摘要:周恩来与毛泽东的缘分,最早始于北伐战争时期的广州。到1931年11月,毛泽东被撤下了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的职务,周恩来接替了他的职位。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接替毛泽东担任了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而毛泽东暂时退居二线。尽管如此,周恩来始终保持对毛泽

众所周知,周恩来和毛泽东均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杰出的领袖人物。

为什么说周恩来对待毛主席的做法,值得中国人民永远崇敬!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苏区第一 次代表大会(即赣南会议)在瑞金召 开。主席台右四为毛泽东。

1931年1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 合影。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 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这是毛泽东(站立者)在会议上讲话。

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瑞金召开,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缘分,最早始于北伐战争时期的广州。到1931年11月,毛泽东被撤下了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的职务,周恩来接替了他的职位。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接替毛泽东担任了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而毛泽东暂时退居二线。尽管如此,周恩来始终保持对毛泽东的高度尊敬。

在宁都会议后,毛泽东被安排离开宁都休养,周恩来特意骑马送他,亲切地告别,并鼓励他恢复健康后重返红军。周恩来在谈到自己暂代毛泽东职务时,谦虚地称自己为“代理政委”,显然他期望毛泽东能够尽快恢复并重新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在这个过程中,周恩来时常会亲自把文件递交给毛泽东,并提醒他“如有便请阅”,体现出他对毛泽东的深厚情谊。

1934年,毛泽东和警卫员在瑞金。左 二起:吴光荣、陈昌奉、戴田福

随着长征的开始,周恩来和毛泽东的交流愈加频繁,周恩来对毛泽东的理解也不断深化。1935年1月,遵义会议期间,周恩来凭借其在党内外的崇高声望,毫不犹豫地支持毛泽东,尤其在激烈的辩论中,他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最终,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这一决策不仅改变了红军的命运,也为党内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中共中 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确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937年,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秦 邦宪在延安

1938年,周恩来、毛泽东、博古在延安

更加令人钦佩的是,周恩来不仅全力支持毛泽东,且甘心做毛泽东的助手,毫无怨言地为他服务。这种姿态在中外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是对忠诚和无私奉献的至高礼赞。

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在一起

毛主席和同机抵达重庆的周恩来同志在九龙坡机场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的安全成为最为关键的问题。为了确保毛泽东的安全,周恩来亲自参与其中,事事都亲力亲为。毛泽东要开会,周恩来就先坐一坐毛泽东的位置;毛泽东外出,周恩来也总是随车陪同;毛泽东要走的路,周恩来也会提前勘察;甚至毛泽东的饮食,周恩来也会亲自尝一尝;毛泽东不胜酒力时,周恩来主动替他饮酒……可以说,周恩来在任何细节上都不放松对毛泽东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依然对毛泽东的健康与生活保持关心。毛泽东晚年眼疾缠身,周恩来特意安排了眼科医生为毛泽东治疗,并亲自了解药物的成分与效果。为了确保药物没有副作用,周恩来甚至亲自试用,确认无误后才将药品交给毛泽东使用。无论是人民大会堂的椅子,还是毛泽东需要使用的厕所,周恩来也会事先亲自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一起

1953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

1955年10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这次会议根据同年7月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作出决议,加速推进农业合作化。

周恩来尊敬毛泽东,处处维护毛泽东的领袖地位!

在周恩来面前,任何损害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图谋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1964年11月,周恩来率团出访莫斯科时,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粗野地说:“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会把毛泽东搞掉的,只是时间未到。”周恩来就此事向苏方提出抗议,指出这是苏方在挑衅,同时马上报告了毛泽东。

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在周恩来和毛泽东数不清的单独会面中,凡是周恩来提出、被毛泽东采纳的正确意见,周恩来公开传达时总说是毛泽东的决定。周恩来到灾区视察、慰问,总要讲“毛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慰问大家”。1962年6月,周恩来视察吉林延边,群众欢呼起来,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脱口说:“各族人民群众是多么热爱总理啊!”周恩来立即纠正道:“这是毛主席的威望,党的威望。”

在历次公开的重大活动中,周恩来总是突出毛泽东的形象,把聚光灯的焦点对准毛泽东。有一次,一位记者为了抢拍毛泽东的照片,不顾一切地把长镜头往前伸,竟从周恩来的肩上伸了出去。拍完照片,周恩来回过头来,记者才大吃一惊:“啊!总理!”

毛泽东信任周恩来,尊重周恩来,把周恩来那里看成办事的中心,许多大事都交给周恩来去办。

毛泽东对周恩来,有时见面亲切地称呼“恩来”,有时在急件上直呼“周”,有时在书信中称呼“周总理”,有时则称呼“总理”。毛泽东在与他人交往中,直接地呼姓或完全以职务代称是极少见的。“周”和“总理”这两种称呼方式,从一个细小的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对周恩来信赖中透出自然,尊重中透出亲近。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期间,周恩来更是细致入微地考虑到毛泽东投票的每一个细节。他甚至注意到毛泽东投票时要经过的台阶是否顺畅,迅速指示工作人员将台阶垫平,以确保毛泽东的行动方便无碍。作为一个国事繁忙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竟然能在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仍然如此细心地照顾毛泽东,这种敬重与体贴令人由衷敬佩。

周恩来对毛泽东的特殊关爱,不仅是出于对毛泽东个人的深情,更是因为他视毛泽东为共产党的象征,是全国人民利益的代表,是革命胜利的保障。因此,周恩来甘愿放低自己的身份,全身心地为毛泽东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毫无怨言。这样的奉献精神、无私牺牲,和他那不计个人名位的崇高品格,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大家敬仰的楷模。有人说:中华民族那些最好的美德,都在周恩来的身上体现了出来!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游泳池客厅 亲切握手。中为邓小平。(1974年)

这是周恩来总理最后一次与毛泽东主席握手照片。(1974年5月29日)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就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名和碑文由两人合作书写而成的一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象征,是新中国历史的一块基石。

来源:聂国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