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虽然全称大韩民国,但实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国土面积只有10.3万平方公里,大概和江苏省或浙江省的面积差不多,还没有其邻居朝鲜面积大(朝鲜国土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不过韩国对自己的国土面积显然并没有自知之明,反而是有点夜郎自大,例如韩国对外宣传地
韩国虽然全称大韩民国,但实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国土面积只有10.3万平方公里,大概和江苏省或浙江省的面积差不多,还没有其邻居朝鲜面积大(朝鲜国土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不过韩国对自己的国土面积显然并没有自知之明,反而是有点夜郎自大,例如韩国对外宣传地图手册就将自己的国土等比例放大了好几十倍,而明显缩小了其它国家的面积,看起来特别滑稽,其版图有点像一个超大号的脚,几乎占据了半个太平洋。
真实的韩国地图
韩国对外宣传地图手册
历史上韩国的版图一直处于鸭绿江——图们江以南地区,也就是今天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其领土从未到达过中国东北地区的辽河、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
但韩国自己却不这么认为,韩国认为其祖上也阔过,版图不仅包括了朝鲜半岛,还涵盖今天中国东北和外东北部分地区。其领土最北到达了萨马尔加河以北地区,也就是今天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交界。其东部临近日本海。其西南部到达了今天辽东半岛南端。其西部跨过了辽河。其西北部甚至到了松花江流域和嫩江流域。相当于半个东北都被划入其历史版图,如果再加上部分外东北,其疆域总面积可达100万平方公里。
渤海国领土
那到底是谁给了韩国这么大的自信呢?原来韩国之所以这样有底气,是因为他将高句丽和渤海国都看作自己国家的历史。其中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视为“三国时代”,将渤海国和新罗视为“南北朝”。按照韩国的“南北国史观”逻辑,韩国的主要历史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古朝鲜、高句丽、新罗国、渤海国、高丽、李氏朝鲜和大韩民国。按照这种顺序梳理下来,他自己理所应当就应该是高句丽和渤海国这两个国家的继承者。
而且因为历史上高句丽和渤海国的领土疆域都曾涉及今天中国东北地区,所以这才导致韩国对东北有了非分之想。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韩国独特的历史观念问题,那高句丽和渤海国到底是不是韩国祖先呢?这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韩国将高句丽和渤海国视为自己国家的历史
首先是高句丽。高句丽是长期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是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的,原名为“卒本扶余”。公元14年,其吞并了由王莽新朝所管辖的东北玄菟郡高句丽县,由此才改称为高句丽,其都城在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东汉建立以后,高句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吞并周围民族,实现领土快速扩张,公元314年年又取得了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权,最终其领土涵盖今天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
高句丽在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700年,长期属于中原统治王朝的羁縻藩属国,同时也经常反叛。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还把自己搞亡国了。唐太宗晚年征高句丽取得巨大成功,攻占玄菟、横山、辽东、白岩等十座城,杀敌四万余人,高句丽自此一蹶不振,到了公元668年唐高宗时期,就直接被唐朝和新罗联军给灭国了。
高句丽
那韩国和高句丽有关系吗?显然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首先从民族上看,高句丽是由当时的扶余人建立的,而扶余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起源于今吉林、辽宁北部和黑龙江中部。而高句丽始祖东明圣王高朱蒙,就出自夫余,高句丽在建立后还融合了靺鞨、高夷、沃沮等民族。而韩国的祖先则是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的三个韩民族部落——马韩、辰韩以及弁韩,也就是所谓的“三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称,“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两者一南一北,差了十万八千里。
三韩
而三韩在之后又各自建国,其中马韩被来自北方的扶余人征服,建立了百济国,马韩人沦为被统治居民。而辰韩则建立了新罗国,弁韩先是逐渐融合成为伽倻国,后来又被新罗国兼并,自此三韩变为百济和新罗两个国家。百济虽然和高句丽有点关系,但充其量算被征服者。百济在早期由于和高句丽属于同一民族,因此关系相对较好,被称为“兄弟之国”,不过后来双方由于领土冲突转变为敌对国家。而新罗更是和高句丽一点关系都没有,双方八竿子打不着,且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后来百济和新罗组成联盟对抗高句丽,但因实力不济长期被暴打。由此可见,高句丽和百济、新罗之间不仅毫无关系,而且还是世仇,这种情况怎么还能成为韩国的祖先呢?总不能是打不过就加入、认贼作父吧。而韩国之所以视高句丽为祖先,其实是将王氏高丽和高句丽混为一谈了,王氏高丽是新罗分裂后其贵族建立的,这才是真正的韩国祖先和其统一半岛的基础。
高句丽和由三韩转变而来的百济国和新罗国是长期敌对关系
其次是渤海国。渤海国同样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由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于公元698年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建立,其都城在当时的扶余府,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农安县。渤海国全盛时辖有五京、十五府和六十二州,其领土范围相当于今天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渤海国国祚很短,只有230多年,后于926年被契丹灭亡。
韩国将渤海国和朝鲜半岛的新罗视为“南北朝”关系,认为这两个国家原本都是同一个国家,只不过暂时分裂而已。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南北朝?南北朝指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为两部分,而且南北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想要统一对方。但渤海国和新罗明显之前就不属于同一个统一国家,因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靺鞨,也就是女真人的祖先,是因为受到唐王朝册封才成为渤海国,其领地在东北地区,被封为忽汗州,他的建立和新罗没有关系。而新罗主体民族是韩族,其领地在朝鲜半岛南部,其势力范围也没有延伸到东北。
况且作为靺鞨人国度,他和三韩后裔建立的新罗国民族构成全然不同,因此双方的对峙绝不是统一体一分为二的结果。而且渤海国和新罗的矛盾根源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斗争,他们之间发生战争是为了开拓领土,而不是为了统一,这和南北朝彼此相互攻伐、以求统一的根本目标截然不同。而且事实上,无论是新罗还是后来的高丽都从未将渤海国视为同族之国。
新罗和渤海国
由此可见,韩国之所以将高句丽和渤海国视为自己历史的一部分,其实就是在乱认祖宗,而这一点已经在韩国民间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出现了“东北自古以来就是韩国”的荒唐言论。因此,韩国必须要重新正视自己国家的历史,即使想要扭曲历史至少也要拿出一点证据来,例如本土是否出土过高句丽或渤海国的文物,否则就只能是空口无凭、毫无意义。
来源:朝文夕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