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管理专家、《作者面对面》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王璞出席直播现场并致辞;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书面致辞;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赠送书法墨宝“孤胆诗魂”热烈祝贺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
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诗歌创作50周年研讨会
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北京消息:2025年9月15日(周一)13:30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诗歌创作50周年研讨会(第941期)直播现场。
著名管理专家、《作者面对面》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王璞出席直播现场并致辞;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书面致辞;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赠送书法墨宝“孤胆诗魂”热烈祝贺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诗歌创作50周年研讨会圆满成功!
著名朗诵艺术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朗诵艺术部部长雪石(孙月龙)诗人宣读诗坛理论泰斗、北大教授谢冕给绿岛诗人的贺信:“欣闻诗人绿岛诗歌研讨会由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对此,我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绿岛的诗歌雄浑厚重,有一种特殊的风格,值得大家讨论。新诗要发展,要创新,需要有新的维度作品出现,希望通过《作者面对面》这种形式,促进诗歌新的更大发展。祝活动圆满成功! 谢冕于2025年9月3日。”
著名专家学者吴思敬、峭岩、宗德宏、郭晓晔、康桥、赵琼、陈东林等到场精彩发言;著名朗诵艺术家雪石(孙月龙)朗诵绿岛诗歌代表作《打渔的人》、著名朗诵艺术家李虹朗诵绿岛诗歌代表作《虹 去了远方》等。
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给王璞总策划等签字赠书并致答谢辞。
热心读者老金(柳镇)、李一力、 李戈、李虹·雨絮、王威卫、王小军、刘瑞春、杨蒙福、王耀羚、李荣笙等在现场参与了互动。
“战士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蔡诗华主持本次活动并以新古风诗致敬“绿岛诗人现代派”。
链接1: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在直播现场答谢辞:诗歌是全人类的粮食,是实现社会文明与自由的最高尚、最神圣的桥梁和阶梯。如果一定要说诗歌有使命的话,那么,这就是诗歌最大的使命之所在。
感谢主办方北大纵横与中国萧军研究会,感谢德高望重的著名的诗歌理论家谢冕前辈的真诚祝福,感谢莅临到场的各位嘉宾,绿岛谢谢你们,辛苦了!。
这是个金秋送爽的时节,也是一个收获和诞生梦幻的季节。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必将以诗歌的名义,在新的世纪、新的语境下重新去解读生命,去告慰蓝天,去珍惜时光。我确信,自由与和平;民主与平等;爱情与美好,永远都是当下诗歌永恒的主题。 祝大家身体健康,创作丰收!谢谢!
链接2:祝贺和期待: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王治国、史光柱、徐洪刚、王璞、王得印(王福全)、梁海春、刘泽林、萧鸣、苏宝琛、姜文华、李平、张恒玮、周占林、赵智、张脉峰、邵建国、江浩、沈哲、周强、周步、徐平贵、魏明明、韩家水、符文军、笑琰、布铁威、李骁喆、柴金龙、陈保辰、马金星、马体忠、阚雪林、臧学雨、崔金钰、熊宗荣、熊源、蔡诗国、蔡诗峰、蔡小青、蔡金安、许庆胜等祝贺“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创作体悟分享会圆满成功!”
链接3:著名专家评论峭岩诗歌摘要
王得印致辞点评绿岛诗歌追求和艺术评论定位:今天很高兴参加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诗歌创作50周年研讨会的分享会,很高兴此次活动由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很高兴诗坛众多名家克服各种困难亲临直播现场参与此次互动,让人感慨。绿岛同志,是我们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更是有独立艺术个性的现代派诗人。现代派诗人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群体,其创作以自由体为主,打破传统格律束缚,强调通过现代语言表达现代生活体验。这一流派发轫于胡适1916年的《答梅觐庄》,并在20世纪30年代因《现代》杂志的推动而正式得名。其发展受到法国象征主义及李金发早期象征诗派的影响,主张“纯诗”艺术美,注重意象的繁复与内涵的朦胧。如果再往远盘点,晚唐李商隐的“无题”诗,等等,都是这个类型值得探究。绿岛同志的许多作品或多或少都有现代派的影子,当然他也有清晰、流畅、明朗的反映现实或重大题材的诗歌佳作,还有旗帜鲜明的评论和文字优美、思想睿智的传记等等,功成名就似不是他的终极目标,而要在这纷扰充满诱惑的当下,如何将灵魂安放,或是他上下求索之本意。是否要暂时放缓脚步,细细品读绿岛同志充满思辨和艺术感染力的现代派诗,相信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峭岩现场发言:绿岛诗歌纵横谈:我在绿岛诗歌朗诵会上,曾这样评价绿岛:“当我们用手写诗的时候,绿岛用心地写诗;当我们用心写诗的时候,他用灵魂写诗;当我们用灵魂写诗的时候:绿岛用神性写诗。总之:绿岛总是走在我们的前面!”绿岛就是这样一个诗人,他不媚俗,不随大流,似乎他在沉静里酝酿一个新的不同凡响的声音。他的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高蹈的、超越的一种姿态,那种接近神性的思维和语言,让他的诗厚重且深邃。比如诗歌《画太阳》:最黑的夜,我要画一个浑圆的太阳。恭恭敬敬地把它,种植在凝寒的大地上。画一个太阳在梦里,只有在,。远行的足迹中感受你别样的温馨。画一个太阳,把它悬挂在蔚蓝的天空,你,又总是让我想到了那些,在夜里飞翔的头颅。画一个太阳,给我年迈的母亲吧!以防她在那边的世界,没有黎明的光亮和御寒的棉衣。我要画一个古朴而真实的太阳,给我的爱人,也给我一贫如洗的诗歌,给我倔强的年轮,和那些重情重义的文字与兄弟,最黑的夜,我给我自己画了一个,光芒璀璨的太阳!
比如这样的诗句:谁葬我于苍茫的大地之上,谁就是我一生一世的爱人。
是上帝让畜性变成了人类,魔鬼又让人类变回了畜性。
一对轰然倒塌的梦,那可是光阴巨兽的排泄物。一座又一座,掩埋着记忆尸骸的荒冢。熊熊燃烧的梦,你这前世的梅!
在天空开一扇窗,从此心灵就没有了任何的装饰。可是地狱,比天空更需要一扇窗户。上帝说:打开窗户需要的不是钥匙,需要的是勇气和胆识。
诸如这样的读白,是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一种事物在时空中的存在。它没有答案,却有答案,这样的答案在诗歌之外,让读者自己去寻找。我认为,诗歌的最后是哲学,这也是诗人存在的最终理由!对诗人而言,这是在创作中历经锤炼后达到的终极目标,是情感和经验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晶。对读者而言,就是在反复诵读沉浸其中之后,突然被点亮的顿悟时刻。我们首先被诗歌的美所吸引,最终被其深刻的智慧所征服假。假若一首诗只有华丽的词藻,但没有灵魂,就像一颗没有内核的糖果,甜味过后空无一物。而一首抵达哲学层面的诗,则像一颗种子在你心中生根发芽,持续地改变你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诗歌的最后是哲学”这句话:肯定了诗歌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崇高价值,它表明最杰出的诗人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家,他们用独特的语言为我们勘探存在的边界,赋予混沌的世界以形式和意义。这确实是诗人存在的最终理由,诗人不仅是创造美的人,更是为我们揭示真理的探索者。当一个诗人从一个维度,走向另一个维度的时候,它不再完全依赖现实中的存在,而在另一个维度上寻找自己的诗意,用它独特的语言和意象,抒发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他的诗蒸发着惮性和宗教的光芒!这样的诗人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无疑了。
寇宗鄂点评绿岛诗歌:我喜欢绿岛的诗,耐读,有嚼头;坚硬,铁中有钢。绝对有别于现在大多数诗的嘻皮笑脸闲扯淡风气!
何振业评绿岛诗歌:切之有刃,剖之有度,治之有药!
李长鹰(农夫)评绿岛:绿岛者,崇尚野性颇具叛逆天性之诗人也。每将放纵的猛士情怀与天性愚顽之硬骨头精神合葬、发酵、打磨成一种高贵的诗语并最终把它们揉碎在人性的沙漠任其生发并长成乔木出来。绿岛从不屑与惘顾左右而言它之投机诗人为伍,诚当代诗坛之真诗人、真猛士也。
张闻哲读绿岛评论:近日看绿岛先生的评论,越发觉得先生对灵魂,道义,精神的不渝追踪。凝重中闻枷琐砸碎,沉疴中见结痂裂开,骨血鲜艳呼涌而出,似生之轰鸣。堪为诗作之重造。
《半岛诗刊》评绿岛诗歌:在当代诗歌的星空中,绿岛始终以清醒的行走者姿态,用词语打磨生命的棱镜。绿岛的诗既葆有抒情传统的血脉,又生长出解构抒情性的现代骨骼,在词语的炼金术中完成对当代精神困境的诗性勘探。
绿岛论诗:诗歌崇尚于人性,终极于神性,没有任何暴力可以摧毁它,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的存在。
名家点评绿岛诗歌《论诗人的两个世界》一书
谢冕评绿岛《论诗人的两个世界》一书:绿岛的理论架构甚有深意,诗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神的世界。没有人的世界,诗歌就失去了根本,犹如一棵树没有泥土,没有泥土,根就没有着落,但若只有这一个“人的世界”,那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还不成为诗人。诗人有异于普通人的,是他同时拥有另一个世界,即神的世界。 所谓“神思”,所谓“梦境”,所谓“奇思妙想”,这都是诗人的“特异功能”,是诗人区别于常人的“特异”之处,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他同时拥有了两个世界:一个实在的世界和一个想象的世界。诗人的工作,是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融为一个全新的、奇异的、充满想象力和既对立又融合的世界。绿岛说,诗人有两个世界,其实,他是在论述诗人特有的这个平常人所难以达到和拥有的特殊的世界。所以,他(绿岛)的结论应当是:诗人的世界是一个只有诗人(也许还有哲学家)才能完成和实现的世界。
吴思敬评绿岛《论诗人的两个世界》一书:绿岛的《论诗人的两个世界》,作为一部诗人论,高屋建瓴,从哲理与心理的角度,提出了诗人的世界是由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所构成,这两个世界既独立存在,又相互渗透、影响,最终融合为一体,这一体中既有圆融、谐和的一面,又充满了对立、矛盾与冲突。因而突破了传统诗论中对诗人的理想化、道德化、神圣化的表述,对于认识诗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做一个诗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峭岩评绿岛《论诗人的两个世界》一书:毋庸置疑,诗人的“两个世界”这个定位是恰当的。在我的记忆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书从理论的层面阐释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绿岛的著作有着先河的意义。尤其神的世界的明确指认,让我们有了洞天之阔。也许有的诗人至今迷茫,不知道神的世界在诗人的心灵中为何物。其实它就在灵魂的深处,抑或在高处灵动着,主宰诗人的想象空间,夹带着诗人飞翔。即所谓灵魂出窍、翱翔云天、深潜地下,与古人先贤对话、与天地相合。奇思妙想中,奇绝圣美的意境产生了。殊不知,任何一位伟大诗人,都是在洞察物质世界之后,又乘神之翅膀飞翔起来,达到一个人类理想的王国,这就是诗人两个世界美好契合的伟大诗篇。
名家点评绿岛诗歌《麦芒七夜》《冈仁波齐》《对饮黄河》
峭岩评绿岛组诗《麦芒七夜》:其实,另一个世界就是自由王国,是为诗人专享!只是我们一时还找不到它!绿岛的“麦芒七夜“可属在这一世界采撷的花朵!大面积的梦幻栽种着坚实的思想内核!诗的精灵在麦芒间闪烁,诗人在另一个世界复活了!
陈东林《诗性语言与神性体验的深度契合》论绿岛长诗《冈仁波齐》的宗教哲学与审美境界:《冈仁波齐》作为汉语诗歌的重要成就,其影响必将超越当下的文学场域,成为更长时段的文化资源。这部作品对宗教符号的诗性转化、对哲学思考的形象表达、对长诗形式的创新拓展、对人生境界的文学呈现、对多维叙事的成功实践,都将为未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丰富的借鉴。更重要的是,绿岛通过这部作品证明:在工具理性主导的时代,诗歌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根本性的认知方式,帮助我们探索那些科学无法触及、哲学难以言传的存在维度。在这个意义上,《冈仁波齐》不仅是一部关于藏地圣山的诗篇,更是一部关于诗歌本身的元诗,它通过自身的诗性实践,证明了诗歌在当代世界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
编者为绿岛长诗《冈仁波齐》做的导读如下:毋庸置疑,《冈仁波齐》是诗人绿岛最新创作的一部关于朝圣与心灵图腾的诗歌,同时也是一部洗涤灵魂并带有浓烈宗教意味和对于神性主体无限追求与接近的诗歌。 诗人以雪域高原神山“冈仁波齐”为审美载体和朝圣对象,用了极大的诗性崇拜与洗练、哲思、质感乃至意向跳跃的诗歌语言,完成了一种关于灵魂皈依,心灵向善等庞大主题的恢宏叙述以及深度的精神层面的挖掘和探析。与其说《冈仁波齐》是对于世俗社会物欲横流的抗争,不去说是对于人性心灵史的重新架构以及精神纬度的探秘与全新塑造。长诗《冈仁波齐》无论对其思想性、艺术性、前卫性和虔诚的朝圣意识而言,都是对当下暧昧的诗坛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震耳欲聋的叩问和颇具颠覆性的冲击。
《对饮黄河》 颁奖词:诗人在《对饮黄河》里的表达有一种雄浑的力量。这种“对饮”让现实感、生命感和诗性的张力得到了强化。意象纷呈,霈霖潮涌,回味无穷。面对民族之魂,面对河流所承载的历史,千百年来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形成了对峙的张力,情感滚烫,思想明睿,始终耸立着趔趄中舞蹈的民族形象(第三届红土地文学奖,一等奖作品)。
名家点评绿岛诗歌评论《当代长诗写作的突围》及其他
康桥现场发言:在主旋律诗歌的星图上定位:——论绿岛《当代长诗写作的突围》的阐释洞见与理论贡献。上午我们聚焦于峭岩老师以《十月!十月!》,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诗歌星图;下午,我们继续分享评论家绿岛的《当代长诗写作的突围》。 绿岛的评论远不止一篇精彩的作家论。它是一次深具方法论意义的理论爆破,其爆破点,精准地置于当代主旋律诗歌写作,尤其是长诗写作所面临的核心困境之上。绿岛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并未止步于礼赞,而是以手术刀般的精确与理论家的冷峻,完成了对一位诗人“创作发生学”的深度解剖,并由此为我们指出了一个明确的突围方向。一、从“嬗变史”到“心灵史”:诊断的纵深度。 绿岛没有将峭岩老师的创作视为静态的成果,而是将其放置于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动态的、痛苦的“嬗变史”中审视。他清晰地勾勒出“三个阶段”的演进脉络:从带有时代烙印的“感念化书写”,到中期“断腕式的自我涅盘”中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度叩问,直至近期《红月三部曲》达到的“红色美学新高度”。其深刻性在于,它揭示的不仅是一位诗人技艺的成熟,更是一部内在的“心灵史”。绿岛指出,峭岩的突围,本质是一场发生在灵魂内部的剧烈革命,是“一次次从精神到灵魂的解剖、融合、锻造、再生”。他让我们看到,所有艺术的突破,其最根本的动力,源于创作者内在精神格局的决绝蜕变。二、“前后三部曲”理论:价值的重估与坐标的建立。 绿岛最具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前、后三部曲”这一核心概念。这绝非简单的作品归类,而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文学史定位。 绿岛将《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跪你一千年》定义为“前三部曲”,侧重“对人性、历史、爱情的深度挖掘与探索”;将《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十月!十月!》定义为“后三部曲”,凸显“家国情怀及至当代长诗写作的创新精神”。这一划分的革命性在于:1. 打破时间序列,建立以美学特质和精神向度为标准的价值评判体系。2. 构成一个完整的对话结构:“前三部曲”是向内、向历史深处的叩问,是精神的奠基;“后三部曲”是向外、向时代伟业的放歌,是精神的绽放。二者并非取代关系,而是共生与互文,共同拼合起一位人民诗人完整而雄浑的精神世界。3. 赋予主旋律创作以同等的美学尊严。绿岛雄辩地论证了,书写党、国家、军队的“后三部曲”,其在诗学上的创新性与完成度,与此前备受推崇的“前三部曲”相比,不仅毫不逊色,更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开创性重大贡献”。三、超越文本的“突围”:指向未来的方法论。绿岛评论的终极深刻性,在于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未来指向。他深刻洞察到当代长诗(尤其是主旋律题材)面临的巨大挑战:即如何超越“编年史式的铺陈”和“旧的框架与格局”。 绿岛通过对峭岩的阐释,给出了突围的路径:这并非题材的突围,而是美学与诗学的本体性突围。峭岩的成功在于,他将宏大的政治叙事,彻底地、毫无痕迹地转化为一个崭新的美学命题。他用“强大诗性的魂魄”去消解历史,用“典型意象的生成”去替代说教,最终完成“一种艺术与时空的准确对接与定位”。绿岛指出,这种突围是“划时代的”。因为他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更是一种可供效仿与深化的创作方法论。他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者证明:主旋律的“红”,完全可以也必须是艺术的、诗的、美的;信仰的力量,必须通过最精湛的艺术感染力来实现其传播。 绿岛的这篇评论,与其说是在评论峭岩,不如说是在通过峭岩,与整个时代的诗歌写作进行一场高层次的对话。他是一位冷静的勘探者,为我们标定了峭岩这座文学高峰的准确经纬;他更是一位富有远见的理论家,为我们绘制了一份如何抵达乃至超越这座高峰的“突围路线图”。绿岛的评论让峭岩老师的创作,从个人的成就,升华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和一份宝贵的公共文化财富。这正是文学评论的最高使命:发现、阐释并引领。谢谢绿岛如此深刻而富有洞见的评论。谢谢大家!
蔡诗华现场发言: 绿岛诗歌创作50周年,许多诗句神来之笔并非信手拈来,而是其生命之拯救参悟、反省血泪之凝聚!唐·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至今被推崇,或许还将推崇千百年。即墓志铭式创作应成为杰出诗人作家一个极致标志,就是说如果杰出诗人作家最后归宿处要刻一首其诗代表作,一定要有多首候选、备选。这是诗人作家最后也是永远留在他曾恨爱交加的世上的“背影”或叫毕业作品。泡沫式快餐写手满天飞的当下,迫切地呼唤绿岛这种沉浸式缓慢创作,以经典为伍,以名作同行。向绿岛诗兄学习与致敬!
链接4:绿岛简介: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界》执行主编,《伊甸园》总编辑,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首席顾问,出版了诗集《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血祭》(谭嗣同诗传)《荒原之梦》《云朵上的空房子》《叛逆者》,出版诗歌理论专著《论诗人的两个世界》《峭岩长诗审美嬗变与突围》《诗歌的批判与批判的诗歌》及《峭岩传》等相关著作20余部。《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长诗荣获“中国当代首届长诗金奖”,于2017年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百位实力诗人”,2020年被评为中国诗歌(辞赋)“十佳诗人”,并获第十九届国际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等,现居北京。
文学理念:绿岛崇尚自由、独立的写作精神,强调诗人应通过作品维护诗歌的尊严与神圣性 。他认为诗人的话语权完全来自于作品,而非诗歌以外的任何事物,主张文学创作应坚守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
链接5:直播现场部分图片:
图1说:“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诗歌创作50周年研讨会”直播现场,部分嘉宾合影。(杨蒙福 摄)
图2说:《作者面对面》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王璞(左)出席直播现场并致辞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年成就。(刘瑞春 摄)
图3说: 著名朗诵艺术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朗诵艺术部部长雪石(孙月龙,左)诗人宣读93岁的诗坛理论泰斗、北大著名教授谢冕前辈写给绿岛诗人的贺信、宣读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书面致辞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年成就。(杨蒙福 摄)
图4说:本次活动推荐人、主持人“战士诗人”蔡诗华(左)转赠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赠送书法墨宝“孤胆诗魂”热烈祝贺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诗歌创作50周年研讨会圆满成功!(杨蒙福 摄)
图5说:著名诗评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吴思敬(左)现场发言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周年成就。(杨蒙福 摄)
图6说:著名军旅诗人作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国际诗人笔会主席、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峭岩现场发言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周年成就。(雪石 摄)
图7说:将军级诗人钟德浙(左)现场发言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周年成就。(刘瑞春 摄)
图8说:著名军旅诗人、原济南军区专业创作员、国家一级专业作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生康桥(左)现场发言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周年成就。(李虹·雨絮 摄)
图9说:著名媒体人,长期供职于北京青年报社的杰出诗人宗德宏现场发言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周年成就。(峭岩 摄)
图10说:著名文学批评家、南京大学教授陈东林现场发言高度评价绿岛诗歌创作50周年成就。(雪石 摄)
图11说:著名朗诵艺术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朗诵艺术部部长雪石(孙月龙,左)诗人朗诵绿岛诗歌代表作《打渔的人》。(刘瑞春 摄)
图12说:著名朗诵艺术家,瞭望中国演讲朗诵艺术团团长、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团长、虹韵长歌艺术平台总编李虹(左)诗人朗诵绿岛诗歌代表作《虹去了远方》(峭岩 摄)
图13说:著名导演摄影师、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柴金龙(左)朗诵绿岛诗歌代表作《外婆的月亮》。(峭岩 摄)
图14说:热心读者杨蒙福(左)朗诵绿岛诗歌代表作《云朵上的空房子》。(峭岩 摄)
图15说:著名现代派诗人绿岛做客《作者面对面》分享诗歌创作50周年研讨会,部分嘉宾、志愿者等和绿岛诗人合影。(王威卫 摄)
来源:真言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