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促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6:56 1

摘要: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从党中央关心、高校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对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制度作出前

编者按: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从党中央关心、高校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对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制度作出前瞻布局。按照《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2〕36号)相关要求,我校将于2025年接受第二类第二种审核评估。学校从2023年起全面启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对照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进一步健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了让全校师生更好地理解、把握审核评估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内涵和工作要求,学校特推出“迎评促建”专栏,旨在统一思想、提高认知,准确把握审核评估的精髓要义、重点要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01

学校的办学历程?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为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1998年由隶属原商业部划归省属,2010年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突出以一流的经管学科为主导,精干、特色的工科为重点的学科发展定位,凸显经管法融合、商工结合的办学特色。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8和2022年连续进入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4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数智教育重点校建设名单。学校经过73年历史积淀与薪火相传,育人特色不断凝练,育人成果愈加彰显。

02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着力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03

什么是“双一流”建设?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情况如何?

双一流建设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于2017年提出的战略性教育目标。“双一流”是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国内一流学科,1个数字经济培育(急需空白)学科。

04

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多大?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7020人,硕博研究生2808人。

05

学校有多少个本科专业?

学校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现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8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06

学校的科学研究面向什么?突出什么?

学校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积极构建“以教育教学赋能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反哺教育教学”的科教融汇育人模式,全面助推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学校依托现有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全省首家企业家学院等高水平科教平台,构建学术创新空间。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000余项,横向项目30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与北大荒集团、省供销集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3项,研制出“秋林·格瓦斯”等一批标志性产品。学校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积极构建“以教育教学赋能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反哺教育教学”的科教融汇育人模式,全面助推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学校依托现有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全省首家企业家学院等高水平科教平台,构建学术创新空间。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000余项,横向项目30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与北大荒集团、省供销集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3项,研制出“秋林·格瓦斯”等一批标志性产品。

07

学校有多少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国内一流学科3个,数字经济培育(急需空白)学科1个,多层次本科人才培养格局逐步形成且日臻完善。

08

学校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

09

学校的专任教师数量是多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573人,其中专任教师1160,生师比为21.88。

10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状况如何?

学校从教学设备设施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投入专项经费。建有智慧教室153间,其中远程共享式智慧教室139间、多功能研讨式智慧教室11间、沉浸式录播室2间、录制室1间;建有数智化实验室14间,满足不同教学需求,为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过程的融合提供保障。

11

学校教学信息化运行程度怎么样?

学校《打造实验教学全生态数智平台 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实验教学转型升级》入选教育部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强化元宇宙教学研究中心建设,启动AI课程及VR课堂建设,入选省教育厅“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1项;学校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数智教育重点校建设名单。

12

学校的图书馆建设资源如何?

拥有图书馆2个,生均纸质图书100.74册,电子期刊107.63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7749.97万次。

13

学校卓越人才或者拔尖人才的培养情况如何?

制订《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硕”连读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2019年开始在会计学专业招收“本硕”连读班,依托省级产业学院建设点,创新“数字技术+财经素养+管理能力”联动发展全新范式,推进与行业企业合作,促进产教融合。2022年“本硕”连读班扩大到6个专业,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4

什么是课程思政?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如何??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概括来说,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学校先后遴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71项,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共5届,参与校赛教师数共83人。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6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课程思政案例7项,对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项目予以经费支持,45项课程思政项目在学校网站进行展示交流,实现了“人人讲思政,门门有思政”的良好氛围。

15

什么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怎么体现?

立德树人是指培养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工作纳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抓实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引导教师担当起“四个引路人”角色;校领导身先示范做表率,带头给学生讲思政课,专题研讨思想政治工作。近三年,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共23次,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思政课54人次、听思政课34次,党委书记坚持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16

学校课程体系是什么?

学校深入贯彻OBE理念,充分调研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及社会需求状况,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融合为育人主线,科学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相匹配的关系矩阵。

17

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什么?

构建公共实践、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素质拓展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核心能力培养分解到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得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18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如何?

一是持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制订《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之中。形成“思创融合、课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和赛创融合”五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依托国家级教学资源平台,已逐步形成“数字赋能、五创融合、多元协作”的全生态创新创业育人新模式。三是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实行“学校主导、学院主抓、导师指导、学生自主”的四维管理模式。

近三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计7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5项,省级项目341项,校级项目287项,累计经费377余万元;参加项目学生3089名,发表论文114篇,授权专利(软著)61项,入驻大创项目创业孵化基地实践项目40项。近三年,我校共获得国创大赛国赛铜奖3项,省赛金奖9项、银奖65、铜奖199项,共计276项。

19

学校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服务体系。一是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整合了8个职能部门面向学生的服务职能,提供54个事项的集中服务,让学生“少跑路”。二是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共计50余人;此外,每年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及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唤醒职业生涯意识,提供求职择业帮助。三是开展就业市场建设。院校两级领导带队前往就业热点地区及企业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深入挖掘就业岗位,每年走访企业100余家。积极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引才,年均举办各类招聘会3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近8万个。四是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构建“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8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39人,建立了18个二级心理辅导站,构建危机学生转介绿色通道。学校于2024年获批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五是建立完善资助体系。学校累计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17000余人次,发放金额达1亿元;为1000余名学生发放高校服义务兵役资助资金和退役士兵助学金共计650余万元。

20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什么?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立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定期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对人才需求分析,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出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办法(修订)》,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以学生学习成效与成长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运行—监督—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教学运行,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21

学校服务教师教学发展的机制是什么?

出台《哈尔滨商业大学教职工进修管理规定》《哈尔滨商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哈尔滨商业大学关于推进社会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办法》,从政策上激励教师开展面向社会需求的科技服务工作,鼓励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支持教师开展国(境)外交流、培训、合作研究等活动。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专家局资助等项目派出100余名教师学生出国留学、访学、研修。

22

学校“四新”项目建设情况如何?

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专业的深度融合,开展卓越经管人才、国际化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学规划专业建设与优化工作,2024年,暂停招生11个专业,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深度融合,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接行业产业对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急需人才的需求,已申报金融科技专业,计划增设供应链管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四新”专业。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