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正见,是眉州通义县百姓杨宠的女儿。她自幼聪明颖悟,心地仁慈善良,生性怜悯万物,向来崇尚清净虚无的境界。到了十五岁行笄礼后,父母将她许配给同郡的王生。王家极为富有,喜好结交宾客。
杨正见,是眉州通义县百姓杨宠的女儿。她自幼聪明颖悟,心地仁慈善良,生性怜悯万物,向来崇尚清净虚无的境界。到了十五岁行笄礼后,父母将她许配给同郡的王生。王家极为富有,喜好结交宾客。
有一天,公婆宴请亲友,买来活鱼,让杨正见做成鱼脍。宾客们在厅堂中玩博戏,太阳偏西了菜肴还没准备好。
杨正见出来杀鱼,可她看着盆里活蹦乱跳的鱼心大为不忍,只是在盆中逗弄它们,始终不忍心宰杀。
到了傍晚,公婆因饭菜迟迟未好而严厉斥责,杨正见害怕受罚,慌乱中跑到邻居家,接着在荒野小路上奔走,不知不觉就走了几十里,却丝毫不觉得疲惫。
路上,她看见道路两旁生长着的花木,与人间所见大不相同。走到一座山间屋舍前,屋内有一位女道士。杨正见将自己出逃的缘由如实相告。
女道士扬眉惊喜地说:“你有体恤众生、珍爱生命的善心,值得教导。”于是便留她住下。
这座山舍位于蒲江县主簿化旁边,居住之处没有水源,女道士常让杨正见去山涧中汲取泉水。女道士向来不进食,因为杨正见的缘故,有时会到山外去寻求粮食来供养她,就这样过了好几年。
杨正见为人恭敬谨慎,做事勤勉尽责,始终恪守弟子的礼节,从未有过懈怠。
忽然有一天,在她汲水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白胖小儿,看上去才一岁多,见到人就喜笑颜开。杨正见每次都将他抱在怀里温柔地抚弄,这渐渐成了习惯,也因此有好几次汲水回来得很晚。
女道士觉得奇怪便询问她,杨正见如实相告。女道士说:“下次再见到他,一定要抱着他直接回来,我想见一见。”
此后一个多月,杨正见去汲水时,那个小儿果然又出现了,她便抱着小儿返回山舍。快到家时,小儿身体突然变得僵硬,仔细一看,竟像是草木的根茎,重达数斤。
伴随她的惊呼,女道士见了立刻认出这是茯苓,便让杨正见洗净蒸笼来蒸煮。
恰逢山中粮食吃完了,女道士出山去筹集粮食,只留给杨正见一天的口粮和三小捆柴,叮嘱她说:“蒸笼里的东西,等这三捆柴烧完就关火,千万不要擅自打开查看。”女道士原本说出去一天就回来,可当天夜里突降大风雨,山水暴涨,道路被阻断,足足十天都没能回来。
杨正见吃完口粮后饥饿难耐,闻到蒸笼里散发的香气,便偷偷打开蒸笼吃了起来,几天时间就把里面的茯苓全吃光了,这时女道士才回来。
女道士听说后感叹道:“能否成为神仙果然是命中注定。如果不是因为雨水冲毁道路,你怎么能吃光这灵药呢?我的师父曾说:这座山里有人形茯苓,吃到的人可以白日飞升。我已经寻找了二十年。如今你遇到并吃了它,真是有得道成仙缘分的人啊!”
从那以后,杨正见的容貌愈发与众不同,周身光彩照人,常有各路神仙降临她的居所,与她谈论天宫仙境、道法真谛。一年多后,她在开元二十一年(壬申年)十一月三日白日飞升离去。
杨正见曾对她的师父说:“我吃下灵药,本应立即成仙;之所以延迟,是因为幼年时,看见父母挑选税钱准备上交官府,我私自藏起两枚明净圆润的铜钱把玩。就因为这个隐藏官钱的过错,被罚在人间多待一年。”
她飞升的地方,就是如今邛州蒲江县的主簿化,当年她汲水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从前,广汉主簿王兴,也是在此处升天成仙。出《墉城集仙录》。
来源:书法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