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1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这是继3月美国对华加征145%关税后的“三级跳”反制。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2025年4月11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这是继3月美国对华加征145%关税后的“三级跳”反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贸易战已演变为全球供应链的重构竞赛,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遏制中国产业升级,却意外暴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被中国消费者误认为是国货的美国品牌,正通过资本渗透和本土化策略,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是哪些的美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里“如鱼得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商品总额达11640.6亿元,其中机械电子类占23.17%,农副产品占16.3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关税税率飙升至125%,但美国企业通过股权控制、品牌收购和供应链转移,将实际税率压缩至个位数。
就像哈尔滨啤酒,尽管它是诞生于1900年的本土品牌,但在2004年被美国百威英博以7.5亿美元收购后,它的实际控制权已转移至外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后,百威英博借助哈啤的销售网络,将百威、科罗娜等国际品牌渗透率提升至35%,挤压本土啤酒市场。
不仅如此,双汇集团自从2007年美国高盛和鼎晖投资控股双汇后,它的利润分配权发生质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在2024年双汇营收超800亿元,外资股东通过股息和关联交易获取60%利润,而部分原料仍从美国进口,享受关税豁免红利。
金龙鱼作为中国食用油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与双汇集团处境相同,它的母公司益海嘉里由美国ADM公司通过新加坡子公司控股,美国股东通过股息和专利授权获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除了通过对企业股权控制 ,来获取中国市场外 ,它还通过供应链“绕道”与本土代工,它将苹果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通过墨西哥转口进入美国,避免了145%的高额关税。
耐克也通过“越南制造”标签规避关税,尽管在华销售的运动鞋中,有60%使用的中国产鞋面和鞋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如此,美国企业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向中国消费者销售单价低于800元的商品,享受零关税政策。
中国制造业企业也逐渐沦为外资品牌的代工厂,其原因在于中国大部分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美国企业将利润的15%用于技术创新,这种“代工、利润外流、技术依赖”的循环,削弱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再加上,美国品牌通过“高端化”定位和本土化促销,使中国消费者愿为溢价买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如此处境下,中国向WTO发起12起诉讼,指控美国违反非歧视原则,专家组评估美败诉率超75%,若胜诉将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而华为则是通过自主研发5G芯片和鸿蒙系统,在2024年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达28%,打破苹果、三星垄断,它的“技术自主+生态开放”模式,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范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拼多多的“农地云拼”平台通过“产地直发”模式,将美国大豆进口量从736亿元压缩至450亿元,同时扶持东北大豆种植户,使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回升至35%。
除了国家与企业的反制,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意识得到提升,据资料显示,在2024年“618”购物节期间,标注“外资控股”的商品销量下降22%,而“中国品牌”标签商品增长4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数据的升涨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那些“潜伏”的美国品牌在这次关税大战中博弈的微观缩影。
在这场缩影里不仅暴露了中国产业生态的脆弱性,也说明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关税对抗,而是技术创新、规则制定和消费者心智的综合较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有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主动。
信源:
原文记载于新浪财经2024-07-101关于:暴跌6500亿,金龙鱼光环崩塌
原文记载于新浪财经2025-04-09关于:“对等关税”影响有限!多家食品上市公司回应
原文记载于亿欧网2024-03-22关于:“三吃”金龙鱼
原文记载于2004年12月29日 中国经济时报关于:5 51亿港元 美国AB购哈啤
原文记载于新浪财经2025-01-29关于:河南老乡IPO敲钟,570亿
原文记载于新浪财经2024-11-28关于:84岁万隆操刀第3个IPO,1600亿“双汇系”再添丁?
来源:潮鹿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