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纪委监委 紧盯民生“小切口” 做实监督“大文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04:04 1

摘要:今年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职能定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集中整治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黄南州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度。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群众咨询不动产政策。

今年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职能定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集中整治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黄南州纪委监委督促州教育部门制定印发《黄南州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实行领导干部“联县包校”机制,建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将全州中小学食堂纳入“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开展专项督导检查8轮,发现并整治突出问题240余条。市场监管部门立案处罚学校10所,罚没款2.6万余元,清退23家违规供应商并重新公开招标,推动25所新增计划学校实现学生报到当日“一校不落、一人不落”享受热食午餐,做到校长陪餐全覆盖,陪餐费用全缴纳。深挖细查“校园餐”领域资金截留挪用、串标围标行为、以次充好、以冷代热等问题,排查整改各类问题366个,持续释放严管严治的强烈信号。

黄南州纪委监委紧盯公租房申请、审核、分配等关键环节,督促州住建部门以规范管理、优化配置为目标,围绕住房清查、信息完善、租金追缴等工作,采取“分组包片+错峰排查”的模式,开展公租房集中整治清障行动,持续整治“公租房”乱象,保障资源公平善用。累计发放《公租房清障行动提醒函》1000余份、欠费催缴函800余份,张贴通告420余张,对2944套公租房完成排查及信息登记,查实转租转借等违规住房38套。通过政策宣讲和上门动员,促使9户违规住户主动完成整改,对拒不配合的5户违规住户依法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清退违规住房10套。目前,黄南州正在有序安排其他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圆安居梦,推动公租房真正成为惠及群众的“公平房”。

此外,黄南州纪委监委结合实际,督促州公安车管部门开展窗口单位非法中介集中整治行动,通过加强对业务大厅的巡查力度和现场宣传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非法中介危害,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指导车管部门动态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根据业务高峰低谷规律,灵活增设办理窗口、优化岗位协同、简化业务流程,开通线上预约、在线缴费等功能,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实现“群众少排队、办事更快捷;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讯员 申鑫)

同仁:攻“堵点”通“证结”,让办证不再难

一本产权证,承载大民生。为推动解决不动产“办证难”这一民生堵点问题,同仁市纪委监委聚焦主责,集中精力,前置关口,依托“日常+专项+派驻”监督,开展明察暗访、实地督导,精准发现“办证难”的“中梗阻”问题。目前,全市16个问题小区628宗不动产权证全部办结,需办证群众可通过绿色通道在5个工作日内快速办结,实现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同仁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将分散的联审事项“打包整合”,自然资源、住建部门牵头制定《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不动产权证办理“容缺+承诺”工作指引》,细化政策、理顺程序、明确职责,对同仁市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进行大起底,摸清全市问题小区的底数和情况。

打破先补材料、再办审批的传统模式,同仁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梳理、消防验收备案等6类高频缺失材料,形成《容缺受理材料清单》,将规划、消防等前置审批环节与不动产权登记流程并行推进,压缩串联办理时间,提供“周末不打烊”“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推行1名专员对接1个小区,统一接收材料、反馈进度。在同仁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同仁市16个问题小区涉及问题已全部化解,办理不动产权证书628本,办证难问题切实得到解决。

(通讯员 李宏翔)

河南县多部门护航校园餐安全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将校园餐领域作为监督工作核心与重点,携手河南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通过强化资金监管、拓展供餐服务、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举措,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校园餐成为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的“暖心餐”。

河南县纪委监委将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视为监督“牛鼻子”,督促河南县教育局严格按《关于在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打好“营养改善计划突击战”的工作方案》,规范资金发放流程,确保资金流向明确、使用合规。今年春季学期,河南县教育局按每人每学期500元的标准,向全县中小学生发放营养改善资金。截至目前,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第二批253.69万元资金已全额、及时、精准发放到位,惠及4800名学生。从采购意向公开、计划备案、开标评标到合同签订,河南县纪委监委全程跟进、无缝监督,确保采购程序依法依规。8月30日起,供应商供餐实现“等价质优”,为政策落地提供坚实资金和物资保障,让学生吃上安全、放心、营养的食材。

同时,河南县纪委监委推动热食供餐服务有序拓展,督促县教育局将县中学、县民族中学纳入供餐新增范围,恢复托叶玛完小、优一完小、优二完小的供餐服务,扩大热食覆盖范围,让更多学生享受营养美味热食。9月1日,河南县委书记车向贤带领部分县级干部深入河南县中学开展领导陪餐活动。他们与师生、家长一起在简易厨房用餐,检查食堂环境卫生等情况,询问采购渠道、成本控制及食谱制定等问题,确保学生吃得好、吃得安全。

为全面提升校园餐服务规范性与专业性,河南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教育局加强人员培训。从8月20日起,河南县教育局委托黄南州锦海职业学校,对38名未持证食堂从业人员开展为期7天的职业技能系统培训。经严格考核,37人顺利获得初级证书,为校园餐服务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通讯员 吴成花)

泽库县筑牢监管防线护航乡村振兴

为破解农牧区村集体“三资”管理堵点难点,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纪委监委通过“压实责任、重点突破、为民办事”多维推进,以“小切口”监督推动民生“大文章”。

泽库县纪委监委将“三资”监管作为维护农牧民切身利益、巩固乡村振兴根基的关键抓手,紧盯民生“重难点”,对“三资”管理与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管理、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扎实推进问题整治。截至目前,职能部门共梳理细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7类67条。

围绕“三资”管理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泽库县纪委监委推动监管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迈进。联合农牧水利和科技局等部门,持续强化资金安全监管,累计排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类资金47208.6万元。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借助“清廉村社”平台,督促各村做好“三资”信息录入并公开,推动“三资”管理阳光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泽库县纪委监委将专项整治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重点关注农牧区饮水等民生问题,解决农牧民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检修的方式,解决40余户家庭饮水安全问题。

泽库县纪委监委将持续聚焦农牧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及乡村振兴资金监管专项整治工作,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安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通讯员 谢雯)

尖扎县纪委监委

细化日常监督确保汛期安全

今年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纪委监委不断做实日常监督,全过程监督水利部门扛牢行业监管责任,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保障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尖扎县纪委监委督促水利部门组织召开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安排部署会,安排部署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启动水旱灾害防御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规范开展雨水情、工情、险情和防御工作信息报送。汛前,尖扎县已完成37座雨量站、6处声光电一体站、84套预警广播的维护工作,保证预警平台正常运行。

尖扎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监督,督促水利部门持续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对水库等防洪设施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开展隐患排查12次,发现隐患9处,已全部整改完成。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结合本地雨情、水情、工情以及历年防御经验,全面优化水旱灾害防御预案。

尖扎县纪委监委督促水利部门联合坎布拉镇、康杨镇,组织直岗拉卡村红旗社区、格曲村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参加2025年尖扎、化隆区域一体化政企联动防汛应急演练。水利局联合县气象局组织各乡(镇)主管防汛的负责人及各村负责人,开展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会,储备水泵、发电机和救生衣等水旱灾害防御抢险物资,对防汛物资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安排3万元购买沙袋等防汛物资,确保物资质量良好、数量充足、调运顺畅。

针对暑期学生溺水事故高发、频发问题,尖扎县纪委监委督促水利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加大防溺水宣传教育力度,印发《关于进一步扎实开展防溺水工作的通知》,让群众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督促水利局组织干部前往措干口完小开展“碧水清流共守护 河湖长志少年铸”宣传活动,引导学生识别危险水域标志,正确使用救生设施,增强青少年和家长安全意识,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通讯员 何艺仙)

《西海都市报》(2025年09月19日 第A4版:专版)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