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馆子要去苍蝇馆子,高档餐厅?少了烟火气,吃着没劲。”他这话可不是个例,月入2万的90后白领华姐也一样。
预制菜的争议还在吵翻天,可00后小乐压根不关心,这小伙子评判美食有个铁律,得有“锅气”。
“下馆子要去苍蝇馆子,高档餐厅?少了烟火气,吃着没劲。”他这话可不是个例,月入2万的90后白领华姐也一样。
以前她总往高端餐厅钻,觉得干净有排面,直到一次偶然打卡社区小馆,看着厨师在猛火灶上颠勺,油星子滋滋响,突然就明白了啥叫“人间值得”。
现在华姐手机里全是苍蝇馆子的打卡攻略,甚至旅游时都要搜“本地人私藏小馆”。
“这不是消费降级,是不想给品牌标签买单了。”她说得实在,“不好吃的话,吹得再高级都是虚的。”
你别说,现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晒苍蝇馆子的帖子多得离谱,随便刷十条就有三条在安利小巷子里的“宝藏店”。
长沙胡哥的小馆子就开在社区楼下,巴掌大的地儿摆着几张桌子,主打辣椒炒肉。
就这道菜,让他成了“网红”,不少外地人专门打车来吃。
胡哥最近还学起了直播,镜头怼着后厨,边炒边说:“咱这菜没预制的,现切现炒!”评论区全是“看着就香”“明天就去”的留言。
为啥苍蝇馆子突然火了?说白了,现在人吃腻了标准化的预制菜。
金掌柜做了十几年餐饮,他说得透:“现炒这事儿,在预制菜时代成了奢侈品。不是贵,是那份烟火气买不来。”
就像抖音上那家川菜馆老板说的:“我不敢说多高级,但能保证每道菜都是锅里蹦出来的。”这种“看得见的新鲜”,恰恰戳中了消费者的心思,吃饭不只是填肚子,得有点人情味儿。
一边是预制菜的效率革命,一边是苍蝇馆子的烟火坚守,这俩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有网友调侃:“要是西贝旁边开家‘东贝’苍蝇馆子,说不定能双赢。”
金掌柜觉得这主意挺靠谱:“连锁餐厅做标准化,苍蝇馆子做人情味,消费者各取所需,这不挺好?”
但苍蝇馆子也有硬伤,华姐就说过:“有些店环境确实差点意思,卫生让人担心。”不过现在也有改进,比如透明厨房、第三方卫生认证,甚至有老板在菜单上标注“食材采购日期”。
说到底,大家要的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想吃省心的有预制菜,想吃热闹的有苍蝇馆子”。
说实话,餐饮这事儿,本质上是“锅气”和“人心”的事儿,预制菜解决了效率问题,苍蝇馆子留住了情感温度。
就像小乐说的:“吃预制菜像点外卖,图方便;吃苍蝇馆子像跟朋友聚餐,图开心。”未来的餐饮业,怕是得让这俩好好共存,毕竟咱老百姓吃饭,既想省时省力,也想吃得有滋有味儿。
来源:念寒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