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运河中学红房子记忆之一:母亲与胡圭玉老师阿姨 | 作者 于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12:53 3

摘要:“红房子”是运中校园东南角的12间红砖瓦房,住着运中最早的6户教职工家人子女。后来又在“红房子”东头接了4间青砖房,住在前面红砖房的6户人家多年未变,住在青砖房的两户人家却变动了好几次。

“红房子”是运中校园东南角的12间红砖瓦房,住着运中最早的6户教职工家人子女。后来又在“红房子”东头接了4间青砖房,住在前面红砖房的6户人家多年未变,住在青砖房的两户人家却变动了好几次。

我家在“红房子”西数第三家,隔壁第四家住着常永山和胡圭玉老师,我们两家很相似,都是一儿一女,都是姐姐弟弟。胡老师阿姨1962年到运中后,就与我母亲在一个教研组,我母亲教化学,胡老师阿姨教物理,她们是同事,又是邻居,还是一对无话不说的好友,后来,连我与胖冬弟找媳妇,彼此都要第一时间去帮忙把关,至今还被我和胖冬弟的夫人当作笑谈。

在“红房子”的叔叔阿姨老师里,我母亲和胡老师阿姨的出身都有些特殊。搜《百度百科》:“王嘉宾,清同治五年(1866年)生,高淳下坝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江南乡试第一,成为清代高淳唯一解元,同科的还有钱名山、吴稚晖等名士。据当年《申报》刊登的王嘉宾喜中解元的新闻介绍,王在诸考生中‘鹤立鸡群,平时已有俯视一切之概,果为两主试所赏识’。王嘉宾参加康粱维新运动失败后,与黄炎培、储南强等人(三人为结拜兄弟,作者注)参加同盟会,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也是孙中山先生的战友。民国建立后,王嘉宾被选任江苏省参议员,又被选为北京政府参议员。”王嘉宾是我母亲的祖父。

胡老师晚年应邀参加运中同学聚会

与我母亲的出身相比,胡老师阿姨的出身更加传奇。在无锡,没人不知道民族资本大亨荣毅仁的荣家,在苏州,没人不知道民国工商巨擘刘正康的刘家。刘正康,浙江镇海人,20岁到苏州做木材生意发家,后创办了苏纶纱厂、苏州电气公司、苏州国货商场,苏州太和面粉厂等众多民族企业。刘正康一直担任着苏州总商会会董,是民国苏州工商界的灵魂,黄金荣早年在上海滩被人追杀,逃到苏州投奔刘正康,刘正康安排他在自己的“天宫戏馆”看场子,黄金荣后来拐了好友的老婆林桂生,又是刘正康出面给摆平的,最后还帮助黄金荣回到了上海,后来黄金荣在上海发迹后,每次到苏州必住刘家。如今,这类关于刘正康的传奇故事,网上随手就能搜到无数,刘正康有多位子女,最疼爱小女儿刘秀青,为不舍其离开,选中了手下一位姓胡的青年才俊为婿。刘秀青出嫁不离刘家门,生了一男三女,最小的女儿叫胡圭玉。

常老师叔叔和胡老师阿姨结婚时,刘家早已响应政府号召“公私合营”了,刘秀青婆婆从江南给小女儿送来了真丝面料、皮箱衣物,橱柜都是真正的紫檀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全民防地震,我们“红房子”七八个少年帮着抬,硬是没能把这些紫檀家具搬进防震棚,最后胡老师阿姨说,放在屋里吧,反正也砸不坏。胡老师阿姨后来给儿女取了“青”和“康”的名字,应该是寄托了对母亲和外公的一片深情。

我们“红房子”属鼠的特别多,我母亲与胡老师阿姨都属鼠,还包括我的姐姐,“红房子”有人家养了几次猫,不久后都自己跑了,也属鼠的董文才老师叔叔的夫人姚阿姨笑说,“红房子”的鼠气太盛。

1961年,我母亲在运中,63年我出生后,她把长辫子剪了

与自己的属相不同,我母亲特别爱干净,床单铺得不能有一丝皱褶,被子要叠得方方正正,起床后就不准人再坐床上,一有空就在家里不知疲倦地四处擦抹。胡老师阿姨与母亲相反,生活很随性,有时间就喜欢上床躺着休息一会,我母亲总是羡慕她心宽有福气,胡老师阿姨说 这是睡觉疗法,身体不舒服,有点烦心事,睡一觉就烟消云散了。

我母亲比较心灵手巧,这是得到运中叔叔阿姨老师们公认的,尤其织毛衣又快又好,什么新针法一看就会,当年许多老师同学,甚至我父亲的机关同事朋友,都请我母亲帮助织过毛衣。母亲总是很高兴地答应下来,无论春夏秋冬,飞针不断,有时我睡醒了一觉,看到她还在为人赶织毛衣,天气太热了,就将一把芭蕉扇垫在腿上。胡老师阿姨也织毛衣,经常织着织着就出错了,赶紧跑过来问我母亲,我母亲总是笑着接过去,替她拆了重织,胡老师阿姨在一旁认真看着,不一会就说学会了,可是后面依然继续不断地出错。

我母亲与胡老师阿姨有个共同点,就是节俭,我母亲是很节俭,胡老师阿姨是太节俭了。她们最喜欢做得事,就是抽空一起上街,到百货公司买人家一匹布裁剩的布头,拿回来拼拼凑凑地给全家人做衣服,不管颜色差异,花色不同,都能裁剪拼接到一起。我母亲做得总体还算周正,只我总感到袖子不舒服。胡老师阿姨做得衣服,两个衣襟永远一短一长地翘着,后来胖冬弟长大了,与常老师叔叔一起抗议,她才不给这父子俩做了。常青妹妹老实忠厚,胡老师阿姨就与女儿一起,继续穿着一短一长翘着的自制衣服,出门上课办公毫不在意。其实,我从小就听母亲说,刘秀青婆婆每年都要给胡老师阿姨寄衣服,许多还是欧洲亲人代购的巴黎最新洋装,只不过被胡老师阿姨统统压在了箱子底下,改革开放前是这样,改革开放后依旧这样。

记得很多年前,我跟胡老师阿姨和胖冬弟去徐州,街上看见一位挺胸凸肚老板样的男人,脖子上勒着条拇指粗的金链子,我随口说了句这人真有钱,胡老师阿姨瞥了眼,轻描淡写道,真有钱的人不这样。我在宁工作后,有一年春节去看常老师叔叔和她,说起正在拍摄的一个文化名人访谈节目,其中有位评弹大师很傲娇,胡老师阿姨笑了笑说,她与我小学同过班,家里没钱了,就去学了评弹。我做了一辈子记者,算是有点见识,我认为胡老师阿姨是极少存世的真正贵族,这不仅指出身,而是指内心。

2010年之后,南京城整体改造,我陪着胖冬弟去处理准备拆迁补偿的常家祖产,那是建邺路上紧邻朝天宫的一座民国两进跨院。我洞穿不了人心的叵测,至今不信所有人都会为几万块钱疯狂,作为“红房子”里唯一邳县籍孩子,只能为自己感到羞愧。

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会画画的卡车司机,从来不喜欢数理化,初二上了一年化学课,母亲问起我的功课,连要求的26个元素都背不出来。但是从初中到高中,我的物理成绩一直很好,在班里可以名列前茅,不是我特别喜欢物理,而是我觉得学不好,对不起常老师叔叔和胡老师阿姨。就这样,我学了个工业自动化专业,在学校多次补考混到毕业,工作后凭着当年刘企华老师一星期一篇《观察日记》的强制训练,找到了一个新职业,好老师不仅教书育人,还能让学生的未来有无数可能。

1999年,新中国第一部《建筑法》出台,我到苏州拍摄当时全国唯一的建筑招标市场,趁机看了刘家花园和诸多旧址,如今它们已被苏州市政府妥善保护了起来。如今,南京慢城孔子登临过的游子山风景区,王嘉宾墓已成为政府文保单位,供游客们欣赏美景之余凭吊参观。

2012年,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为了在台湾省设立记者站(江苏的台商占大陆地区半数以上),江苏省组织了5人新闻高级参访团赴台考察,在台北市阳明山的“国民大会”旧址中山楼里,接待的台北市政府官员喋喋不休地给我们介绍所谓宪政史,我指着展陈中第一幅民国参议员代表集体合影说,这里有我的曾外祖父,接待官员一脸错愕,当即闭了嘴。

改革开放后,当时的高淳县人民政府专门给邳县人民政府行文,后来又派人过来做母亲的工作,希望她作为王嘉宾唯一在世的后人和女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能回高淳县政协工作。母亲说,我只会教书,不会当官。组织来人继续劝说,不参政议政也行,可以继续回去教书。母亲说,我在邳州习惯了,最终谢绝了组织的提拔和照顾。多少年后,在母亲生命最后时期,我曾问她后悔过吗?母亲说,我喜欢教书,有来世还当老师。我又问,还来邳州吗?母亲答,还来。

今年清明前夕,我回邳吊唁刚刚逝去的王老师伯伯,又去看望了恩师刘企华老师夫妇,最后去巨山为父母和常老师叔叔、胡老师阿姨扫了墓,他们把生命和灵魂都留在了第二故乡,愿他们在天堂继续做老师,做同事,做朋友。

本文照片由作者于平提供

来源:大洲文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