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1日,大智慧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71亿元,同比下降0.84%;归属净利润为-2.0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2亿元大幅下降296.51%;扣非净利润为-2.0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2亿元略有改善。尽管公司在
2025年4月11日,大智慧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71亿元,同比下降0.84%;归属净利润为-2.0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2亿元大幅下降296.51%;扣非净利润为-2.0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2亿元略有改善。尽管公司在AI、大数据及证券信息服务领域持续投入,但业绩表现依然疲软,亏损进一步扩大。
证券信息服务:大智慧APP升级未达预期
报告期内,大智慧在证券信息服务领域进行了多项升级,包括大智慧APP的迭代、慧信功能的优化以及AI辅助提问和回答等新功能的研发。公司还推出了鸿蒙版APP,并实现了多个版本的迭代,成为鸿蒙NEXT首批上架的证券类APP。然而,这些技术升级并未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反而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
尽管大智慧APP在用户体验和功能多样性上有所提升,但其市场份额并未显著扩大。报告期内,公司虽然加强了与券商、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但这些合作并未转化为实际的收入增长。此外,公司在信创改造和新商业模式上的探索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导致整体业务增长乏力。
更为严峻的是,大智慧在证券信息服务领域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尽管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市场反应平平,用户增长缓慢,未能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这表明,大智慧在证券信息服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存在明显问题,亟需调整。
大数据及数据工程服务:投入巨大,回报有限
大智慧在大数据及数据工程服务领域的投入同样未能带来预期的回报。报告期内,公司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并对核心产品“企业预警通”进行了功能升级。然而,这些技术突破并未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反而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尽管大智慧在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积累较为深厚,但其商业化能力明显不足。报告期内,公司虽然推出了多个市场关注的热点专题,如产业债主题大全、股东穿透报告等,但这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有限,未能有效提升公司的收入水平。此外,公司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未能转化为实际的商业成果。
更为严重的是,大智慧在大数据领域的投入与回报严重失衡。报告期内,公司在大数据及数据工程服务领域的研发投入高达2.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66%,但这一领域的收入增长却微乎其微。这表明,大智慧在大数据领域的战略布局存在明显问题,亟需重新审视。
境外业务:阿斯达克网络表现平平
大智慧的境外业务主要由阿斯达克网络负责,报告期内,阿斯达克网络专注于香港市场发展,并通过AASTOCKS产品提供交易服务。尽管公司增强了AASTOCKS功能,并推出了AACAT的创新功能,但这些举措并未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
报告期内,大智慧国际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可定制的股票交易解决方案,并不断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可定制性和适配性。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转化为实际的收入增长,境外业务的业绩表现依然平平。此外,DZH Financial Research在媒体运营和定制解决方案上的投入也未能带来显著的商业回报。
更为严峻的是,大智慧在境外业务领域的投入与回报严重失衡。报告期内,公司在境外业务领域的投入未能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反而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这表明,大智慧在境外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存在明显问题,亟需调整。
总体来看,大智慧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令人失望,尽管公司在AI、大数据及证券信息服务领域持续投入,但未能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未来,大智慧亟需重新审视其战略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扭转当前的亏损局面。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