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11:59 1

摘要:介绍产出导向法的内涵和流程。分析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即驱动:提炼语篇主题,设置明确产出任务,激发潜力;促成:搭建“支架”,深度解读语篇,促进产出;评价:优化评价形式,保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杨晓芬

摘要:介绍产出导向法的内涵和流程。分析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即驱动:提炼语篇主题,设置明确产出任务,激发潜力;促成:搭建“支架”,深度解读语篇,促进产出;评价:优化评价形式,保障教学评一致性,强化效果。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读写结合是基于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关联性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任务持续深化的今天,以提升学生综合语用能力为导向展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成为大多数教学工作者的首选。就具体的运用情况来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仍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导致学生难以实现有效的语言经验迁移与运用。因此,为切实规避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流于表面问题的出现,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产出导向法融入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路径。旨在通过对产出导向法优势价值的深度开发,为学生构建周密、完善的英语语言学习循环,达到切实推动其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产出导向法

(一)产出导向法的内涵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简称 POA)是文秋芳教授针对外语教学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将外语教学的输入性学习(听、读)与产出性运用(说、写、译)以更为紧密的方式联结起来,让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文秋芳、毕争 2020)。其核心理念在于将学习者视为外语教学的中心与学习主体,将一切课堂教学活动指向学习者的产出性运用,让其在教学者的引导下对输入性学习材料进行选择性加工,从而实现有效产出与合理运用。概括而言,产出导向法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以致用为主要目的的外语教学理论。

(二)产出导向法的流程

文秋芳教授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划分为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与评价(Assessing)三个阶段(文秋芳 2020)。在驱动阶段,教师要通过构建真实语言交际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其自主尝试产出;在促成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输入材料进行选择性学习与加工,并助力其顺利完成产出任务;在评价阶段,教师要运用多元评价手段对学生输入性学习、产出性练习进行即时评价,对其产出成果进行延时评价。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对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特征的把握及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解读,构建如图1所示的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为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以驱动学生实现深度英语学习。

三、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一)驱动:提炼语篇主题,设置明确产出任务,激发潜力

驱动是应用产出导向法展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所需把握的首要阶段,对学生输入性学习效果、产出性运用水平起关键作用(姜辉 2021)。在实际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在明确语篇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定与之相匹配、相对应的产出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产出任务的驱动与引领下主动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使其实现对语篇内容的深度理解,从而在高效输入性学习的推动下顺利完成写作产出。

1. 整合语篇主题,设定目标,明确产出任务

主题是语篇核心内容的反映。从整合语篇主题入手,设定输入性学习目标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题意义,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对语篇内容的把握和认识程度,提升其英语阅读学习成效。在精准设定目标的基础上,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写作产出任务,能够让学生明晰读写结合英语学习方向,主动对语言输入材料进行选择性加工(薛海燕 2021)。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时,教师采用产出导向法开展英语读写结合教学,通过全面阅读语篇,提炼出“人与自我”主题语境,并在明确核心主题Campus Life—Freshman Challenge后,设定如下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输入性学习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能够整合性地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理解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的内容。

(2)文化意识目标:通过阅读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能够感知中西方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差异与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3)思维品质目标:能够在阅读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后,对新生挑战、校园生活等话题发表具有创造性的个人主观见解,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4)学习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恰当的策略与方法阅读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并合理质疑及评价自身阅读学习过程。

之后,教师设定与上述目标相对应、相匹配的写作产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选择性地加工和处理语言输入材料。

Task 1: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见下表).

Task 2:Combining the article The Freshman Challenge,summarize the emerging challenges you are facing.

Task 3: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campus lif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eenagers based on their actual campus life.

Task 4:Collaborate in groups and provide targeted solutions to the new challenges faced by oneself.

由此一来,学生能够在学习目标、产出任务的引领和推动下自主探究The Freshman Challenge一文的主题意义,并通过梳理、归纳文本各段中心意思的方式,实现对语篇的全面解读,自觉联系自身校园生活、所面临的新生挑战进行写作产出。

2. 围绕语篇主题,构建情境,调动阅读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情绪的关键因素。在运用产出导向法展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时,教师可通过创设与语篇主题意义有直接关联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更加投入地参与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从而为其高效写作产出打好基础。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s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时,教师在围绕语篇主题意义设定明确读写教学目标与产出任务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中所描绘的Tangshan Earthquake(唐山大地震)场景还原出来。通过播放唐山大地震纪录片片段、相关纪实照片、影视剧片段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更立体、形象的英语阅读教学情境,有效调动与激发其主动阅读、自主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积极性,从而在有效深化学生英语阅读学习体会与感受的同时,让其在探究与分析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的过程中,认识到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对城市、人类、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从而自主收集与整理相关英语阅读资料,围绕Tangshan Earthquake、natural disasters进行英语写作产出,发展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促成:搭建“支架”,深度解读语篇,促进产出

促成是应用产出导向法展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关键阶段,直接决定学生的产出性学习成效(王璐 2020)。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重视优良教学“支架”的搭建,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与加工提供可靠抓手,让其通过全面、深度阅读获得完成写作产出任务的写作素材、写作手法与写作思路,从而实现有效产出。

1. 优化“黄金三问”设置,全面解读语篇内容,获取写作素材

“黄金三问”(What? Why? How?)是《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做出的教学提示,意在通过设置核心教学问题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他们全面把握语篇内容(濮艳 2019)。在运用产出导向法开展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通过优化“黄金三问”设计,引领学生进行整理语篇中心大意、缩写(或扩写)语篇文本的产出性练习,从而取得提升其英语阅读学习实效、促进其有效产出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一文时,教师设置如下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展开写作产出的“黄金三问”问题串。

第一,What?

问题串设置:

(1)What is the main focus of the article 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

(2)What traditions have Ireland developed?

(3)What are the best ways to experience Irish tradition and culture?

第二,Why?

问题串设置:

(1)The article is titled 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but why does the article extensively depict the beauty and magic of “Emerald Isle”?

(2)Why does the author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when depicting different locations in Ireland?

(3)Why does the article say “Ireland’s beautiful countryside has always had a great impact on its people and conditions”? From what aspects can we see the impact of Ireland’s beautiful countryside on its culture and traditions?

第三,How?

问题串设置:

(1)How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breathe in the sweet scent of fresh flowers while birds greet the new day with their morning song” in the text? What effect does this have on describing the traditions of Ireland?

(2)How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places?

(3)How to experience China’s local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在如上问题的引领与驱动下展开更深入的语篇研读与文本分析,对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一文中所描绘的爱尔兰乡村风景、翡翠岛景色及当地文化传统有较好的把握和认识。另外,学生还会受到语篇中情绪情感的触动,自主归纳描述景色的词汇、语句;自觉探究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主动探索描绘我国美丽景色的写作方法,从而实现有效的英语写作产出。

2. 完善教学指导方式,深度理解语篇意图,把握写作手法

在学生通过“黄金三问”引领全面把握语篇内容并得到优质写作产出素材积累后,教师对教学指导方式进行完善、创新,组织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语篇研讨活动,使其更深入地把握语篇的写作意图,主动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文化信息材料识读语篇主题,解析语篇写作方法,把握在写作产出中创造性地发表个人见解、观点的学习策略。

仍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 板块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一文为例,在学生明确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后,教师布置如下指向写作产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推动和促进下主动围绕语篇展开深度研讨,把握情景交融(feeling and setting happily blended)的写作手法。

Task 1:Sort out the vocabulary related to emotions and feelings in the article 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and analyze the meaning of these vocabulary in context.

Task 2:Imitate the sentences describing Jade Island in the article and explore how to depict the scenery as if it were real?

Task 3:Choose your favorite location or attraction and describe your feelings about it to other members in the group.

之后,教师利用微课展示我国的九寨沟、西湖、长城等风景名胜的图像或影像,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其从自身的旅游经验与赏景、观景的感受出发,尝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作,并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 突出思维导图作用,整理语篇结构框架,提取写作思路

若想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英语写作产出,除了要让其在语篇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手法外,还要让其建构起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框架(骆春利 2018)。对此,在运用产出导向法引领学生展开读写结合英语学习活动时,教师可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嵌入促成阶段,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语篇结构,从而展开主次明确、详略得当的写作产出。

例如,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一文的分析研讨后,教师鼓励他们利用思维导图从Opening、Main text、Ending三个角度整理英语写作结构框架(见图2),自主完成英语写作产出,并在课堂中相互分享与传阅英语习作。

(三)评价:优化评价形式,保障教学评一致性,强化效果

评价是应用产出导向法展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最终阶段,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产出,让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颜琳 2017)。在实际的英语教学组织与设计中,教师可将评价与师生的教与学活动进行对接,打造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从而在充分彰显评价促学助教优势的同时,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可利用阶段性评价引导、调节学生的语篇阅读学习行为,提升其语篇研读精度,为其英语写作产出提供保障。

例如,在指导学生解析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The Virtual Choir一文的说明手法时,教师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并分享交流成果,并引导他们以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自主评价,查漏补缺,学会运用正确的时态、清晰的条理、明了的语言表述介绍与说明一种或一类事物的特点,从而实现说明文英语写作产出效果的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结果性评价评测、判断学生的英语写作产出成效,强化其英语写作产出效果。

例如,在学生完成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 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的英语写作产出任务后,教师从Language expression、Lexical collocation、Writing Techniques、Discuss depth等方面评价,并展示优秀的英语习作,供其他学生借鉴、参考、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强学生的英语读写结合学习体验感与成就感;二是更好地激励学生实现优质、高效的英语写作产出。

结语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强调输入性学习活动与输出性学习活动紧密结合的外语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将产出导向法贯穿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不仅有利于打破语言学习与运用的界限,推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良性发展,而且能让其亲身经历完整语言输入、输出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引用文献

姜辉. 2021. 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英语生本课堂的策略思考 [J]. 高考,(33):125-126.

骆春利. 2018. 高中英语读写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之初探 [J]. 考试周刊,(74):121-122.

濮艳. 2019. 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 [J]. 校园英语,(16):82-83.

王璐. 2020. 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J]. 学苑教育,(22):29-30.

文秋芳. 2020. 专栏引言:“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再解读 [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3.

文秋芳,毕争. 2020. 产出导向法与任务教学法的异同评述 [J]. 外语教学,(4):41-46.

薛海燕. 2021. “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江苏教育,(3):41-44.

颜琳. 2017.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J]. 校园英语,(38):221.

注: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课题“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YKT-22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来源:永大英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