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至1053年,侬智高反宋全过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11:57 2

摘要:侬智高他们家一直是广源州的头头。广源州虽然名义上归宋朝的邕州管,但实际上被交趾(今越南北部)那边控制着。侬智高跟交趾那边关系一直很紧张,经常有矛盾。宋朝的皇帝和大臣们,不仅不帮他,还总是防着他。

1052至1053年,侬智高反宋叛全过程

(整理自《广西通志》等多种史料)

【侬智高反宋的前因】

侬智高他们家一直是广源州的头头。广源州虽然名义上归宋朝的邕州管,但实际上被交趾(今越南北部)那边控制着。侬智高跟交趾那边关系一直很紧张,经常有矛盾。宋朝的皇帝和大臣们,不仅不帮他,还总是防着他。

1049年,侬智高曾经去骚扰过邕州。广西的一个官员萧固就派人去打探情况。这个人为了显摆,没跟上级打招呼就直接去打侬智高,结果被人家抓住了。这个人被抓后,就开始忽悠侬智高,说他是来招抚的,不是来打仗的,都是误会。侬智高信了他的话,就放了这个人,还跟他说了一大堆心里话。

侬智高跟这个人说,他其实也不是真心想反,只是唐朝、宋朝都不重视他们这地方,让他觉得没受到尊重。这个人就劝他,你地盘这么小,还是归顺朝廷吧,不然朝廷大军一来,你肯定完蛋。侬智高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派人跟这个人一起回邕州,表示愿意向朝廷进贡。

其实之前侬智高就想让宋朝封他个刺史当当,现在要求降低了,只要能进贡就行。但宋朝的官员们觉得他这事儿做得太草率,就把派去的那个人给降职了,把侬智高派来的人也全都送回去了。这样一来,侬智高就觉得自己被耍了,心里很不爽,跟宋朝的关系也就更紧张了。

经过之前想归附却被拒绝的事儿,侬智高还是没放弃,他又送了大象、金银这些东西给宋朝,就是希望能和朝廷建立联系。可惜啊,宋朝还是因为他跟交趾有关系,再次把他拒之门外。

侬智高这人挺有毅力的,两次失败都没打倒他。他又用金盒子装了封信送去,表示他真心想归附。邕州的知州陈珙也帮他上书朝廷,可惜啊,朝廷还是没答应。

其实,在侬智高这么努力想归附之前,广西一官员萧固就提议给侬智高封个官,让他帮忙抵抗交趾对广西的骚扰。但枢密院那边觉得,侬智高和交趾有关系,接纳他可能会惹麻烦,所以就没同意。

枢密院还问萧固,你能不能保证交趾不会拉拢侬智高?能不能保证侬智高不会来骚扰我们内地?萧固当然没法打包票,但他觉得侬智高是个人才,交趾是拉拢不了他的。可惜啊,萧固和枢密院争了好几次,枢密院就是没松口。

所以啊,侬智高3次想归附宋朝,最后都是一场空。

【大南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因为受到交趾的压迫,并且多次请求归附宋朝都被拒绝,侬智高决定起兵反抗宋朝自立门户。他开始做准备,让手下拿旧衣服去换粮食,还放出消息说他们住的地方闹饥荒,部下都散了。其实呢,他暗地里和进士黄玮、黄师宓,还有他的族人侬智忠、侬建侯等人商量怎么攻打邕州。宋朝在邕州的官员们都被侬智高骗到了,真的以为他只是因为饥荒而离散部众,所以没做任何防守准备。这样一来,侬智高起兵后就更容易迅速发展了。

后来,侬智高建立了大南国政权。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在外面受到交趾的压迫,在内部又得不到宋朝的接纳,所以只能自己干一番事业了。大南国政权的建立,对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挑战,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1052年四月,侬智高下令烧掉了他们的住处和存粮。然后他告诉部下,因为积蓄都没了,生活不下去,只能攻占邕州和广州,自己称王,不然就只能等死。在起兵反抗宋朝之前,为了不被交趾威胁,他先占领了安德州。之后,他就从安德州带着5000人攻打横山寨,结果知寨张日新等人战死。

到了五月,侬智高带着部队沿江东下到了邕州。知州陈珙关起城门防守,但他的部队里有内奸,最后邕州城被攻破,官军死了上千人,陈珙也被抓了。侬智高在军资库里找到了他之前给朝廷的金盒子,就质问陈珙为什么不帮他向朝廷请求官职。陈珙说他已经上奏了,但朝廷没同意。侬智高要他拿出上奏的证据,陈珙拿不出来,于是侬智高就杀了他,还有广西都监张立、司户参军孔宗旦等人也一并被杀。

然后,侬智高在邕州建立了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开始了新的纪元,叫启历。他还设立了官职,黄师宓等人都有了职位,并在全境宣布大赦。

【侬部东下包围了广州城】

侬智高在邕州建立政权后,就带着部队沿江东下去攻打广州。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好多州的知州一听到他们来了,就直接弃城逃跑。比如横州、贵州(贵港)、龚州(平南)、藤州(藤县)和梧州的知州们都跑了。但是,当他们打到封州(封开县)的时候,遇到了个硬骨头——知州曹觐。

曹觐这个人很有骨气,他决定和封州共存亡。虽然当时封州只有100名守卫,而且城墙也不完整,但他就是不肯退缩。有部下劝他暂时避开侬智高的锋芒,但他说他是封州的“守臣”,必须死守。他还下令说,谁敢提避战就斩首。

虽然曹觐他们很努力,但最后还是被打败了,曹觐也被俘虏。侬智高没有马上杀他,还试图让他投降。但曹觐坚决不投降,还骂侬智高,说人臣只能向天子跪拜。最后,侬智高看曹觐这么坚决,只好杀了他。

在侬智高东进的时候,康州(德庆)的知州赵师旦也很紧张。他派人去打探消息,结果探子回来说,很多州的知州都逃跑了。赵师旦很生气,骂那个探子也想让他逃跑。他还下令搜捕侬智高的探子,最后抓了3个,直接斩首示众,表明了他坚决抵抗的决心。

这时候,侬智高的部队已经来到了康州城下,而康州城里只有300名守兵。师旦勇敢地打开城门,率领守兵与敌军交战,成功击退了侬部,杀死了数十名敌人。但他知道形势依然严峻,于是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先出城避难,而自己则决定留在城中,与城池共存亡。

天亮时分,侬部发起了猛烈的攻城战。面对敌军的进攻,师旦的僚属建议他暂时撤退,但师旦却问大家,是愿意战死沙场,还是愿意被敌军杀死?众将士齐声回答,愿意为国家战死。于是,全城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守城。

然而,最终城池还是被攻破了。在箭矢用尽,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选择逃亡。师旦和监押马贵被敌军俘虏,并惨遭杀害。

侬部继续东进,抵达端州(肇庆端州)。端州的知州丁宝臣见状,选择了弃城逃跑。五月丙寅日,侬智高率领的部队顺利抵达了广州城下,准备发起最后的攻击。

侬智高快要到广州的前两天,有人赶紧跑去告诉广州知州仲简,但仲简以为是假的,还把报信的人给关了起来。结果侬智高他们一下子就到了广州,城外的人都急着进城,因为人太多,还踩死了不少人。那些没来得及进城的人就加入了侬智高的队伍,侬智高他们的力量就变得更强了。

虽然广州之前没做准备,但因为城墙很坚固,还有大大的弓箭可以守城,而且城里还有水井,所以军民都有水喝。英州的知州苏缄也找人来帮忙。番禺的县令萧注也跑出来,找了2000多个强壮的人,集合了海上的船,还利用大风放火烧了侬智高的船。转运使王罕也从城外跑进城来一起守城。萧注还组织县城的居民赶牛、运酒和粮食进城,这样城里的人心就稳定了,守城的力量也变强了。

【侬部先撤到西北的昭州,然后又回到了邕州】

侬智高的部队在广州闹腾了一阵后,就向西北方向撤到了昭州(平乐),然后又回到了他们的老家邕州。

宋朝政府在侬智高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就不想让人知道,所以下令不让报道这事儿。但有个叫吕溱的官员觉得这样不好,他认为边防出事儿了,应该让大家都知道,好做准备。可惜宋朝政府没听他的,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等到侬智高的部队把广州给围了,宋朝政府才开始着急,急忙派人去对付。他们先派了桂州的领导陈曙去打侬智高。然后六月又让一个叫杨畋的人去管理广南西路的安全问题。没几天,又让一个原本管理潭州的人叫余靖去管理广西,并且还让陈曙去广西协助管理。到了七月,又让余靖去管理广南东西路的安全。但说实话,宋朝政府的这些动作,对打仗的双方都没啥大影响。

侬智高的部队在广州围了57天后,就撤退了。他们先从广州北上清远,然后又向西北走,结果在路上遇到了广东的一个领导张忠。这张忠刚上任没多久,带的人都是一群散兵游勇。张忠打仗时马还陷入了泥潭,跑都跑不了,最后被敌人的标枪给扎死了。同时,还有其他好几个地方的领导也都在战斗中牺牲了。

七月的时候,侬智高的部队试图攻打贺州,但没成功。后来他们在太平场遇到了广西的一支部队,结果那支部队的领导蒋偕因为没准备好,又太轻率,被侬智高给杀了。同时,还有好几个其他地方的领导也都在那场战斗中牺牲了。

等到侬智高的部队打到昭州的时候,那儿的领导柳应辰吓得直接跑了。广西的另一位领导王正伦在战斗中牺牲了,还有其他好几个人也都遇难了。最后,在九月的时候,侬智高的部队成功占领了昭州。

侬智高带着部队一路顺畅地向东打过去,宋朝上下都吓得不轻。七月,宋朝政府下令广南地区不准卖粮食给侬智高的部队。八月,杨畋这个大佬到了广西,他建议重新整整军队的规定和奖惩制度,还提出要设个法官来检查。但宋朝政府就怼他了,说侬智高现在这么猛,两广的老百姓都盼着咱们军队赶紧来,我们这么信任你,希望你能赶紧搞定侬智高。你应该随机应变才对,啥事儿都请示,效率太低了!现在兵马都准备好了,你不看准时机去打侬智高,反而在这些制度、法官设置上纠结,这样怎么能迅速解决侬智高呢?

宋仁宗特别着急想快点打压侬智高,他的焦急心情都快溢出来了。于是,宋朝政府又找了一个叫孙沔的大佬,让他去湖南和江西安抚人心。孙沔觉得两广的官军在侬智高面前都败了好几次了,士气低得不行,得增加点骑兵,再补充点好武器和盔甲。但有个叫梁适的人就批评孙沔,说他太大惊小怪了。孙沔就反驳说,之前就是因为没准备好,才会让事情变得这么糟。现在还想装冷静?假装冷静可是会导致危险的!

可惜啊,孙沔最后只带到了700个小兵。就这么点人去对抗侬智高的成千上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嘛。孙沔怕侬智高打过来,就用了个疑兵之计。他到处贴布告,说大队官军马上就到,还叫各地都修好兵营,多准备点物资来犒劳军队。结果呢,侬智高他们真的被孙沔给骗了。

侬智高他们从广州往西北撤到了贺州、昭州,其实就是想一路向北打到衡湘地区。但他们到了昭州后,被孙沔的疑兵计给忽悠了,于是改变方向往南撤回了邕州。十月份,他们进入了宾州,结果知州陈东美吓得直接跑了。

侬智高到了宾州后,余靖说要打他,带着兵离开了邕州,留下监押看守。但这监押也靠不住,最后也溜了。邕州的知州朱克隆是在战后才上任的,他不但没加强城防,还放任士兵到各山寨去杀逃难的百姓。所以,当侬智高他们回到邕州时,官兵们根本没准备,朱克隆也逃跑了。最后,在十月甲申这一天,侬智高他们顺利地回到了邕州。

【归仁铺激战,侬部被打败】

侬智高带着部队东征西战,南撤北进,打遍天下无敌手。而杨政、余靖他们打了好久都没啥成果,让仁宗皇帝焦虑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侬智高觉得自己很牛,就写信给宋朝,说你们封我为邕桂节度使,我就投降你们。宋仁宗看打仗老是输,其实有点想答应他。但大臣梁适说,答应了侬智高,那岭表这地方可就不是咱们宋朝的了。

九月,狄青上奏说要去南方打仗。宋朝政府这次倒是挺给力的,直接让狄青做了好多官职,还让他管理岭南的所有军队。侬智高回来后,余靖误判了形势,想让交趾出兵来帮忙打侬智高,还准备了粮食给他们,宋朝政府也给了交趾一些钱,希望他们能出兵。但狄青上任后,立马说“不行”,他认为借外兵来打自己的仗不是好事。他还说交趾这人很贪心,万一因此和他们打起来怎么办?政府听了狄青的话,就停了和交趾的合作。

那时候的广西官兵纪律很差,将领们把主帅当同事看,开会时各说各的,真正做事时又都不管。1052年11月,狄青到了湖南,将领们都想抢功。余靖就派了1万人去打侬智高,但这些士兵纪律太差,有的甚至在打仗时还在军营里赌博。结果,在邕州金城驿一战中,官军被打得大败,还死了两个将领。

1053年正月,狄青带着部队到了宾州,他开始大力整顿军纪,说:“纪律不严明,就是军队打败仗的原因。”于是他召集了所有将领,宣布了陈曙、袁用等32名将校的罪行,并当场处决了他们。孙沔和余靖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余靖因为催促陈曙出战也有责任,他对狄青说,陈曙违反军纪,我也有责任。但狄青说,你是文官,军事方面的事不是你的责任。其他将领虽然没受罚,但也吓得不轻。

狄青在处决了陈曙等人后,命令军队准备10天的军粮,但按兵不动。到了上元节,他还下令张灯结彩,假装在庆祝节日。这让侬智高的间谍误以为狄青不急于攻打邕州,所以侬智高他们毫无防备。但在上元节的第二天晚上,狄青就悄悄调动军队,一夜之间就过了昆仑关,直奔邕州城。

侬智高知道狄青已经过了关,也准备迎战。第二天,两军在离邕城不远的归仁铺碰面,展开了一场激战。刚开始,侬智高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宋军的先锋孙节战死,孙沔吓得脸都白了。但狄青很冷静,他及时调动骑兵从两翼夹击敌人,让侬智高的部队不知所措,最后大败。

侬智高的部队损失惨重,共有5300多名士兵和领袖战死或被俘。归仁铺这一战,让侬智高的势力受到了重创,再也振作不起来了。

【侬智高带着部下退进特磨洞】

侬智高刚回到邕州时,他给结峒的首领黄守陵写了封信,说他以前在广州一路打胜仗,现在回邕州只是为了照顾各地的部落。他还说,宋朝的步兵不难对付,就是不知道他们的骑兵怎么样。他听说狄青带着骑兵来了,想和他比一比。如果能赢,他就继续往北打,把邕州送给黄守陵;如果输了,他就在黄守陵这里休息,然后向特磨洞(云南广南)借马,训练骑兵,等准备好了再继续打。这样,他就能天下无敌了。侬智高还送了黄守陵很多黄金和珠宝,黄守陵很开心,就送了粮食给侬智高。

但是,就在侬智高起兵反宋的时候,邕州有个没考上进士的石鉴,他的家人被侬智高杀了,他逃到桂州后给余靖写了封信。他说侬智高的部队回到邕州后可能会和其他部落首领联手,这样就会出大问题。石鉴很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他表示愿意去说服其他首领不要跟侬智高一起,这样侬智高就容易对付了。余靖就给了石鉴一个官职,让他去当说客。在这些首领里,黄守陵最有势力,而且帮过侬智高,所以一开始不听石鉴的。但石鉴一直劝他,最后黄守陵开始怀疑侬智高,就和他疏远了。侬智高生气地派兵去打结峒,两边就结下了仇。

所以,当侬智高在归仁铺打了败仗后,他只能从合江镇沿着右江逃到大理。至于他到了特磨之后怎么样,各本书说的都不一样。

▲(点击可看大图)

【侬智高反宋带来了哪些后果】

侬智高起兵反抗宋朝,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一年,他在两广地区到处打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场战争让两广地区的社会秩序变得混乱,广西的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宋朝作为战胜方,在战争结束后就得想办法恢复广西的经济,以此来稳定社会秩序。

在侬智高起兵之前,他就说过宋朝撤销广西的守卫军队是个错误的决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宋朝的兵力主要部署在北方,南方相对较弱。这就是为什么侬智高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在两广地区如入无人之境。这次冲击让宋朝意识到必须加强广西的军事防御。

在镇压了侬智高之后,宋朝政府做了一些改变。他们让狄青把广西分成三个部分来管理,并在桂州设立了一个总的管理机构。同时,宋朝还招募了新兵来加强各地的军事力量,比如在邕州放了4000兵,宜州放了3000兵等。为了确保军队有足够的食物,他们还从其他地方运送了粮食过来。

宋朝加强广西的军事力量,主要是为了阻止当地的反叛活动和反抗封建的斗争,但这也确实加强了广西的边防,对保护宋朝的领土是有好处的。

但另一方面,宋朝在广西的统治加强后,当地土司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受到了一些限制。所以,虽然宋朝解决了和侬智高的矛盾,但又和广西的土司们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宋朝政治的腐败,这些矛盾变得越来越严重。

图文编辑:阿素喇

来源:褚瑆獠聊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