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坚持写作的人,身上总会透出一种特别的气质:沉静、清醒,不急不躁,却又目光坚定。这种气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无数个清晨或深夜,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蒙田曾说,写作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的确,真正的写作,不是为了博取关注,也不是急于发表,而是把内心翻腾的情绪、杂乱的
长期坚持写作的人,身上总会透出一种特别的气质:沉静、清醒,不急不躁,却又目光坚定。这种气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无数个清晨或深夜,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蒙田曾说,写作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的确,真正的写作,不是为了博取关注,也不是急于发表,而是把内心翻腾的情绪、杂乱的思绪,慢慢梳理成一条条清晰的文字河流。它是一种自我整理,是心灵的日课,是灵魂的体操。
当你把那些模糊的不满、压抑的情绪、难以言说的感受落在纸上时,奇迹就开始发生。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可“不满”常常只是一种混沌的感觉。写作,就是将这种混沌拨开,用语言去照亮它。就像我女儿前阵子写一篇长文,把多年来对家庭关系的困惑、委屈和隔阂一一写下,那些原本堵在胸口的情绪,竟在书写中逐渐清晰、流动,甚至开始化解。不是逃避,而是理解;不是遗忘,而是释怀。文字,是最温柔也最深刻的心理疗愈。海明威坚信,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方式。只有当你试图把想法变成句子时,你才真正开始思考它。
如果你某天翻开旧日的文字,忽然觉得它们幼稚、肤浅,那不是退步,而是成长。这说明你的眼光更高了,思维更深了。托尔斯泰晚年仍不断在日记中剖析自己,他说写作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成长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笨拙的尝试中默默前行。我翻看十年前的日记,常觉得难为情,但正是那些青涩的字句,记录了我一步步走过的路。
我坚持了五年的“300字微写作法”,简单却极有效:每天只写300字。第一段100字,写下当天最强烈的感受;第二段150字,追问“为什么”,深入内心对话;第三段50字,送一句话给未来的自己。看似微小,却能积少成多,一年十万字,十年就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生命之书。
写作,让你在迷茫时看清方向,在得意时保持清醒。每一个坚持写作的人,都在为自己点亮一盏灯,那光,来自内心,也照亮内心。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