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巡抚兼任举能自代疏 (明·王守仁)| 文白对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2 11:48 1

摘要:王守仁(1472-1529),本名王云,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提出“心即理”,断言心外无物,倡导“知行合一”,后主“致良知”说,其“阳明心学”影响深远且广传至日本、朝鲜。他历任多职,平定多场叛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

辭巡撫兼任舉能自代疏

◎明·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本名王云,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提出“心即理”,断言心外无物,倡导“知行合一”,后主“致良知”说,其“阳明心学”影响深远且广传至日本、朝鲜。他历任多职,平定多场叛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其文章博大,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七年正月初二日

嘉靖六年十二月初二日,准本院咨節該吏部題奉聖旨:「王守仁暫令兼理巡撫兩廣等處地方,寫敕與他,欽此。」欽遵外,臣聞命之餘,愈增惶懼。

竊念臣以迂疏多病之軀,繆承總制四省軍務之命,既已有不勝其任之憂矣。方爾晝夜驅馳,圖其所以仰副朝廷之重委者,而尚未知所措。今又加巡撫之責,豈其所能堪乎。況兩廣地方,比於他處,尤繁且難:蠻夷瑤、僮之巢穴,處處而是,攻劫搶擄之警報,日日而有;近年以來,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饉,郡縣之凋敝日甚,小民之困苦益深。巡撫之任,非得才力精強者,重其事權,漸其官階,而久其職任,殆未可求效於歲月之間也。蓋非重其事權則不可以漸其官階,非漸其官階則不以久其職任,非久其職任則凡所舉動,多苟且目前之計,而不為日後久長之謀,邀一時之虛名,而或遺百年之實禍。膏澤未洽於下,而小民無愛戴感戀之誠;德威未敷於遠,而蠻夷無信服歸向之志。此巡撫兩廣之任,雖才能相繼,而治效之所以未究也。

切見致仕副都御史伍文定質性勇果,識見明達,往歲寧藩之變,嘗從臣起兵討逆,臣備知其能。今年力未衰,置之閒散,誠有可惜。若起而用之,以為巡撫,其於經略之方,撫綏之術,必能不負所委。及照刑部左侍郎梁村,新升南贛副都御史汪鋐,亦皆才能素著,抑且舊在兩廣,備諳土俗民情,皆足以堪斯任。乞敕吏部於三人之中選擇而使之。臣之駑劣多病,俾得專意思、田之役,幸而了事,容令照舊回還原籍調理。非獨巡撫得人,地方有所倚賴,而臣之不肖,亦苟免於覆食束之誚矣。

【现代文翻译】

辞巡抚兼任举能自代疏

(请求辞去巡抚职务并推荐有才能者接替自己的奏疏)

◎明·王守仁

七年正月初二日

嘉靖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我接到本院的咨询文件,其中提及吏部根据圣旨的内容:“王守仁暂时兼任巡抚两广等地,为他书写敕令,特此钦告。”接到这一命令,我除了感到荣幸之外,更多的是惶恐和不安。

我自认为是一个迂腐且多病的人,错误地承担了总领四省军务的重任,这已经让我感到难以胜任。我正日夜努力,想要不辜负朝廷的重托,但至今还不知如何应对。现在又加上了巡抚的职责,这怎么能是我能够承受的呢?况且,两广地区与其他地方相比,事务更为繁杂且难以处理:这里是蛮夷、瑶族和僮族的聚集地,到处都是他们的巢穴,每天都有抢劫和掠夺的警报;近年来,又加上了战争和饥荒,使得各州县日益凋敝,普通百姓的困苦也日益加深。

巡抚的职责,非得有才干和精力都非常强的人才能胜任。需要加强其事权,提升其官阶,并保证其能长期任职,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因为如果不加强事权,就不可能提升其官阶;如果不提升其官阶,就不可能保证其长期任职;如果不能长期任职,那么所有的行动都会变得短视,只为眼前考虑,而不为长远打算,可能会为了一时的虚名而给未来留下长久的祸害。这样,恩泽不能普及到下层,百姓也不会有真正的爱戴和感激;德威不能远播,蛮夷也不会有真正的信服和归附。这就是为什么巡抚两广这一职位,即使有才干的人相继担任,也难以完全实现治理效果的原因。

来源:鱼谈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