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文章在引用的时候,并不严谨,有的说是粟裕在淮海战役前线的,有的说是粟裕在孟良崮战役前线的,还有的说是粟裕在沙土集战役中的。
军事博物馆有张照片被网络广泛引用。
就是这张军迷们非常熟悉的照片。
很多文章在引用的时候,并不严谨,有的说是粟裕在淮海战役前线的,有的说是粟裕在孟良崮战役前线的,还有的说是粟裕在沙土集战役中的。
这里面的人物,粟裕比较容易辨认,但是其他的就众说纷纭了。
有说是陈毅粟裕的,还有的说是粟裕和陈士榘的。
中共菏泽市牡丹区委党史办编著的《沙土集战役》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编写组的顾问之一是原华野六纵十八师师长、原济南军区司令员饶守坤将军。
这本书收录了有关沙土集战役的相关文献,费了很多工夫,难能可贵。
文中选用的图片是镜像翻转,文中标注“华东野战军首长在沙土集战役前沿阵地,右二为粟裕,右三为陈士榘”。
这就错的有点离谱了。
首先这幅图片并不是1947年9月沙土集战役的照片,而是鲁南战役后,孟良崮战役前,1947年3月,陈毅、粟裕视察刚刚组建的特种兵纵队,到炮二团观看演练。
其次是这张照片里面没有参谋长陈士榘。
拿望远镜的首长是陈毅,粟裕旁边的依次是炮兵二团副团长李安邦,炮兵参谋杨善达。
这张照片是特种兵副参谋长董尧卿请新华社华野前线分社摄影记者杨玲拍摄的。
董副参谋长带杨玲到现场,杨玲发现首长们正在聚精会神观看,就从侧面抓拍了这个镜头。
杨玲留下了底片,洗了照片小样送给了特种兵纵队炮兵二营营长杨庭槐。
这张照片后来被军事博物馆收藏并放大展出,广为传播。
后来这张照片的展出还曾引起一些风波,被质疑造假一度被撤下。
杨玲为此专门写过文章,说明了当时拍摄这张照片时的情况。
在陈锐霆将军所做的回忆录《走过百年》115页,也有这张照片,注释是“1947年3月,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左一)、副司令员粟裕(左二) 视察华野特纵时,观看炮兵部队的实弹射击演习”。
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参谋长陈士榘,刚刚上任的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还是能分得清楚的吧?
1946年10月,在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的建议下,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成立了炮兵司令部,任命陈锐霆兼任司令员,参谋处和炮兵司令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1946年12月,宿北战役结束,歼敌33000人,缴获了12门野炮和30门山炮、8门战防炮,1947年1月,鲁南战役大胜利,歼敌53000人,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后排左三)与原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兼任野战军炮兵司令部司令员的陈锐霆 (后排左五)及 参谋处一 科同志们合影于鲁南田家官庄,陈锐霆和陈士榘也是朝夕相处的老战友。
1947年1月下旬,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完成历史使命,番号撤销,组建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正式开始了部队列入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
华东野战军下辖十一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整合了野战军的炮兵、工兵、骑兵、坦克兵,组成一支强大的技术兵种力量,陈锐霆出任特种兵纵队司令员。
陈毅对陈锐霆说,两年前军委就想调你去延安炮校,是他推荐的,但是参谋处长没有合适的替换人选,也就没去成。
特种兵纵队利用缴获的美制榴弹炮,先组建了一个榴弹炮团,一边组建,一边训练,一边准备打仗,很快就形成了战斗力。
上面这张照片,是随后的1947年夏天,陈锐霆和特纵副参谋长董尧卿(右一)检阅特纵刚成立不久的部队。
2007年3月,这本《走过百年》的作者,原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摄于南京,时年101岁。
来源:讲故事的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