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A股冲高后大跌,该如何看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21:13 1

摘要:今天科创板3610亿元也再创历史新高,热度主要集中在电子与通信这两条赛道——仅电子板块就成交 2037 亿元,占比 56%;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三只龙头合计 677 亿元。

9月18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最终三大股指收跌!市场放量,资金净流出,该如何看待?

大家好,我是老丁。

今天这根大阴线看着吓人,我们先看数据。今天全天三市成交 3.17 万亿元,为历史第四、年内第三这样的分位。

今天科创板3610亿元也再创历史新高,热度主要集中在电子与通信这两条赛道——仅电子板块就成交 2037 亿元,占比 56%;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三只龙头合计 677 亿元。

科创板成交占全市场 11.40%,很显然热度是有点过头了的,科创50已经连续上涨7天了,当下如果看估值的话,市盈率已经约179倍,严重高估!所以当估值高估,市场成交量放量,再加上资金扎堆的时候,市场会出现剧烈波动几乎就是一定会发生的结果…

对于今天的市场,我们的看法是,分歧到来,但是趋势不变!

我们在之前的投资日记中就写过,支撑这一轮A股走牛的底层逻辑,是“走出通缩”的预期。

政策对资本市场与科技制造的持续呵护、外部利率环境的边际转松,是另一方面的支撑力量。昨天晚上美联储的降息,理论上也会给今后的全球市场带来良好的预期。还有目前,宏观经济走出通缩,不会这么快兑现,因为水牛到宏观经济的传导效率比较慢,至少也需要几个月,如果我们将七月初算作是本轮牛市的起点,到现在九月,其实才刚刚开始而已。

有一些好的现象是,市场的成交量现在还能稳定在三万亿上方,说明钱还在场内,只是现有资金比较集中,都拥挤在了科技赛道。资金拥挤的时候就需要用时间和空间来化解,通常后续情况会是:

板块上,会先把过热赛道的估值杀一杀,随后资金从“估值过满”的板块及个股里撤出一部分,走向估值仍然偏低的板块,而且是谁越有可能兑现,谁就会被击中。比如固态电池,其实就是半导体芯片在被杀估值之后,新的承接资金的领域。然后市场会在新的领域里完成第二波兑现。

大势上,由于资金的分歧,大盘会出现阶段调整,我们月初也提示过,9月大概率进入调整窗口,节奏差不多就是3–4 周,所以当下市场正处在这个窗口里,是合理的,也只有经历过这样的调整之后,后市才有机会更好地让行情继续走。

我是趋势交易者,对于当下的市场波动,很明确的观点就是:我们认为趋势还在。

为什么说趋势还在?因为股市要对宏观起作用,本来就需要要走一条缓慢的传导链:股价抬升 → 再融资与信用扩张改善 → 企业投入与订单回暖 → 利润与就业修复。

这条链少则一两个季度,多则更久,不可能被一根阴线打断。

当市场从“通缩尾声”往“温和再通胀”移动,资产定价会天然倾斜给具备成长与现金流的板块,这也正是过去两个月我们看到的画面。

只要量能维持在 2.2–2.6 万亿以上,前期热度领域科创板的成交占比退回到10%以内,而且在调整中,龙头股回撤也是以缩量为主的,那么这一段犹豫期就算能过关。

后续的主线我们着重关注什么?还是要从业绩未来能兑现里面找。

首先,是科技产业链内部更贴近订单与交付的环节,比如设备、材料、零部件,它们的利润弹性更容易验证;

其从,随着价格的修复,能被影响最大的就是顺周期子行业,量价齐升时中长线资金会更愿意定价;

而对于高股息类的板块和行业,其实我是回避的。在股市如果真的要防守,那不如空仓,没必要配置成长性低的东西。白酒消费、银行红利等等在这阶段就是这样的,虽然股市有行情,但是这些板块却被资金短暂抛弃掉了。

在一轮牛市当中,科技往往会成为整个市场的主线之一,因为每一轮市场上生的主逻辑不一样,所以绝对主线因时而异。比如2006年和2009年都是基建主导,水泥煤炭主导,2015年国企改革主导,题材主导。2017、2019年蓝筹消费主导、新能源主导。

今天这一轮,后续还会是AI或者AI的产业链主导!

但是,当水牛开始将信心传导到宏观经济的时候,市场风格一定会发生转变,到时候我们关注的,就是可能周期反转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导因素之一了。这也是我们对后市的预期之一…因为一旦CPI和PPI开始改善,大宗商品市场一定有变化,到时候大概率会有一段时间将由资源品的周期反转带动市场进入下一阶段!

所以,今天的下跌,怎么看?

只是市场上涨中途的急刹,还不是掉头。趋势仍在,主因未改,接下来一小段时间,市场还会这样,也就是反复波动,消化高估值,降低资金拥挤度。

然后,市场就有可能再次走出新趋势….这也是我们对今后市场最重要的预期!

来源:老丁是个生意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