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项目,国家扶持,稳赚不赔!”“下载‘中国三农’APP,每天分红,月入过万!”近期,多地群众反映,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农业农村部支持”“三农投资”的旗号,通过线上APP、线下拉人头等方式,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导群众参与非法集资。更令人震惊的是
“乡村振兴项目,国家扶持,稳赚不赔!”“下载‘中国三农’APP,每天分红,月入过万!”近期,多地群众反映,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农业农村部支持”“三农投资”的旗号,通过线上APP、线下拉人头等方式,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导群众参与非法集资。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骗子竟伪造农业农村部文件、仿刻公章,甚至冒充工作人员行骗,导致不少群众血本无归。
对此,农业农村部紧急发布风险提示,明确辟谣:“从未参与或推广‘中国三农’APP,所有相关文件、公章均为伪造!”这场骗局背后,究竟藏着哪些套路?普通群众又该如何防范?本文结合官方通报与真实案例,为您揭开“三农投资”骗局的真相。
一、骗局曝光:伪造文件、仿刻公章,骗子如何“套路”群众?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警方接到报案,称一款名为“中国三农”的APP以“乡村振兴投资”为名,诱导用户下载注册,并通过“充值返利”“拉人头得佣金”等方式非法集资。据受害者描述,骗子通常按以下步骤行骗:
1. 虚构“国家项目”,伪造官方背书
骗子声称“中国三农”APP是农业农村部主导的“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并展示伪造的文件,如《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投资建设的通知》《三农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落款为“农业农村部”,甚至盖有仿刻的公章,极具迷惑性。
2. 承诺“高回报”,诱导“投资”
APP内设置多种“投资项目”,如“智慧农业基金”“农村电商补贴”“土地流转收益”等,宣称“年化收益率高达20%—30%”,并承诺“定期分红”“到期返本”。部分项目还设置“层级奖励”,鼓励用户拉亲友注册,形成“传销式”扩散。
3. 线下“洗脑”,线上“收割”
骗子通过电话、微信群、线下讲座等方式,以“专家授课”“成功案例分享”等名义,向群众灌输“政策红利”“投资风口”等概念。一旦用户充值,资金便进入骗子控制的账户,初期可能返还少量利息,待用户加大投入后,APP突然无法登录,骗子也随之消失。
真实案例:
今年5月,山东农民李某被亲友拉入一个“三农投资群”,群内“导师”声称“农业农村部推出扶贫项目,下载APP充值即可获得国家补贴”。李某尝试充值1000元,3天后收到150元“分红”,便深信不疑,陆续投入5万元。然而,一个月后APP无法打开,群主也失联,李某这才意识到被骗。
二、农业农村部紧急辟谣:这些“三农投资”都是假的!
针对骗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严正声明,明确划出三条“红线”:
1. 农业农村部从未推出“中国三农”APP或任何投资类平台。
所有以农业农村部名义发布的投资项目、APP、网址等,均与官方无关。
2. 农业农村部不会向群众征用资金或开展投资理财活动。
官方政策支持的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电商等)均通过正规渠道申报,不会要求个人“充值”“入股”。
3. 警惕伪造文件、仿刻公章等违法行为。
农业农村部所有公文均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公章使用有严格流程,群众可通过官网核实文件真伪。
专家提醒: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凡是承诺‘保本高息’‘稳赚不赔’的投资,都是诈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表示,乡村振兴项目多由政府主导或企业合规运营,不会通过APP、微信群等非正规渠道向个人集资。
三、乡村振兴成诈骗“新幌子”,这些套路要警惕!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一“政策热点”,衍生出多种诈骗形式:
1. 假冒“扶贫项目”,骗取“保证金”
骗子声称“领取扶贫款需先缴纳手续费”,或以“项目审核”为由索要“保证金”,得手后立即失联。
2. 虚构“土地流转”,卷走“定金”
以“承包农村土地”为名,与群众签订虚假合同,收取定金后消失,导致群众土地、钱财两空。
3. 伪造“农产品电商”,诱导“加盟”
声称“帮助销售农产品”,要求群众缴纳“加盟费”“代理费”,或推销劣质农资,骗取资金。
警方提示:
核实信息:通过农业农村部官网、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官方渠道确认项目真实性。
拒绝诱惑:对“高收益”“低风险”投资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推荐的APP或链接。
保护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四、如何守护“钱袋子”?记住这三招!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普通群众如何防范?农业农村部与警方联合支招:
1. “查”官方渠道,不轻信“小道消息”
乡村振兴政策、项目申报等信息,均通过政府官网、新闻发布会等正规渠道发布。遇到可疑项目,可拨打12316或联系当地农业农村局核实。
2. “看”收益承诺,拒绝“天上掉馅饼”
当前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约2%,若某项目宣称“年化收益超10%”,极可能是骗局。记住: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3. “问”专业人士,不盲目“跟风投资”
投资前咨询银行、律师或基层干部,避免因“熟人推荐”“从众心理”冲动决策。尤其要警惕“拉人头”模式,这可能是传销陷阱。
五、共同打击诈骗,守护乡村振兴净土
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但绝不能成为不法分子的“提款机”。农业农村部表示,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涉农诈骗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在此呼吁:
群众若发现可疑“三农投资”项目,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12316或农业农村部官网举报。
媒体、社区、村委会应加强反诈宣传,用真实案例揭露骗局,帮助群众擦亮双眼。
企业、平台需强化审核机制,对涉嫌诈骗的APP、账号及时封禁,切断传播链条。
结语:
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通过“充值返利”实现。面对“三农投资”骗局,请牢记:农业农村部不会让您“掏钱”,只会帮您“赚钱”!擦亮双眼,守住钱袋子,别让骗子毁了您的“丰收梦”!
来源:翠姐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