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壁古称玉屏,在她的周边,有禾口、江口、溪子口,因此民间有了了"三口"吃玉屏说法,于是,人们把玉屏改称石壁。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礕村”,说的就是福建省宁化县的石壁镇石礕村。
石壁位于宁化城西20公里处,与江西石城县相邻。
石壁古称玉屏,在她的周边,有禾口、江口、溪子口,因此民间有了了"三口"吃玉屏说法,于是,人们把玉屏改称石壁。
宁化石壁是公认的世界客家总祖地、客家文化发祥地、客家民系形成地,大多客家姓氏尊宁化石壁始祖为始祖、一世祖或开基祖,相关统计显示:海内外1.2亿客属后裔的族谱中,九成以上记载有先祖的“石壁”经历。
宁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这里的牌位显示,至少有有216个以上客家的姓氏从宁化石壁播衍到海内外。
每年10月,为一年一度的“祭祖月”,这里都会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天南地北,寻根祭祖的络绎不绝,年年攀升。
在这里,我们也了解到,客家南迁的第一姓是罗姓。
罗姓,“祝融八姓”后裔,“以网罟鸟也,从网从维”。对于“罗”的起源,《说文解字》这样注解。
而清代廖绍朱的《罗氏族谱序》记载:罗氏起源于周代的罗国,后代以国为姓。
繁衍至今,全国罗姓人口约为1500万。
最初的罗国,在今湖北宜城一带,大约是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灭。
豫章罗氏,为宁化石壁最早的开拓者之一,石壁是世界客家罗氏总祖地。
而豫章罗氏的开基祖为罗珠,西汉时期的将军。
他因平叛有功,被分封到了豫章郡,任“大农令”。当时,他号召百姓建设城池,环城广种豫章树,百姓得以过上安稳日子。他的后代,也因此得名豫章罗氏。
民国《江西通志》记载:汉惠帝初,罗珠出守九江郡,在颍阴侯灌婴的支持下,在今江西南昌市修建豫章城。
《广韵》说,罗姓“望出豫章”。
如今,我们经常能看到“豫章堂”的牌匾,就说明是罗珠一脉。
宁化县,古称黄连峒。宁化设县是在开元十三年(725年),开县功臣是豫章罗珠公第二十五世裔孙罗令纪。
罗令纪祖上,在隋开皇年间落户黄连峒。
时间来到725年,罗令纪成为了首任县令,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当时,这里建县比汀州建制还早11年。
罗氏一脉开枝散叶,行走四面八方,为了相认,南宋吏部侍郎罗盛得,制定了40个字的认祖诗:“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德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得业是常禄。”
自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南迁汉人源源不断地聚集拢来,在石壁逐渐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客家方言、民风民俗,产生了客家文化,这些,无不记载着罗氏一脉的渊薮。
来源:影像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