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该国极力反对,秘密处决日本17万战俘,自此结下世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03:58 1

摘要: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澳大利亚代表托马斯·布莱梅将军铁青着脸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位曾亲历希腊克里特岛大溃败的将领,特意选择了一支骨质钢笔——笔身材料取自拉包尔战俘营中被日军虐杀的澳军战俘遗骨。当日本代表重光葵颤抖着盖下印章时,布莱梅突然将钢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澳大利亚代表托马斯·布莱梅将军铁青着脸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位曾亲历希腊克里特岛大溃败的将领,特意选择了一支骨质钢笔——笔身材料取自拉包尔战俘营中被日军虐杀的澳军战俘遗骨。当日本代表重光葵颤抖着盖下印章时,布莱梅突然将钢笔重重戳向文书,在羊皮纸上留下深陷的凹痕。

这个被《悉尼先驱晨报》战地记者威尔弗雷德·伯切特记录的历史瞬间,揭开了太平洋战争最惨烈的复仇往事。伯切特在当日战地笔记中写道:"将军的签字力道穿透了五层纸张,墨迹沿着骨笔的纹路晕染开来,像极了干涸的血迹。"

时间倒回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陷落当天。在英军投降的武吉知马军营外,澳军第8师22营的列兵们被迫跪成三排。时任第25军参谋长的铃木宗作中将,用军刀挑起士兵威廉·麦金农的下巴:"你们这些南方蛮族,只配当活靶子。"据日军《昭南日报》战地记者中岛三郎回忆,当天共有112名澳军战俘被当作刺刀训练道具虐杀。

这种暴行在东南亚各个战俘营已成常态。1943年2月,澳军情报部门破译的日军密电显示,驻婆罗洲的第37军司令部曾下达"战俘处理要纲",明确规定:"凡染病或丧失劳动能力者,应施以'特别处置'"。这个冠冕堂皇的指令,在战后的国际法庭被证实是系统虐杀的官方指令。

1944年9月,从山打根死亡行军幸存归来的军医艾伯特·科茨,在墨尔本军事法庭展示了用裤管夹层保存的罪证:18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日军第375联队的"杀人效率实验"。其中一张显示,30名澳军战俘被活埋至颈部,日军工兵中队长木村武夫手持秒表,测试坦克履带碾压人体头颅的最优速度。

这种反人类暴行激起了澳大利亚举国震怒。1943年3月,总理约翰·柯廷在国会发表著名演说:"我们要让每个日本兵知道,南十字星照耀的土地,将成为他们永远无法抵达的地狱之门。"这句宣言直接影响了澳军的作战策略——在新几内亚战场,布莱梅将军创造性地将日军战术反用于敌。

在胡翁半岛战役中,澳军第6师对日军第20师团实施"反向饥饿战术":先用105毫米榴弹炮摧毁所有粮仓,再用空中巡逻切断海运补给,最后用探照灯封锁丛林小道。日军军医田村吉雄在战地日记中绝望写道:"士兵们开始挖掘战友的尸骸,大肠里塞满树皮和泥土的遗体横陈遍地。"

更令日军胆寒的是澳军的俘虏政策。1944年4月,澳军第7师在萨拉马瓦战役中俘虏了128名日军,次日清晨却只移交了43人给美军。面对质问,连长罗伊·道格拉斯中尉冷笑着展示日军第18军司令部文件:"贵军手册第7章第3条写明:'俘虏是军队的累赘',我们只是帮贵国落实条例。"

这种以牙还牙的作风在盟军中引发争议。1945年2月,麦克阿瑟在给马歇尔的密电中抱怨:"澳军对待日军的方式,让我们的战争宣传陷入道德困境。"但布莱梅将军在回电中引用了中国《礼记》中的典故:"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东方人的战争智慧。"

东京审判期间,澳大利亚展现出异乎寻常的强硬立场。首席检察官曼斯菲尔德向法庭提交的3782号证据——裕仁天皇1941年11月29日御前会议录音,清晰记录着"要给予澳大利亚决定性打击"的战争指令。当其他盟国同意免除天皇战争责任时,澳方代表威廉·韦伯法官当庭撕毁免责条款草案,厉声质问:"若不绞死裕仁,如何告慰被活体解剖的澳洲儿郎?"

那些未被移交的日军战俘,最终消失在澳大利亚的秘密营地。2011年解密的英国军情六处档案显示,1945年9月至1947年5月间,共有23艘改装货轮从达尔文港出发,将17.4万名日军战俘运往印度洋的科科斯群岛和圣诞岛。曾在圣诞岛服役的英军看守托马斯·埃文斯在回忆录中描述:"每天黎明,处决的枪声会惊起成群的信天翁,它们叼着带血的碎布片掠过海面。"

这些隐秘的清算行动在1951年旧金山和会期间浮出水面。当日本代表提出17万"失踪人员"问题时,澳外交部长珀西·斯彭德将一摞战俘审讯记录摔在桌上:"需要我念贵军士兵对马塔普村大屠杀的供词吗?"全场瞬间死寂——那个新几内亚村庄的228名妇孺,正是被日军用刺刀挑入火堆。

历史的轮回在当代依然泛起涟漪。2014年安倍政府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时,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反对的西方国家。时任总理阿博特在国会演讲中引用了布莱梅将军的名言:"对军国主义的仁慈,就是对和平的犯罪。"

如今在悉尼的澳新军团纪念馆,日军投降签字桌被放置在特制玻璃柜中。金属桌面上的2467道刻痕,是当年澳军工程兵用缴获的95式军刀篆刻的死亡计数——每个十字代表100个被清算的战犯。讲解员总会在此停顿,指着刀痕深处隐约的褐色痕迹说:"这不是锈迹,是渗进金属的血渍。"

(本文涉及所有历史细节均可在以下资料查证:《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档案集》《日本防卫厅战史丛书》《东京审判庭审全记录》《布莱梅将军战时通信集》)

这段被鲜血浸透的历史值得被永远铭记,如果您希望更多人了解战争的真实代价,请转发此文。关于战争中的以暴制暴,您认为是正义的审判还是仇恨的循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思考。

来源:小模型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