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氢氟酸中毒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其致命的毒性令人警醒。然而,危险并非只存在于新闻中,也可能潜伏于平常的场景里。
氢氟酸*
Hydrofluoric Acid
“白骨酸”
近日,氢氟酸中毒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其致命的毒性令人警醒。然而,危险并非只存在于新闻中,也可能潜伏于平常的场景里。
图源:图虫创意
密闭车间吸入毒气
/
师傅突发重疾
58岁的洪师傅(化名),像往常一样在密闭车间里工作,操作时不慎接触并吸入了“不锈钢酸洗钝化膏”的挥发气体,短短10分钟后,他便出现胸闷(如巨石压迫感)、呼吸困难、头晕及视物模糊症状。
他立刻离开车间,但症状未缓解且呼吸不畅逐渐加重,家人随即送其至附近医院。
入院检查后,医生发现其病情危急:血气分析显示血氧分压50mmHg(正常成人约80—100mmHg)、血氧饱和度83.3%(正常需≥95%),确诊为严重低氧血症;胸部CT提示 “两肺弥漫性渗出影”,表明肺部已出现急性损伤。尽管医院给予吸氧、激素治疗,洪师傅病情仍急剧恶化,遂被紧急转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图源:图虫创意
ICU紧急抢救
/
劫后重生
抵达邵逸夫医院急诊室时,洪师傅病情进一步加重:P/F比值仅88(正常>300),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提示严重感染或炎症反应),合并电解质紊乱,且出现休克症状,需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同时,其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叠加既往高血压病史,病情更为复杂。医生最终诊断为“不锈钢酸洗钝化膏中毒、重症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将其直接送入ICU抢救。
转入ICU后,因洪师傅肺部损伤严重,即便呼吸机给予纯氧仍无法满足氧气需求,ICU郭丰主任医师决定为其实施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治疗——由韦俊华医师将两根导管置入患者大血管,引出暗红色静脉血,经“膜肺”装置氧合为鲜红色血液后回输体内,以替代肺部完成氧气交换,让受损肺部得以“休息”。
后续治疗中,医护人员为洪师傅安排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及时吸除肺部深处分泌物以保持气道通畅;因氧合改善不明显,又开展俯卧位通气以改善氧合状况。同时,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并提供循环支持与肾脏、营养支持。
经过20余天抢救,洪师傅肺部CT显示渗出灶明显吸收,顺利撤离ECMO,随后拔除气管插管,转往普通病房。至康复阶段,洪师傅已能正常进食,无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图源:图虫创意
什么是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是工业上用于去除不锈钢表面氧化层、形成耐腐蚀保护膜的化学制剂,其主要成分氢氟酸和硝酸。
氢氟酸:别名“白骨酸、化骨水”
它不仅能造成皮肤和黏膜的严重烧伤,更能穿透组织,与人体血液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引发致命性的低钙血症,导致心律失常和全身中毒。
硝酸(HNO₃):
吸入后形成的硝酸雾,会严重灼伤呼吸道,引起剧烈的化学性炎症反应。
这些成分在发挥作用时,会挥发刺激性气体。
直接接触皮肤
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强酸会灼伤皮肤。
吸入呼吸道
一旦吸入呼吸道,会直接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和肺泡上皮细胞,导致肺部出现水肿、渗出——就像在肺泡里灌了“水”,氧气无法正常进入血液,很快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时就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当于“肺部罢工”。
全身毒性反应
如果吸入量较大,酸性物质还可能进入血液循环,损伤肝、肾等器官,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同时,剧烈的炎症反应会引发休克,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危及生命。
图源:图虫创意
安全防护,绝非小事
预防比救治更重要
谨慎的态度
工业上,对于涉及化学品,特别是酸、碱、有机溶剂的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并严格佩戴正规的防护口罩、护目镜、手套等。绝不能心存侥幸,十分钟的疏忽足以致命。
家里不存放危险品
家庭不要自行使用此类化学品,若有储存少量钝化膏,要放在儿童、宠物接触不到的阴凉干燥处,远离食物、厨具、药品;容器上必须清晰标注“不锈钢酸洗钝化膏(有毒,勿接触/误食)”,避免拿错、误用。
应急处理:
先脱离,再冲洗,后就医
●吸入气体:立即离开污染环境,到空气新鲜处深呼吸,若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不要随意涂抹药膏,直接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眼球转动,确保上下左右都冲洗到),至少15分钟,然后用干净纱布遮盖眼睛,尽快就医;
●误食:绝对不能催吐(强酸会二次灼伤食道),立即喝大量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并携带钝化膏包装就医。
图源:图虫创意
作者:王晓玲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浙大邵逸夫医院服务号 全新升级
打造一站式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
开启智慧医疗服务
▽
来源:邵逸夫医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