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就是最贴近生活的网络安全风险。它不是电影里黑客敲代码的酷炫场景,而是用“小恩小惠”引诱我们交出信息的“糖衣炮弹”。所以,面对“免费领”“砍一刀”“抽大奖”这类天上掉馅饼的事,多问一句“这安全吗”,多想一想,就是给自己的信息加了一道“安全锁”。
网络安全是菜市场里的“小提醒”
这就是最贴近生活的网络安全风险。它不是电影里黑客敲代码的酷炫场景,而是用“小恩小惠”引诱我们交出信息的“糖衣炮弹”。所以,面对“免费领”“砍一刀”“抽大奖”这类天上掉馅饼的事,多问一句“这安全吗”,多想一想,就是给自己的信息加了一道“安全锁”。
网络安全是手机里的“转账冷静期”
去年,笔者同学的妈妈就差点被骗。骗子冒充“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说她的社保卡停用了,要通过“官方链接”重新登记。就在她准备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时,同学及时发现,赶紧拦住了她。后来才知道那个所谓的“官方链接”,就是骗子伪造的钓鱼网站。
其实,应对这类诈骗,就记住“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和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遇到拿不准的事,先给家人打个电话问问,或者直接去银行、派出所核实,给自己设一个“转账冷静期”,钱袋子就能更安全。
网络安全是直播间里的“火眼金睛”
如今,直播带货成了很多人购物的新选择,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经常在直播间里买水果、买日用品。但有些直播间却玩起了“套路”:用“全网最低价”“清仓大甩卖”吸引眼球,实际卖的却是劣质商品;还有的主播冒充“专家”,推销没有资质的保健品,夸大功效骗老人下单。说到底,直播间里的网络安全,就是擦亮眼睛,不被主播的“热情”冲昏头脑,记住“买东西先看质量,付款前先想需求”。
编辑:陈敏
编辑 /齐嘉璐审核 /陈爱军监制 /王 伟投稿邮箱 / vlueyang@qq.com联系电话 / 0916-4823330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来源:微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