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南宋收复中原,历史走向会有哪些不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20:41 1

摘要: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一句话:南渡之人未能有北返者。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朝廷一旦丢失中原,几乎没有北伐成功的例子:比如东晋,比如南宋,再比如南明。

今天在某乎看到这样的一个提问:假如南宋能成功收复失地,历史进程会有何不同?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一句话:南渡之人未能有北返者。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朝廷一旦丢失中原,几乎没有北伐成功的例子:比如东晋,比如南宋,再比如南明。


那么,我们假设,如果南宋收复中原,历史的走向有哪些不同?

我个人想起两个例子:

1、安史之乱:大唐一度处于崩盘边缘

现在网上有种说法,认为曹操引进胡人到中原种田,以及李世民迁徙胡人到中原生活,最终引起了“胡乱”。甚至很多人还援引安禄山的例子来论证这一点。其实对于这一论调,我深感当下国内的教育局面尴尬:一方面,每年有上千万大学生涌入市场;另一方面,多数人的认知结构其实还不如小学生。

因为五胡乱晋是怎么引起来的?司马家王爷打内战,眼看兵源不够,于是引进胡人当兵,最终引起的动乱。如果不是司马家王爷胡搞,胡人估计也得老老实实继续种地。

而安禄山造反本质上,更是掌握兵权的将领一度利用朝廷腐败、自己实力爆棚的机会趁机发难,这和安禄山是不是胡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洛阳和长安一度被安禄山占领,安禄山还在占领区建立“燕”国,和唐朝对峙。

我们假设,如果李亨没有选择称帝,整合势力对抗安禄山,而是选择和安禄山划江而治,那么,燕唐对峙的局面,就堪比后来的宋金对峙。

当然,最终的结局是唐肃宗和唐代宗两代人解决了安史之乱,唐朝也作为一个普通的封建王朝继续延续下去。只不过,在日益腐朽的局面下,归于衰败。

2、檀渊之盟

当然,说到这可能有的网友要说了,这安禄山属于唐的叛臣,但是完颜吴乞买和宋朝没有君臣关系,所以这个类比不正确。

当然,对于这个质疑,我还有别的例子来论证:还是北宋。

北宋初年,北宋和大辽是对峙状态。宋真宗在位期间,辽国出动大军南征宋朝。宋真宗其实本来也想躲起来。但是在寇准力挺之下,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顶住了辽的南征,迫使辽兵撤回辽国境内。

其实南宋收复中原,本质上可以视为南宋版本的檀渊之盟——即宋遭到胡人长驱直入,而且丢失一大片地盘,但之后这些地盘又都被收复回来。


檀渊之盟以后,宋朝面临着财政问题、党争和一定程度的农民起义。我们假设南宋收复中原了,那么,之后的历史剧本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3、结语

当然,说到这,我估计有网友又想了解:那么,如果南宋完成北伐,收复失地,那蒙古人是否还有崛起的机会?

其实我个人也觉得,蒙古人也许不会崛起。

因为如果宋能够赶走金人,大体也需要直接面对蒙古高原的各大部族。按照传统,宋朝会对蒙古高原的部族进行分化态度。同时,统一宋朝的体量远非金人可比。所以,在那个南宋实现北伐成功的时空里,铁木真是否有机会崛起,倒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宋大概会最终亡于农民起义,而非蒙古灭宋——其实北宋后期,农民起义就很严重了。只不过,金兵南下,导致北方抗宋起义军也随之转嫁成抗金义军。假设南宋完成北伐,按照历史发展,阶级矛盾也会再度尖锐。等到宋廷到了无力压制农民军的时候,宋廷必然会面对两个剧本:

第一,是藩镇利用镇压农民军做大,最终导致宋朝覆灭——东汉和唐朝都是例子;

第二,是农民起义直接推翻宋朝。后世的明朝就是例子。

来源:人文之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