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私有化达达集团预计半年内完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2 08:03 1

摘要:京东集团组建的买方团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达达集团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截至2024年年底,京东已持有达达约63%的股份,收购剩余约37%的流通股,所需要的总成本约2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达达将从纳斯达克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近日,达达集团(NASDAQ: DADA)与京东集团达成私有化交易的最终协议。上市五年的达达,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私有化。

京东集团组建的买方团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达达集团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截至2024年年底,京东已持有达达约63%的股份,收购剩余约37%的流通股,所需要的总成本约2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达达将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京东体系内的非上市公司。

五年前达达集团上市敲钟之时,股票发行价为16美元/股,上市当年股价曾冲上61.27美元/股的高点。如今京东对达达私有化的价格约为上市发行价的12.5%。

五年前,达达上市之时,在敲钟仪式现场,达达创始人、时任CEO的蒯佳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回应与大股东京东之间的关系,他曾表示:“京东在达达收入中的占比正在非常快地下降。”

但随着京东对即时零售战略的调整,京东逐渐加强对达达的控制,甚至蒯佳祺也在2022年8月正式离开了他创立的达达,由京东集团选派的人员接管了他的位置。

今年开年,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外卖,继续在即时零售领域加码。4月10日,京东宣布京东外卖百亿补贴正式上线,一年投入超100亿元。在此背景下,达达正在成为京东当下业务布局的重要一环。

达达五年成绩单

距离2020年达达在纳斯达克上市即将年满五年。当时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达达集团高管团队没有一人现身纳斯达克敲钟,而是在上海地标、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进行了一场特殊的云敲钟仪式。

当时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达达的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和31亿元,2018年和2019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7.81%和61.27%。

虽然达达集团2017年—2019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1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50亿元。

但蒯佳祺认为达达盈利是可期的,而且“投资人都非常热情”,蒯佳祺曾这样对记者表示。当时,达达集团发行规模由之前公布的1650万ADS增发至2000万ADS,每股美国存托股代表4股普通股。

达达上市首日,股价报收于15.99美元/股,微跌0.06%,总市值约34.97亿美元。不过在随后的几个月,达达股价不断上涨,甚至一度攀升到61.27美元/股的高点,较上市发行价上涨了240%。

但随后达达股价不断震荡下行,在过去四年间,达达股价逐渐下滑到1美元—2美元/股,较股价高点几乎跌去了九成。

从收入情况来看,在上市的五年时间,达达的营收实现了大幅的攀升。财报显示2020年—2024年达达营收分别为57.40亿元、68.66元、93.68亿元、105.10亿元和96.64亿元。

可以看到,在2023年达达的收入突破了百亿元大关,但在2024年却出现了回落。更为重要的是,达达的盈利情况在上市后并没有像蒯佳祺所说的“未来可期”,甚至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2020年—2024年达达的净亏损分别为17.05亿元、24.71亿元、20.08亿元、19.58亿元、20.39亿元,五年净亏损合计达到101.81亿元。

京东对达达私有化的交易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2.0美元,该价格对应达达整体估值约5.2亿美元 ,较达达上市时的约35亿美元下跌超过八成。

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对记者表示,达达私有化估值和上市时市值有非常大的缩水,一个方面是达达上市以来,收入和利润指标严重不及预期,另外,原创始人的退出对股价也有影响。“加上达达已经全面京东化,如果没有大的突破,作为一个独立上市公司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

此外,在2024年1月,达达还公告披露了公司内部审查发现的财务造假情况,也造成了股价的大幅下跌。

京东对即时零售的态度转变

京东和达达的牵手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年京东将旗下的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与达达物流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也就是后来的达达集团。京东以京东到家资产、业务资源及2亿美元现金换取达达集团47.4%股权。达达依托京东的商超资源快速扩张,覆盖商品品类从外卖扩展至生鲜、医药等。根据记者此前了解到的情况,京东到家的实际业务大部分交给达达处理。

甚至在2020年达达上市时,蒯佳祺对记者表示:“京东贡献收入的绝对值在增加,但是比例在下降。”他着重强调达达集团收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当时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个月期间,由京东带来的收入在达达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是56.7%、49.1%、50.5%和37.8%。

但从2022年开始,京东重新重视即时零售业务的发展,并把即时零售业务作为京东集团的重点战略之一,逐渐加大在即时零售上的资源投入,以及加强对达达集团的控制度。

2021 年 3 月,京东以 8 亿美元认购达达新发行的普通股,持股比例达到 51%。2022年2月,达达又向京东发行了一定数量的普通股,换取京东5.4亿美元现金和部分战略资源,京东持股达达的比例增至52%,京东成为达达集团的控股股东,不久后创始人蒯佳祺则在2022年8月正式离开了达达。

2024年9月,京东再度收购了达达第二大股东沃尔玛持有的达达股份。交易完成后,京东持有达达股份增至63.2%。

“与达达的关系,是随着京东的战略调整而变化。私有化达达后,会将达达的资产重新配置,加强特定业务。”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记者指出,达达目前经营表现并不突出,竞争优势也越来越较弱,继续独立作为上市公司的价值变低。私有化后,达达将被和京东的其他业务深度整合,在更大的成本结构中存在,不一定会直接背负债务。

电商分析师、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认为,作为上市公司,需向投资者和股东定期披露季度财务报告,这不仅会产生较高的信息披露成本,还需满足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此类合规性义务可能导致公司经营重心偏向短期业绩导向,进而对长期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一定影响。”

今年,京东整合在即时零售领域的资源,加码在外卖市场的投入,无疑会进一步影响达达的财务情况。

蒯佳祺曾指出,达达集团盈利可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成本的降低,最重要的成本降低就是骑手的成本,“技术的创新使得整个平台的运营效率也比较高,从而使得我们的整个配送成本在稳步下降”。

但京东为了打开外卖市场,吸引骑手的一大法宝是为全职骑手全面负担五险一金的费用。

“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京东外卖跟饿了么、美团还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但现在将五险一金作为以小博大的一个路径,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京东外卖赢得了很多的加分,商家、骑手进驻情况和口碑比市场预期的好。”赵小敏对记者表示,在现有的体量下,2025年京东外卖的整体发展,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举动一方面能为京东外卖获得市场份额,同时也会进一步提高京东在骑手成本上的开支,进而影响财务表现。

但李成东认为,在外卖市场,靠“烧钱”的方式,京东外卖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美团的优势地位,打破美团和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因为用户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从中长期资本方向的操作来看,赵小敏对记者说道:“达达私有化之后,京东可以将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业务体系对达达进行全面赋能,未来的达达可能会以京东秒送或者其他的名义重新资本化。”

来源:智慧瞭望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