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春游要不要“边玩边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2 08:44 1

摘要:4月,山花烂漫,春意盎然。近期,重庆多所中小学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开启“春游模式”。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有的学生则化身“农夫”体验耕种,还有学校组织学生开启一场科技探索之旅……春游到底怎么游?是单纯的“玩”还是要“边玩边学”?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

4月,山花烂漫,春意盎然。近期,重庆多所中小学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开启“春游模式”。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有的学生则化身“农夫”体验耕种,还有学校组织学生开启一场科技探索之旅……春游到底怎么游?是单纯的“玩”还是要“边玩边学”?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

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土味”春游受热捧

4月8日,渝北区鹿山小学近700名师生开展了一次以“膳食营养·龙娃当家”为主题的“春游”活动。当孩子们抵达“野炊大本营”时,前来“支援”的家长们早已等候在此。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合,一场“厨艺大作战”开始上演。

六年级二班的周俊羽和父亲搭档炸酥肉。一锅金灿灿的酥肉出锅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上来品尝。“太香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酥肉。”学生们纷纷点赞。三年级一班的刘启晨正在教班上的7名同学包抄手。在她的指导下,一张张面皮变成一颗颗饱满的抄手。

在学生们享受厨艺带来的快乐时,家长们脸上也写满了满足。“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我是专门请假过来的。”四年级二班学生家长胡女士说。“这才是童年应该有的模样。”一年级三班学生陈梓沫的妈妈表示。活动结束后,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孩子捡起地上的垃圾,带回学校统一处理。

“学校对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这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我们就因地制宜,把课堂搬到大自然里。”鹿山小学副校长谭兴均介绍,带烟火气的室外课堂也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学校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增进学生和家长的亲子关系。

记者了解到,不只鹿山小学,我市多所中小学也开启了“土味”春游。渝北区兴隆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背着锅碗瓢盆,徒步去野炊的视频火爆全网;荣昌中学的春游同样烟火气十足,同学们个个争当烤鱼大厨……

学非遗、进研究院、探秘科技园,春游也能很多元

除了野炊,一些学校还推出丰富多样的春游活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索科学。

4月8日,渝北区巴蜀小学六年级学生来到东升村乡村美育·艺术研学课堂教育基地。在这里,他们穿上雨靴、脱掉外套,化身农夫下田插秧,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领下学习非遗编竹筐。与高年级同学不同,该校一年级的学生们来到七彩祥云开心农场,在这里采摘蔬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泡菜,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直观地认识蔬菜。

其他各年级也有属于自己的活动:三年级的学生用石磨研磨豆子、过滤豆渣、观察豆花凝固的神奇变化;四年级的学生自己动手做面条,并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五年级的同学则学会了采茶和制茶技艺……“把面粉做成面条,真的不容易。”四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说,“还好我没有放弃,在切出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时,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渝北巴蜀小学专职副书记李颖介绍,这次春游活动,通过“做中学、学中悟”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

有的学校选择用脚步丈量春日。奉节县夔门初级中学700余名师生徒步20公里;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两千多名师生开展16公里的徒步研学。还有的学校则带领学生探索科技和生产的奥秘。江北区雨花小学的学生在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亲手拼装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充电宝”;在两江新区哈工大重庆研究院,化身AI工程师,亲自操作人形机器人,完成了一系列挑战任务。

结合教学实际,构建多元春游方式

学生们在充分享受春游快乐的时候,一些话题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春游是单纯地“玩”还是要赋予教育意义?春游后要不要写作文?

重庆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秘书长曾剑表示,春游到底该怎么玩,并无明确的界定,毕竟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都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纯玩也好,带着教育意义也罢,关键要结合教学实际,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因地制宜构建多元春游方式。”

对于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春游后写作文的做法,曾剑认为没必要。他认为,春游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们暂别书本与课堂,投身大自然,亲身感受季节的更迭、万物的生长,这种沉浸式的自然体验本身就具有传播爱护自然、爱护家乡的意义,这是书本知识无法给予的。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研学实践活动主题要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结合,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学龄特点设计和实施研学课程,突出课程的校外延伸和校本化融合。(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周芳)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