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心灵愈站 | 男孩网瘾严重,为玩手机离家出走 心理专家:家长要科学“断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06:36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轩轩(化名)自3岁起,奶奶就习惯用手机哄他吃饭,这也悄然种下了他对手机游戏依赖的种子。上初中后,轩轩开始打算售卖游戏账号,结果惨遭诈骗,白白损失了5000元。可这一遭遇并未让他警醒,他又偷偷将家中为他储备的12万教育基金,一股脑儿花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轩轩(化名)自3岁起,奶奶就习惯用手机哄他吃饭,这也悄然种下了他对手机游戏依赖的种子。上初中后,轩轩开始打算售卖游戏账号,结果惨遭诈骗,白白损失了5000元。可这一遭遇并未让他警醒,他又偷偷将家中为他储备的12万教育基金,一股脑儿花在了游戏上。父亲得知此事后,气愤不已,动手教训了他,轩轩一气之下摔门而出,跑到爷爷奶奶家躲了整整半个月。如今,轩轩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学校了,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一门心思打游戏。父母满心困惑,怎么也想不明白,游戏究竟有何种魔力,能把原本好好的孩子变成这副模样。

纽扣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张薇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成长经历后,找出了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孩子沉迷游戏的状况,与大人刷短视频上瘾如出一辙。孩子沉浸在游戏世界,带来短暂却强烈的愉悦感,令孩子欲罢不能,从这个角度看,游戏堪称侵蚀孩子精神世界的 “电子奶嘴”。轩轩父母此前断网的做法,无意间触发了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强行禁止非但没能让轩轩远离游戏,反倒激起他对游戏更浓厚的兴趣。在当下,游戏于轩轩而言,不仅是逃避学业压力的避风港,还为他搭建起低门槛社交的桥梁,更让他凭借充值买装备,轻松收获他人的追捧与成就感。反观现实生活,轩轩即便努力,也难获认可,这就使得他愈发深陷游戏,不愿脱离。

对此,心理咨询师建议轩轩一家做出以下几个调整:

1.从“敌人”到“队友”,帮孩子建立游戏和现实中的链接

心理咨询师告诉父母:“孩子沉迷游戏,不是因为游戏多好玩,而是因为现实太孤独。当他觉得现实中没人理解他时,游戏就成了唯一能给他成就感的地方。”父母下载游戏与轩轩 “开黑”,从 “管教者” 变为 “队友”,融入游戏世界后,轩轩主动袒露对充钱行为的悔意,父母借此让他感受到被看见与认可。

2、从“逼迫”到“信任”,打破孩子逆反心理的恶性循环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信任,就会减少很多反抗和抵触情绪。此前,父母打着 “为你好” 旗号,高压管控轩轩的学习,反而激起逆反心理。父母开始学会放手,将选择权还给轩轩,用行动表达信任,不再追问返校、耐心倾听想法、把命令式话语换成尊重式表达,轩轩逐渐主动规划时间,减少游戏时长,亲子关系回暖。

3、借“过来人”身份,帮孩子打破幻想、回归理性

很多时候,同样的话从父母口中说出,孩子会本能地产生抵触;但当这些话来自他们信任的同龄人或敬重的前辈时,却往往能听得进去,甚至欣然接受。父亲通过同事联系职业游戏主播与轩轩交流,主播直言行业艰辛,让轩轩如梦初醒,主动提出复学,还表示会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将其当作爱好。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闪电新闻记者 郝彬洁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