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155年十月,窦太后幼子刘武入朝,由于在平定七国之乱立了大功,
25.平定刘永
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
公元前155年十月,窦太后幼子刘武入朝,由于在平定七国之乱立了大功,
景帝大摆筵席款待亲弟弟,酒后言自己去世后,便将帝位传于梁王,梁王与窦太后听后皆大为欢喜。
太后的侄子窦婴却说:“汉法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陛下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
袁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欲谁立?”
窦太后说:“吾复立帝子。”
袁盎等引用宋宣公故事,来说明这种办法会引发祸乱,窦太后便放弃了立刘武的想法,让刘武回到封国。
梁王刘武皇帝梦碎于窦婴、袁盎,回到梁国,大兴土木,建立梁园。
在梁园里,他与文人墨客大搞文学。
枚乘写了《柳赋》,路乔如写了《鹤赋》,公孙诡写了《文鹿赋》,邹阳写了《酒赋》,韩安国写《几赋》没有写完,邹阳代韩安国写成了《几赋》。
梁王刘武没有圆的梦,居然到了他八世孙刘永给圆了。
西汉元始年间,第八代梁王刘立与外戚卫氏家族(汉平帝生母的家族,是王莽的政敌)往来密切,而被王莽杀死。
刘永失去了继承梁王封爵的资格。
更始帝刘玄,移都洛阳,刘永跑到洛阳求见刘玄,请求恢复他的王国爵位。
刘玄按旧制,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为梁国国都。
刘玄迁都长安之后,政治日益腐败。远在睢阳的刘永听说了,决定凭着梁国的地盘起兵割据。
首先,任命弟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幼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加封鲁王。
接着,招纳诸郡豪杰,以周建等为将帅,攻下济阴郡、山阳郡、沛郡、楚郡、淮阳郡、汝南郡等地的二十八座城池。
为了扩大势力,刘永派人任命占据东海郡的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占据齐郡的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占据西防的佼彊为横行将军。
通过封官赐爵,刘永将割据山东的各割据势力,网罗到自己旗下,共同组成联军,盘踞于关东诸地。
他看到刘玄被赤眉杀死,刘秀称帝,于是在公元25年11月,也自称天子,与刘秀争夺正统的局面。
刘永的政治能力及水平还是不错的,知道乱世来了,割据称帝。
对于刘秀来说,近在东方睢阳的刘永,是对其威胁最大的军事集团。
刘永所在的睢阳,距洛阳近在咫尺,时刻威胁着京师洛阳的安全。
由于两个政权都处于初立,双方都在搞内政,稳定后方,并没有爆发大战。
当年,两军只爆发了小规模的战斗,刘秀大将耿纯率军进攻济阴郡,击败刘永的部队,占据了定陶。
公元26年三月,刘秀立足已稳,打败赤眉后,制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的方略。
刘秀与刘永展开了东汉帝国一统天下之前,最后一次的汉室正统之争。
他命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主将,以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四人为副将,率军数万东征割据睢阳的刘永。
盖延,渔阳要阳(今北京市怀柔、通县以东)人。
是河北派渔阳系的骨干,身高八尺,能挽弓三百斤。
彭宠为太守,召盖延署职营尉,代理护军。
王郎势盛时,盖延与吴汉等渔阳郡的将士一起投靠刘秀,跟从平定河北。
刘秀即位后,以盖延为虎牙将军,安平侯。
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十一。
马武出身绿林,和尚书令谢躬一起来到河北攻打王郎,后来谢躬被杀。
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15,马武是最后一个归顺到光武麾下的。
刘秀击尤来、五幡等,在慎水失败,马武独殿后军,返回去攻破敌军阵地,所以贼兵不敢追及。
进到安次、小广阳,马武常为前锋,力战向前,诸将都引军相随,所以攻破贼兵,穷追到平谷县、浚靡县而回师。
刘秀即位,以马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
刘隆,南阳安众(治今河南省邓州市)人。
是西汉安众侯刘崇的宗室。
刘隆的父亲刘礼,参与安众候刘崇起兵反对王莽,行动失败之后,被株连治罪,刘隆因为年龄不满七岁,免于被诛杀,经历了“灭门”之痛。
更始政权建立后,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刘隆请假告归,回南阳探亲。之后,顺便将妻子和儿女接出来,安排在洛阳居住。
听说刘秀经略河北,便来投靠。
随冯异率军驻扎在河内郡河阳县孟津渡口一带,与紧守洛阳的更始政权的重将朱鲔、李轶对峙。李轶对刘隆的“反叛”不能容忍,于是将刘隆在洛阳的妻子和儿女残酷杀害。刘隆第二次遭到“灭门”之痛。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刘隆被封亢父侯。
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十六。
马成,南阳郡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
原是王莽政权的县吏,刘秀伐颍川时归顺,刘秀以马成为安集掾,后调任郏县(河南郏县)县令。
刘秀讨伐河北,马成就弃官步行,追到蒲阳赶上刘秀,刘秀任命马成为期门,跟从征伐。
“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九。
王霸,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南襄城县)人。
喜好法律,其父曾任颍川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亦曾担任过监狱官。
一直跟着刘秀,跟随到河北。
跟随王霸的几十个门客,渐渐离去。光武帝对王霸说:“颖川人跟着我的都走了,而你独独留下来了。努力!疾风知劲草。”
随光武帝平定河北。
经常和臧宫、傅俊同一军营,只有王霸善待士兵,对阵亡士兵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上再装殓,受伤的亲自养护他们。
因王霸理解士兵爱护士兵,可以独立任职,拜任为偏将军,并且统领臧宫、傅俊的部队,而任臧宫、傅俊为骑都尉。
“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23。
为征服刘永,刘秀派出了5名云台二十八将,不可谓不重视。
汉军分东西两路进兵:
西路夺占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
东路攻占麻乡(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刘永连吃败仗,率领残部逃进了睢阳,闭门不出。
盖延率军长驱直入,把睢阳城紧紧地围困起来。
就在此时,随盖延出征的原更始政权的讨难将军苏茂,突然举兵反叛,占据广乐(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北),并主动向刘永称臣。
苏茂是绿林将领,公元25年正月,方望、弓林在临泾拥立刘婴为帝,与刘玄争夺汉朝正统。
苏茂与李松奉命前去讨伐,大破敌军,将方望、弓林、刘婴全部斩杀。
苏茂得胜回朝之后,被刘玄派往弘农去狙击赤眉军,大败而归,死伤千人。
苏茂见到兵败,西逃长安之路又被赤眉军截断,只好带着残部东逃洛阳,投奔更始政权的大司马朱鲔去了。
洛阳被刘秀包围,后来随着朱鲔投降。
由于在军中不能与诸将和睦相处,苏茂举兵造反,杀害了淮阳太守潘蹇,占据了广乐城(今河南虞城县)等几个城池,并派使者向梁王刘永称臣。
刘永大喜,马上任命苏茂为大司马,并册封为淮阳王。
此事大大地鼓舞了梁军的士气,一时之间刘永竟硬生生的阻拦住了汉军的脚步,让盖延数月未能攻下睢阳。
一直到公元26年8月,汉军才乘夜攀上城垣,杀入城内,打开了城门,汉军突然杀入城内,刘永大惊失色,带着家人在部下的保护下冲出东门。
盖延率军沿途追击。
刘永所部损失惨重,刘永就丢弃军队,带少数亲信轻骑,逃到虞县(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刘永弃军出逃之后,盖延四处攻城略地。
先攻占了薛县,杀了刘永任命的鲁郡太守,随后彭城、扶阳、杼秋、萧县都望风而降,只有刘永任命的沛郡太守拒不投降,但也被汉军击败斩杀。
虞县的人看汉军势大,就决定袭杀刘永,投降汉军。
由于事起突然,刘永的母亲及妻子儿女都被杀死了,刘永只带着几十名部下逃了出来,投奔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而去。
刘永到了谯县之后迎来了援军。
苏茂听说虞城有变,马上联合刘永的大将周建、佼彊(佼强)率领联军三万余人来救援刘永。
在沛国的西部与追击而来的盖延所部相遇,两军大战,部队溃散奔逃,有一大半士兵是落水溺死的。
在周建、佼彊(佼强)的保护下退守湖陵(今山东省微山县张楼乡程子庙村),苏茂奔还老巢广乐。
沛郡、楚郡、临淮郡等地都被盖延平定了。
汉、梁之战暂告一段落。
27年二月,刘秀为了分化刘永的势力,派遣光禄大夫伏隆,持符节到齐郡,拜张步为东莱太守。
刘永听说伏隆到了剧县,马上派人飞马赶赴剧县,宣布立张步为齐王,张步就杀了伏隆,而接受刘永任命。
随后刘永遣使立董宪为海西王,维系了关东各势力的联盟关系。
四月,睢阳人驱逐了汉军,举城迎接刘永归来。
看到刘永有死灰复燃之势,刘秀让南阳邓奉战争中失败的吴汉前来助阵。
公元27年四月,大司马吴汉率领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七员大将,将苏茂紧紧围困在广乐城中。
盖延则率兵与刘永死磕。
刘永率部坚守百日之久,后来因为汉军将田间麦子全部收走,城中了断绝了粮食,才被迫突围奔酂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酂城镇)而去。
盖延率诸将在后紧追不舍,刘永的辎重都被汉军给抢走了,刘永的部将庆吾就杀了刘永,向汉军投降,并被封为列侯。
刘永死后,其弟刘防举城投降。
苏茂、周建则逃奔垂惠(今安徽省蒙城县),共立刘永儿子刘纡为梁王,继续对抗刘秀。
佼彊逃回西防自保。
公元27年冬天,东汉大将傅俊平定扬州,掌控了江东六郡,在苏茂、周建、董宪、李宪等割据势力的身后埋下了一支伏兵,实现了南北夹击,形成了战略包围。
公元28年春天,盖延率军来攻。
苏茂与周建带兵拒敌,在蕲县、彭城,两战两败,一度连佼彊(佼强)的西防,也被盖延的副将庞萌所攻占。
苏茂等人只能联合另一割据势力、刘永所册封的海西王董宪,以图自保。
盖延被调去攻打楚,刘秀让遣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围刘纡、周建于垂惠
苏茂率领五校流民军四千余人直奔垂惠(今安徽省蒙城县北),以救援被久困在城中七个月的刘纡和周建。
苏茂率军赶到城下之时,先令一部人马袭取马武的军粮,马武急率本部军马出营来救。
苏茂在半路伏击马武,垂惠城中的周建,听说救兵赶到,也立即开城杀出。
在内外夹击之下,马武大败,只好直奔王霸的大营逃去。
苏茂、周建则在背后趁机掩杀,紧追不舍。
马武想王霸呼救,王霸说:贼军的士气很盛,如果出兵,两军都会败,你好自为之。
王霸见苏茂势大,害怕被苏茂一并击败,不敢出援马武,坚寨自守。
苏茂、周建一看王霸不敢出援,就全力围攻马武。
激战良久,汉军不支,王霸手下群情激奋,纷纷要出战救马武。
在手下割断头发请战,王霸于是乘机出精兵从背后突袭苏茂。
苏茂、周建前后受敌,所部惊乱败走,马武乘机逃脱。
苏茂、周建也在城外扎营。
茂由于远道而来,而且粮食严重不足,所以他急于速战速决,希望能一战胜之。王霸深谙对手缺粮,一心求战,就是高挂免战牌,始终不出战。
由于缺粮,打不下对手,很快垂惠城里中却出了问题。
这天晚上,周建的侄子周诵看到汉军势大,下令紧闭城门,竖起旗帜,投降汉军。
周建、苏茂得报大惊,由于营内已无粮食,无力再战。
二人商议之后,决定离开垂惠各自逃难自保。
苏茂逃奔下邳,与董宪会合。
不久,汉军大将杜茂进攻西防,佼彊(佼强)弃城,护着刘纡也投奔下邳的董宪去了。
本以为一战可定乾坤,没想到又出事了。
公元29年三月,汉军大将庞萌反叛,出兵突袭击溃盖延,自号东平王,屯兵在桃乡的北面,并派人联络董宪,互为支援。
庞萌出身于绿林的下江军,随着谢躬来到河北,后投降刘秀。
庞萌为人谦逊和顺,很受光武帝的信任和宠爱,常常称赞他说:“可以托付六尺高的孤儿,寄托一县百里土地的,就是庞萌。”
当时,光武帝的诏书,只颁给盖延而没有颁给庞萌。
庞萌认为是盖延在光武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起了疑心,于是叛变,袭击盖延军队,打败盖延。
看得出,降将的心里就是脆弱。
庞萌袭击盖延,自称东平王,与董宪回合。
刘秀听说庞萌反叛,十分恼怒,御驾亲征。
他给将领们写信说:“我曾经以为庞萌是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的重臣,将军们恐怕要笑我说的话吧?庞萌这个老贼应当灭族,你们加紧操练军队,在睢阳会师!”
公元29年六月,董宪听说光武帝亲自带兵讨伐庞萌,便与刘纡、苏茂、佼彊领兵离开下邳,回到兰陵,让苏茂、佼彊协助庞萌围攻桃城(今山东东阿县西南),他们合兵三万人,迅速包围了桃城,桃城之战爆发。
苏茂、佼强赶到后,与庞萌兵合一处,共同急围桃城。
光武帝当时正在蒙县,听说之后,便命令留下辎重车辆,亲自率领三千名轻装骑兵、步兵数万人,日夜奔驰赶赴救援。
但因兵少,扎营不战。
征召盖延与大司马吴汉、汉忠将军王常、前将军王梁、捕虏将军马武、讨虏将军王霸等会师任城,一起讨伐庞萌。
庞萌、苏茂、佼强等人为了赶在汉军主力抵达之前取得主动,他们除了留下少数兵马警戒刘秀所部以外,集中主力,向桃城汉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当时吴汉等在东郡,光武帝派人骑快马招他前来。
庞萌等吃惊说:“数百里路日夜行军,以为就会投入战斗,可是刘秀却稳坐任城,招别人到城下。我们确实不能前往!”
于是全力进攻桃城。
城内的人听说光武帝亲率军队来救援,军心更加牢固。
但是,他们的进攻遭到了桃城守军顽强抵抗,一连攻击了二十多天,也没有攻破桃城。
而汉军主力在吴汉率领下赶到了桃城,刘秀亲自上阵搏杀,庞萌、苏茂、佼强等人大败,乘夜丢弃辎重逃走。
庞萌与苏茂、佼彊连夜逃跑,投奔董宪。
公元29年七月,董宪和刘纡带领全部兵马数万人屯驻在昌虑县。
董宪自己率领精锐部队在新阳县抵抗。
光武帝派吴汉打败董宪,董宪败回昌虑县。
吴汉则进兵阻拦,董宪害怕,便招致引诱五校军的剩余步兵和骑兵几千人屯驻防守建阳县,距离昌虑县有三十里。
武帝率领军队到达蕃县,距离董宪的营垒一百余里。
将领们请求进攻,光武帝不同意,他知道五校军缺乏粮食,就会撤退。
因此他告诫各路大军坚守营垒,不与敌军交战,以等待敌军疲惫。
不久,五校军粮食已尽,果然带兵马离去。
光武帝于是亲临战场指挥,从四面围攻董宪。
三天后,大败董宪的军队。董宪的兵众四散奔逃。
光武帝派遣吴汉率兵追击他们。
佼彊率领他的部众投降,苏茂投奔张步,董宪和庞萌逃进缯县的山中。
几天之后,董宪被打散的兵众得知董宪还活着,又纷纷相聚,有几百名骑兵,他们迎接董宪进入郯城(一作郯县),据守该城。
吴汉等人领兵马又攻下郯城,董宪和庞萌逃到朐县据守。
刘纡不知该逃往何处,被他的军士高扈斩杀,高扈投降光武帝。
吴汉等进军包围朐县。
公元30年,朐县城中的粮食用尽,董宪和庞萌偷偷地出兵,袭击并占取赣榆县,琅邪郡太守陈俊领兵攻打他们,董宪和庞萌逃入泽中。
这时吴汉攻下朐县,全部抓获董宪及其部下的妻子儿女。
董宪流泪对将士们说:“现在妻子儿女已被吴汉所获。长时间使各位受苦了。”
董宪说完便带领数十名骑兵连夜离开,想从小路前去投降。
但是吴汉的校尉韩湛,在方与县追上并杀死了董宪,方与县人黔陵也杀死了庞萌,都将他们的首级送到洛阳。
光武帝便封韩湛为列侯,封黔陵为关内侯。
这一仗打的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刘秀阵营先后两次叛乱,让梁国数次死里逃生。
随着刘永、刘纡被杀,梁国宣告终结。
来源:江南以西可可和一一